蓉蓉生產後,需要住院觀察兩天。
這兩天,蘇傢人輪流上陣,熬湯的熬湯,陪護的陪護,忙的不可開交。
葛光明的爸媽也從老傢來瞭,探望兒媳婦。
老兩口打扮淳樸,說話也是,沒那麼多彎彎腸子。
知道兒媳婦平安生產,他們也就放心瞭。
因為兒子也說瞭,不用他們伺候兒媳婦坐月子,所以他們來的時候,帶瞭兩麻袋的吃的,都是自己地裡種的糧食,啥都有。
然後給瞭三百塊錢給兒媳婦,讓兒媳婦使喚兒子買補品吃,他們不在身邊,莫怪他們。
“爸,媽,你們把錢都給我們瞭,不怕大哥大嫂鬧?”
葛光明沒心沒肺,專挑他爸媽的肺管子戳。
“臭小子,這裡大部分是你這些年寄回傢給我們的養老錢,他們有啥資格指手畫腳?”
葛父沒好氣地瞪瞭一眼小兒子,一點也沒變,都結婚當爸瞭,也還是從前那樣,夠嗆人的。
“光明啊,你跟蓉蓉好好過日子,我跟你爸在老傢,啥也不缺,你大嫂不敢太過分的,你哥還是孝順我們的~”
葛母一旁附和,也是解釋。
懷裡抱著孫子,稀罕的不得瞭。
像啊,跟小兒子簡直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瞧瞧這個小嘴巴,小鼻子~
葛父也沒繼續跟兒子鬥嘴瞭,稀罕地抱著孫子瞧。
蘇蓉蓉收下瞭三百塊錢,想著以後等公婆老瞭,再還回去。
現在說什麼也是老人傢的心意,不好推辭。
錢菊花給親傢倒水喝,心想她挑女婿的眼光好,看,什麼樣的傢庭,就能教出什麼樣的孩子來。
“我們明天就走,傢裡還有活計做,勞煩親傢母照顧蓉蓉跟孩子們瞭。”
“這麼快,不多留幾天嗎?”
“不瞭不瞭,有你們在,我們待著隻會添麻煩,還不如回傢種田,多攢點傢底給子孫後代。”
“親傢公豪邁,放心,有我在,保管把小傢夥們養的白白胖胖的~”
“好好好~”
兩傢傢長聊的非常開懷,逗弄襁褓裡的小傢夥不亦樂乎。
葛光明趁機溜到媳婦兒跟前,沖媳婦兒眨眨眼,嘚瑟道:
“看,我厲害吧,一勞永逸~”
“嗯?”
蘇蓉蓉開始沒反應過來,然後回過味,想捶丈夫。
不正經的,長輩都還在呢。
葛光明想好瞭,結紮。
這樣婦女主任來傢裡,也不用煩著媳婦兒瞭。
反正有兩個孩子瞭,不生就不生瞭。
可惜不是三個娃,三個沒準就有一個小閨女呢。
可惜啊~
......
不知道是不是蓉蓉最近沒來藥店,經常來抓藥的病患發現換人瞭,一打聽,知道瞭蘇護士生產瞭,自發地送來孕婦能吃的一些補品。
當然瞭,最多的是雞蛋,淳樸的心意。
店裡成員都默契地不分雞蛋,隻分菜,雞蛋留給剛生產過的蘇護士。
蘇梨落也不白拿東西,每天吩咐宋月,在後院熬綠豆湯,免費供應給來店裡看病的病人及傢屬。
不說綠豆貴不貴,這每鍋綠豆湯,都是要倒入二兩白糖,成本不小。
但蘇梨落覺得值得,好是互相的,不是一味的索取。
隔壁雜貨鋪劉老板,買瞭一口冰櫃!
冰棒,冰寶,雪糕,橫空出世,受到瞭小朋友的熱烈歡迎。
本就是暑假時光,大孩子,小孩子,由於遊泳被剝奪瞭樂趣,於是鉚足勁來雜貨鋪買辣條,買香豆,買冰棍吃。
劉老板生意興隆呀,到處進貨,選品。
雜貨鋪就交給瞭他老婆管,老板娘自己也光明正大地開小灶,給自己冰水喝。
這日子,舒服的嘞。
蘇梨落看著也羨慕啊,別的她沒什麼,就是冰棒雪糕,她也喜歡吃。
但是,這些東西,小崽子們可不能看到,看到瞭一定也要吃。
到時候拉稀瞭,她免不瞭挨罵受批。
思來想去,她覺著吧,買個冰櫃放藥店裡,凍冰塊,到時候冰塊可以放進放涼的綠豆湯裡,冰鎮的,好喝。
再就是還能熬一些酸梅湯,加點陳皮等藥材進去,舒肝健胃,喝瞭對身體好。
總之,今年的夏天,她想過的舒服點。
說幹就幹,問老板娘問瞭進貨渠道,一個電話打過去,預定瞭一口大冰櫃。
老板娘見狀,弱弱地詢問,需要冰棍跟雪糕的進貨商電話嗎?
蘇梨落點頭,要啊,冰櫃這麼大,空著多可惜。
第二天,冰櫃廠商送貨上門,偌大的冰櫃抬進瞭藥房。
擱在瞭收拾出來的雜物間,通電後,機器作響。
雖然有點噪音,但是完全可以接受。
“弟妹啊,這冰櫃可不便宜啊。”
趙金花洗瞭洗手,這才敢觸碰白色的冰櫃。
“是不便宜,但是沒事,咱店有個冤大頭病人,他錢多,就當是人傢的友情贊助~”
蘇梨落的認知裡,錢是花的,不是存的。
隻有讓自己心情愉悅地花錢,她才能鬼點子,哦不,才能想好怎麼給冤大頭配藥。
沒多久,送貨的人來瞭。
冰棒,雪糕,冰寶,都是市面上比較常見的牌子。
囤積瞭大半冰櫃的好東西後,蘇梨落宣佈,以後每個人,除瞭她,每天都可以選一根吃,降暑用的,員工福利。
她嘛,自然是想吃就吃,想拿就拿!
宋月從來沒奢侈地吃過冰棍,更別說雪糕。
趙金花跟林如海是不舍得自己吃,不約而同選瞭冰寶。
這樣走快點回傢,還能讓傢裡兒孫嘗一嘗味道。
蘇梨落在待遇方面,沒得說,一視同仁。
主要她吃的多,好吃的也緊著她來,知足常樂嘛。
不過再好吃的東西也得適量,不能吃太狠瞭,容易肚子疼!
別問她怎麼知道,常識問題呀!
最近來藥店的病人大多數是腸胃問題,關節炎問題,趙金花終於可以休息休息瞭。
蘇梨落正好教趙嫂子如何把脈,摸脈。
當然瞭,宋月可以學,一個是教,兩個也是教呀。
宋月學的快,一教就會。
趙金花學的慢,急的額頭冒汗。
蘇梨落除瞭教她們摸脈,還教她們口訣,背誦。
學醫,特別是中醫,學以致用,融匯貫通。
快的話很快,慢的話很慢。
這個她不強求,教都教,能學多少看她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