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宴隨著證府相關的官員登臺,進入到投標會的主題上。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港島的官階還是以佈政司的制度,並沒有成立專門的地政總署,所以有關土地資源管理、招標等問題,歸屬到工務司署的地政工務科管轄。
而這一次負責招標的官員叫陳達文,目前就任地政工務科科長一職,也是再過兩年將會成立的地政總署第一任署長。
一上臺,陳達文自然是代表港島證府作一番陳詞。
在將近十分鐘的演講之後,陳達文暫時退到舞臺的一旁。相關的工作人員上臺架設好一臺投影儀,再經過一番細密的調整,開始在巨大的投影幕佈上放映今晚接受招標的官地的資料。
第一塊接受招標的官地位於新界西的葵青區,地理位置屬於比較荒僻的一帶,占地總面積超過九萬尺,適合工業一些建設的項目,又或者是大型公園、體育館相關項目的建築,招標底價為一億二千萬。
第二塊招標的官地位於九龍半島的黃大仙區,占地面積超過八萬尺,地理位置處於私人住宅和共租住房屋之間,是一塊典型用來開發樓宇社區的地皮,招標底價為一億五千萬。相信在場的除瞭陸雁郡之外,對這塊地皮有興趣的人不在少數。
第三塊招標的官地位於油麻地的新填地街,占地面積隻有六萬二千尺,地理位置屬於旺區的一帶。適合時鐘酒店、娛樂場所,購物中心一類的建設,招標底價為一億八千萬,濃厚的商業價值同樣備受在場認識的重度關註。
第四塊招標的官地位於觀塘較近啟德機場的藍田,占地面積超過十二萬尺,地理位置荒僻而且交通不便,簡單點說就是爛泥地一塊,隻適合用來開發工業區,招標的底價甚至沒第一塊高,隻需有一億一千萬。
葉景誠在瞭解這塊官地的時候,不忘觀察不遠處的李嘉成等人,對方互相之間有一番交頭接耳,看來對這塊地皮的關註度很高。
最後一塊招標的官地位於香港島的柴灣,占地面積有七萬五千尺,地理位置在目前來說,算不得有多好,同樣也不會說有多差。最為適合開發樓宇社區,其次譬如私人學校等教育方面的建築,招標的底價為一億三千五百萬。
除瞭這幾塊今晚招標會的主題,陸續還有好幾塊陪襯的中小型地皮,面積從不等五千尺到兩萬尺不等,招標的價格也從八百萬至四千萬不等。
從在場人士隱約傳來的談話中,葉景誠瞭解到今年的招標會,招標的底價比上一年低瞭不少。好像2號官地就較上一年減幅在10左右,而四號官地就較上一年減幅瞭足足30。
這個已經不是多投入一、兩千萬的成本問題,而是從證府在招標會的報出的底價,已經可以分辨出目前相關的行情。行情如果不穩定或者持續下滑,就會折射出一種投資的風險性。
風險大與小倒不是最關鍵的,任何行業都不能說能絕對保證利益的,目前在場賓客率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地皮的價格與它建成之後的收益比是多少。
隻要可以符合到他們的底線,別說要冒上一些風險,就是盡地一搏都沒問題。這也是港島商人成功的大前提,至於那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失敗者,不是選擇跳樓死就肯定是鬱鬱而終,基本上沒有多少人能夠翻身振作。
此時,帶有商務標署的招標書,已經發到有意願競標的嘉賓手上。會場的嘉賓也開始走動,互相找一些相熟的人進行攀談,參詳和試探一下對方的意願,以應對半小時後的正式接受投標。
葉景誠手上,拿著第三和第四幅官地招標書。當然,他並不要求勢在必得,填上一個能夠接受的心理價位,至於能不能中標就看多不多人跟他爭瞭。
這個時候,一直有關註李嘉成那一張桌子的葉景誠,註意到見到李嘉成與霍健寧望向他這一邊,一番交頭接耳霍健寧便向他走瞭過來。
“葉生,李生想找你過去談一談。”霍健寧邀請道。
“沒問題啊。”跟陸雁郡等人打瞭一聲招呼,葉景誠便跟著走瞭上去。
“李生,久仰你的大名。”葉景誠主動伸手示好。
“葉生果然年少有為,我在你這個年齡的時候,還在替五金廠做推銷員。”李嘉成一番自嘲,便請葉景誠坐瞭下來。
兩人都是打著一個如意算盤,並沒有第一時間就直入正題。而聊得最多的,還是李嘉成年少時的經歷。
除此之外,葉景誠發現李嘉成很喜歡笑。不知道是為瞭表露出一種讓人容易相處的感覺,還是因為他本身就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亦或者源於他年少時做推銷員的習慣
“聽健寧說,葉生你打算招攬他”李嘉成盈盈自笑道。
葉景誠也不否認,說道:“可以在李生你手下做事的,我相信隨便挑一個都是精英人才,倒是我手上一個可用的人都沒有。”
“嗯。”李嘉成點瞭點頭,收瞭幾分笑意說道:“如果員工有更好的發展平臺,我這個做老板的也不會限制他們的隻有。”
表達這一番話,除瞭展示他過人的胸襟之外。其次也是一個信心,他手下的確是有不少人才。你葉景誠想挖人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他們肯自願跟你走才行。
兩人就這樣聊瞭半個小時,這個時候,證府的代表陳達文再次走到臺上,宣佈道:“好瞭,現在進入投遞招標書的時間,三十分鐘之內完成本輪的投遞,並進入證府幾個項目的招標,一個小時後宣佈第一輪投標的結果。”
看到陳達文宣佈招標書開始投遞,葉景誠和李嘉成就知道兩人是時候轉入話題。葉景誠從對方未來的成就,就知道李嘉成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而李嘉成從自己所看好的霍健寧口中,同樣取得對葉景誠的大度贊賞,也不會因為他的年輕而忽略這個潛在的對手。
“不知道李生看中哪一塊地皮”
“不知道葉生看中哪一塊地皮”
兩人同時詢問對方,隔瞭好幾秒,又是相視的一笑。以兩人如此同步的默契,看來都是看中同一塊地皮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