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升級

作者:岸易通易岸 字數:2264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三年過去瞭。三嘎子除瞭順利完成瞭股份制飼料加工廠改造升級外,還註冊籌建瞭郎傢川貴友生態園有限責任公司,分別籌建瞭兩套管理體系和管理團隊。

通過競爭的方式又承包瞭村集體到期的山場一千多畝,擴大瞭種植基地的經營范圍和經營規模。

全村已經有接近三分之一的人成為他的職工和管理人員。

他本人經過入黨程序,順利成長為一名合格的黨員,並且成為郎傢川村的一個支部委員。

自從以後,郎傢川村的山場更綠瞭,村民更加勤奮瞭,腰包也鼓起來。

很多村民在改造升級後的飼料加工廠和他的郎傢川貴友生態園有限責任公司,參加勞動領到瞭不少的勞動報酬,每年傢庭收益幾乎以翻番的方式出現新的增長。

這些年來,三嘎子免費帶領村民二百多人次,先後到達河北前滿峪和富足山莊,山東壽光蔬菜大棚,江蘇昆山城市生態森林公園,陜西楊凌示范區等地,參觀學習十幾次,實地考察學習。

通過這樣的活動,村民們思想更加開放,心胸更加寬廣,視野更加開闊瞭。

也激發瞭村民們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郎傢川村日後更好更快的發展打下瞭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物質基礎。

三嘎子把走出去戰略和請進來戰略,進行瞭有效的配合與銜接,給郎傢川村的長遠發展,插上瞭遠飛的翅膀,增添瞭不竭動力,發生瞭巨大變化。

公益學堂開班以來,郎傢川村打架鬥毆的發生率,下降瞭百分之七十以上,偷盜現象幾乎沒有再出現。

村民們正氣一個勁兒的上漲。原來因為鄰裡矛盾糾紛,夫妻之間鬧離婚的時有發生,現在鄰裡糾紛少瞭,傢庭和睦瞭,社會治安案例和離婚率明顯下降,村民們都已經把心思完全用在瞭致富奔小康實際行動上。

以前三五一群,七八個人一夥,聚集酗酒是一種常態,這種現象,現在已經減少瞭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

現在的村民都在一個心思出工出力掙錢致富,都認識到酗酒既不能發傢致富,又浪費錢財,既帶來矛盾,又傷害身體,造成村民之間不合,夫妻之間不合的危害性。

村民空前團結瞭。他們通過學習,提高瞭認識,開闊瞭眼界,增長瞭見識,增強瞭致富奔小康的本領和實力。

村民之間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出現瞭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不甘落後,勞動光榮,懶惰可恥,浪費可惡的新面貌新氣象。

更重要的是,村裡有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傢庭都住上瞭新樓房,洗衣機、彩色電視機、電冰箱,摩托車已經普及,新的傢庭轎車數量也在逐年攀升。

村民們在三嘎子的指導下,已經建立瞭八個學習互助小組。

無論是公益學堂學習,還是外出考察,無論是中藥材種植,還是飼料加工廠勞動,他們之間早已經營造瞭互幫互學,先進更先進,後進趕先進的良好氛圍。

純譚市電視臺,純譚市日報等各大媒體爭先報道郎傢川村的先進事跡。

其中就報道瞭這樣一個傢庭。

郎傢川村公益學堂學習取得瞭非常好的效果。郎發財一傢六口實現瞭人均收入三萬多元。

郎發財的父母盡管年事已高,但是身體硬朗,他們都是貴友生態園裡的管理人員。

他們兩個老人學會瞭蘋果栽培、修剪及套袋技術,成瞭三裡五鄉有名的技術能手,每年依靠管理技術,就能領到五萬多塊錢的勞動報酬。

兒子和媳婦除瞭在三嘎子飼料加工廠管理生產,還跟父親學會瞭果木嫁接技術。

他們傢庭最大的特點是全傢集體學習,學習氣氛異常濃厚。

外出考察學習帶回來的各種視頻和音頻學習材料,他們一傢每天晚上都要播放,觀看學習。

他們掐斷瞭傢庭網絡,專門靜心觀看和收聽致富信息,並且長期做學習筆記。

而且還把幾年來的學習筆記,分類整理,打印成書,印發給村民,免費學習。

郎發財傢是郎傢川村第一個籌建傢庭圖書室的傢庭,他把三間配房騰出來做書房,收藏、訂閱和購買瞭各地學習考察視頻音頻,國學經典書籍及視頻音頻講座,各地國學經典論壇資料,農民日報,農村科技等各類報刊,傢庭日常生活用品指南各種用書,農業林業管理,生態環境治理,傢電維修實用技術,傢庭食用油鑒定技術,化肥農藥使用指南等各類謝謝圖書和工具用書,共計一萬八千多冊,投資十萬多塊錢。

更需要報道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大兒子十一歲,上小學四年級。小兒子六歲,還是幼兒園的娃娃。郎發財每天都要給他們安排部分適合他們學習的《三字經》等內容的記憶和背誦,要求他們每天都要背誦記憶。

除瞭背誦,他還為大兒子安排瞭一項任務——每天寫一篇不少於三百字的學習體會或者筆記,做一件有助於傢庭和助人為樂的事。

晚上休息的時候,兩個兒子都會按時來到他面前“交作業”。他驗收合格孩子們才可以休息。

他媳婦負責中藥材種植與管理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幹在山上。

他們六口之傢,年人均收入三萬元以上,整個傢庭年收入突破瞭二十萬元。

記者采訪瞭郎發財一傢,中午郎發財的父親,希望三位同來的記者留下來,在他傢吃一頓便飯。

中午他老伴做瞭記者們最愛吃的韭菜笨雞蛋打鹵面。

韭菜是他們自己菜園子裡的,雞蛋是他們傢山坡上散養柴雞下的蛋,都是無公害無污染綠色環保食品。

他們嘴裡吃的面條不是小麥面,而是他們山區裡種植的各種豆類做成的雜面。

這種雜面和韭菜雞蛋是食品的絕配。平時隻能吃一碗面條的楊記者,今天居然吃瞭兩碗。

中午吃完飯以後,記者們和郎發財父親閑聊時瞭解到,郎發財和馬校長,村幹部一行五人,正在北京參加一個國學培訓學習,為期一周。

等他們回來以後,還要安排郎發財的媳婦和村裡的其她幾位婦女繼續輪換參加培訓。

中午休息的時候,記者提出來看一看電視,郎發財父親非常抱歉的說,電視斷網瞭,最近一個時期一直利用電視觀看學習視頻。

因為郎發財不在傢,他們兩位老人還沒有學會投影,不能在投影上學習。

郎發財父親介紹,這個投影設備是兒子郎發財,為瞭更好地學習外地先進經驗,從北京買回來的。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