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第16章

作者:隨雲溪 字數:2995

“什麼名聲?太過厲害?不敬長輩?”

桑蘿一嘆:“阿奶,我現在是個寡婦,十五歲的寡婦,我還要拉拔著小安和阿寧長大呢,有個厲害的名聲才好。”

桑蘿穿過來才一天多,但也瞧出來瞭,這老太太嘴硬心軟,心腸好著呢,所以也願意多解釋幾句。

“至於不敬長輩,連沈金那小不丁點的也能一口一聲要飯的說小安和阿寧,我今兒才知他是跟著三嬸學的口舌,為長不慈,我也實在敬重不來,名聲愛怎麼就怎麼吧。”

不是她不知名聲在這古代的重要性,隻是沈三和李氏的行事,一樁樁都踏在桑蘿底線上,這樣的人她可敬不起來。

圓滑變通也得分事分人,沈三和李氏這樣的,桑蘿不願委屈自己被名聲綁著受這憋屈氣。

何況原身當初會跟著李氏回來,本也是因為清楚自己的情況,想奔一條活路的,結果沒想到李氏帶她回傢根本就是存瞭別樣心思,最後落瞭個病餓而死的下場。她一個托賴著原身這身體才活下來的,真跟李氏你慈我孝,又置已經沒瞭的原身於何地?

且桑蘿相信自己慢慢的總能把日子過起來,就沈三和李氏這樣的,早些撕擄清楚還是好事,以後該怎麼處,大傢心裡都有數。

陳婆子聽到那句十五歲的寡婦,心口窒瞭窒。

她這幾日肯關照桑蘿,更多是看在沈安和沈寧這兩孩子的份上,到這會兒,倒是真心實意對桑蘿生出幾分憐惜來瞭。

也是苦命人。

想想沈三兩口子的作派:“也罷,有些事情今天說到瞭明面也好,免得他們以後再拿長輩的款兒壓著你們。”

算是認可瞭桑蘿那一套行事準則。

桑蘿正要走,老太太把她叫住:“等會兒。”

桑蘿望過去,就見老太太腮角動瞭動,而後問她:“你那糖水怎麼帶到集裡去?”

桑蘿笑道:“把陶盆帶上,到時候直接倒在裡邊,用背簍背去。”

老太太聽後沒說什麼,揮揮手:“行瞭,回去忙吧。”

桑蘿辭別瞭老太太,轉身就回傢去瞭,這沒薑沒料酒的,鮮蝦粥冷瞭可就腥瞭,況且明天就是大集,她大把的準備工作要做起來。

老太太看她走遠,嘀咕一句:“都不夠路上晃蕩的。”

~

一個白天轉眼過去。

次日一早就是鄉裡大集的日子。

第一回賣神仙豆腐,桑蘿和兩小隻都很重視,八月的山裡,白天還是熱的,為瞭確保食材新鮮,除瞭葉子是傍晚采來,神仙豆腐是桑蘿半夜起來現做。

當然,兩小隻也睡不著,跟前跟後端水遞勺的轉悠。

說是一桶分作兩桶裝,實際上真到實操的時候,看一看這啥啥都缺的傢,那就不可能做得太少。

大集五天才一回,她們做的還是無本生意,不想法兒多搗騰些都對不住這大山給的資源。

至於挑兩桶神仙豆腐會不會很累,桑蘿尋思這就是咬一咬牙的事瞭。

熬瞭大半夜,做瞭兩批,滿滿四大陶盆,天蒙蒙亮的時候,第二批做的正好凝固成,桑蘿用竹刀劃成瞭方方正正的塊兒,一塊塊碼在從陳傢借來的兩個木桶裡,整整三十二塊,邊邊角角的料也不浪費,一起放瞭進去,等到集上做試吃的用。

想象是很美好的,真到瞭挑起那兩桶豆腐的時候,桑蘿牙根兒都咬緊瞭也還是沒用……

真沉啊!這玩意兒太瓷實瞭。

桑蘿上輩子後邊那幾年,因為身體原因,太吃力的事情並不多做,而原身哪怕逃瞭幾個月的難,但水患之前的日子真是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形容也不為過的,身邊還有小丫鬟侍候著,哪裡是個能幹重活的主兒?

從山裡挑到村裡,還沒到村口,桑蘿兩肩已經開始痛瞭,走路也費勁吃力起來,給沈安沈寧小兄妹倆看得是膽戰心驚。

“大嫂,要不然我還是回傢再拿一個陶盆,分一些我跟阿寧放背簍裡背著吧?”

他們大嫂先前病瞭那麼一場,命都差些沒瞭,這才養兩天呢。

桑蘿先還覺得自己能行,走瞭這一小程,她心裡也打起鼓來瞭,原身的體質好像比上輩子的她還弱得多啊。

不是說身體多不好,是從小到大養得太嬌瞭,日常連走動都少,更別說幹活鍛煉瞭,壓根就沒多少氣力。

不過兩小隻今天也沒空手的,一人一個背簍背在背上,沈安那邊是相對重些的陶盆和幾個昨天臨時做出來的竹筒,裡邊裝的是回頭在集上給人試吃要用到的糖水和凈手用的清水。

沒錯,就是臨時做出來的竹筒,當然,不是桑蘿做的,而是老太太讓兒子陳有田做瞭,桑蘿傍晚去提桶時給的。

沈寧背的則是半簍洗凈晾好的荷葉。

古代可沒有塑料袋,她也不能東西賣出去瞭就讓人用手捧著拿回傢,琢磨半晌,昨天傍晚走瞭挺遠找瞭個野塘采瞭三十多張荷葉,還摘瞭幾十片適合做試吃杯替代品的葉片。

桑蘿看看小兄妹倆的個頭,再壓一壓怕會壓得不長個瞭,她把牙一咬:“不折騰瞭,我半道上歇幾趟應該能行。”

說話間,前邊有人揚聲問:“是小安嗎?”

“是有田叔!”沈安激動起來,噔噔往前跑:“有田叔,是我,你怎麼在?你也去集裡嗎?”

陳有田看看小傢夥,再看看後邊挑著擔子顯得特別吃力的桑氏,心說還真叫他娘給說著瞭。

他點頭:“我也去集裡賣點東西,你們阿奶讓我在路口等等你們,怕你大嫂挑不瞭六七裡路,我來搭把手,在集上也有個照應。”

後邊那句話是說給挑著東西往這邊來的桑蘿聽的。

實際上,他娘的原話是:這桑氏人瘦得柴稈兒一樣,心還挺大,兩桶,我看她明天在半道上是要原地作法!你明天一早把咱傢攢的那點雞蛋也送到集上換幾個錢,早些去,就在村口那裡候著,碰上瞭就搭把手幫著她挑一下擔,集上再照看著點,咱就不算白吃瞭她半碗魚。

可不就是要原地作法嗎?

不用半道上,陳有田看那桑氏這還沒到村口,就已經累夠嗆瞭。

後邊的路,桑蘿那竹扁擔就到瞭陳有田肩上,陳有田那一籃子雞蛋到瞭桑蘿手上。

說是一籃子,桑蘿瞧著也隻是十幾個。

要麼陳傢養的雞不多,這天熱,怕蛋存壞瞭,十幾個就得走一趟;要麼陳傢今天用不著去集上,是為瞭幫她才順帶走的這一趟。

看老太太昨天悶不吭聲就讓有田叔給她做瞭幾個嶄新的竹筒,後者的概率極高。

她心下感激,這會兒倒覺得說什麼謝字都顯得空泛,一張慣會說嘴甜話哄人的嘴倒是老實瞭,隻道:“辛苦有田叔瞭。”

心裡卻打定主意要好好交好陳傢,人都說遠親不如近鄰,放在沈傢,近在眼前的沈三叔一傢也不如陳老太太這鄰居一指頭。

陳有田笑笑:“走吧,搶好位置得趕早。”

挑著擔走著,看到沈寧背簍裡綠色的荷葉,“這些荷葉是給人裝這神仙豆腐用的?”

沒等桑蘿開口,沈寧就連連點頭,還把桑蘿帶著她們找瞭試吃時候用的小葉片的事拿來說,末瞭特別自豪的跟陳有田誇道:“我大嫂懂得特別多!”

陳有田聽說試吃的細節都有考慮到,順著沈寧的話點頭:“是挺有章程。”

六七裡路,在沈安和沈寧興奮的嘰嘰喳喳中倒是很快到瞭,出來時天才蒙蒙亮,離得稍遠時看人隻看得著一個影子,到集上的時候,天光已經放瞭大亮。

所謂大集,其實就是在青浦鄉地理位置相對居中的一個大村開的集市,方便周邊各村村民互通有無的。

“這兒叫三裡村,離縣城三裡得名,咱們這一道兒一條線過去的好幾個村是以裡命名的,三裡村、五裡村、七裡村、十裡村。”

桑蘿才知道到瞭大集原來就離縣城這樣近瞭,她聽得稀奇,又問道:“一路過來不止經過兩個村吧?其它村子呢?”

陳有田笑:“還有很多是一族一姓聚居的,這種就以姓為名居多,也有以山水地形為名的。”

桑蘿聽得漲知識,說話間已經進瞭三裡村,這時候集上已經來瞭不少人瞭,住得離大集近的一些出攤村民已經搶占瞭位置擺好瞭攤,挑擔的、提籃的、草繩綁著的,甚至就往腳邊的地上一擱的,各式都有。

沈安和沈寧的眼睛都看不過來瞭,小兄妹倆上一次來集上,還是沈烈在的時候。

沈安視線在集上掃瞭一圈,指瞭一處路口:“大嫂,那邊擺攤的人多,又是路口,咱是不是把攤子擺那裡去?”

問完以後才意識到自傢大嫂對這邊根本不熟愁,然後,一大兩小就齊刷刷看陳有田。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