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時間不早瞭,您先休息吧,老臣這就告辭瞭!”
“辛苦太傅大人瞭!”
馬上就要進入戰時狀態瞭,劉登忽然發現,經過瞭短暫的緊張之後,自己居然有點興奮瞭。
看來這戰爭已經不可避免瞭,不過有李廣和程不識坐鎮,這次防守住他們應該沒什麼問題,但是想要取得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恐怕還需要仔細的思量瞭。
張屠走瞭,吃瞭點東西之後,劉登有些興奮的睡不著瞭。
他倒是有心想要在地圖上研究一下,如何才能取勝。
“小杜杜,去把那份大漢輿圖給我找來!”
想要從全局的眼光看戰局,那地圖當然是少不瞭的瞭,在書房之中留下的文書裡,劉登曾經看到過,皇帝曾經恩賜瞭一份大漢輿圖給自己的便宜老爹。
在現在這個年月,很多人一輩子都走不出傢鄉百裡之外,更別說是能夠看到大漢的全圖瞭。
地圖這東西,尤為顯得珍貴,如果不是官宦世傢,根本不可能弄到這玩意兒。
“諾!”
杜子騰應瞭一聲,然後走瞭出去,大約過瞭有一刻鐘的時間,帶著兩個護衛,小心翼翼的抬著一個長長的箱子走瞭回來。
“打開!”
看那箱子足足有兩米多長,看樣子這張地圖還不小,劉登心裡還有點期待。
這大漢的疆域圖他當然看到過,但是後世和現在畢竟隔瞭一千多年,城池的位置改變,他隻是大概的地圖上的形貌,印象最深的當然是那個幾字形瞭。
可是打開地圖之後,隻是掃瞭一眼劉登就感覺有些牙疼瞭。
這他娘真的是皇帝禦賜的寶物嗎?
你確定這玩意兒,不是街頭上5歲小孩畫出來的塗鴉嗎?
這地圖繪制在瞭一張牛皮上,碩大的牛皮展開,上面滿是不規則的線條,還有一些三角形和正方形,如果不是幾個正方形上面還標瞭名字,劉登都想一把火燒瞭這玩意兒瞭。
這根本就是一幅抽象畫,而且還是他娘的野獸派的,仔細的觀察瞭半天,之後,劉登制裁大概有些看明白瞭。
這他娘還真是印象派,畫個正方形代表一座城池,旁邊再標上一個名字,畫一個三角形代表駐軍,小一點的是一萬人,中號的是兩萬人,特大號的是五萬人。
什麼?你問我10萬人怎麼辦?
那就畫兩個特大號瞭……
這一說那些不規則的線條,最粗的那一條當然是長城瞭,這個是個人都認識。
再然後那個大大的幾字形,自然就是黃河瞭,不過黃河上的幾個渡口現在標的很不明確。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現在河套地區,還處在匈奴人的范圍之內。
再然後,就是那些中興的線條,研究瞭半天之後,劉登大概明白瞭,這他娘應該就是代表大山瞭。
至於說河流,那就更隨意瞭,畫幾條波浪線就行瞭,至於說河流的走向,你問我我問誰去啊,有個大概方向就不錯瞭……
拿著這玩意兒還能百戰百勝,劉登是真有些敬佩霍去病和衛青瞭。
最起碼你要是拿著這玩意兒讓劉登去趕路,大概裡的機會應該是迷路吧……
“難道就沒有更精確一點的地圖嗎?這都是啥?這都是啥?”
劉登實在是有些受不瞭瞭,拿著這個玩意兒怎麼打仗,這tnd不是草菅人命嗎?
“大王,這可能已經是最精確的地圖瞭……”
杜子騰小心的說道,這東西先王可是當做寶貝一樣藏起來的,一般人還真看不到,就是杜子騰也是沾瞭劉登的光,才見瞭幾次。
就這樣已經足夠他跟那些同伴們吹噓瞭,那些大頭兵們怎麼可能會知道,黃河並不是一條大河,從西邊直直的流到瞭東邊。
而是在大地上,畫瞭一個大大的幾字形。
“這晉陽城裡,可有熟悉雲中和雁門附近地形的官員或者商賈?”
劉登想瞭想,然後問道。
“這個屬下不知……”
杜子騰有些為難瞭,他就是個小護衛,怎麼可能會知道這些東西呢?
“行瞭行瞭,你下去吧,把這破爛給我拿走!”
越看這玩意兒越生氣,劉登現在真是無比的懷念自己的那個二手筆記本。
好懷念後是那個時代啊……
隻要敲敲鍵盤,立刻就能知道所有自己想知道的東西,想要看什麼地圖立刻就能搜出來。
但是現在他也隻能想想瞭……
“大王,您想知道這個,為什麼不讓葉一劍那小子去打聽打聽呢?他現在不是包打聽嗎?”
趙文谷眨巴著眼睛,小聲的在一旁說道。
對呀!
為瞭考驗這小子的辦事能力,和應急能力,劉登還特意讓趙文谷給他出瞭不少難題。
比如說這晉陽城裡哪傢的燒雞好吃,哪傢的糖葫蘆做的比別人好,這燒雞的制作過程有什麼特別之處。
誰傢的酒裡面摻瞭水?誰傢的桃子快熟瞭,諸如此類的問題,讓葉一劍頭疼不已。
但是,這也讓他和他的那些手下們,迅速的成長起來。
“提醒的好,賞你一枚金釵,明天自己去管傢那裡拿吧!去把那小子給我拎過來!”
劉登立刻雙眼放光,這還真是一舉兩得的事情,正好可以讓葉一劍鍛煉一下,順便也可以幫自己解決一下燃眉之急。
“葉一劍參見大王!”
謝過瞭劉登之後,趙文谷笑瞇瞇的跑出去把葉一劍找瞭來。
“怎麼現在教給你一個任務,在這晉陽城中,給我尋找幾個熟悉雁門和雲中附近地形的人,無論是官員老農或者商賈,越熟悉的越好,另外,把這晉陽城裡,會捏泥人糖人的給我多找幾個來,要挑手藝上乘的!”
雖然,地圖自己一時之間搞不定,但是弄一副沙盤出來,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至於那些官方的資料,除瞭第1手的營造圖之外,剩下的劉登一律都不敢信。
這年月讀書人本來就少,這些當官的說話,時不時的還給你來個浪漫主義色彩,那些官方資料之中的數字,除瞭要錢的時候之外,其餘的時候都是籠統至極。
就比如這晉陽城的城墻,營造圖中已經標明瞭,城墻高五丈,城門兩丈餘。
可是到瞭官府的行文之中,就比如說桌上這一卷,晉陽城高近十丈,匈奴人不善攻城,斷然不會有失……
這他娘的,一丈兩丈也是近十丈,八丈九丈也是近十丈,就這玩意兒你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