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說什麼?千五敵兩萬?”
晁錯感覺自己的牙更疼瞭,這他娘的都是什麼情況?
這代國的人一個個都瘋瞭嗎?怎麼一個個都跟打瞭雞血一樣?
1500人就能敵住2萬匈奴?
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瞭,但是看著田沖的是信誓旦旦的樣子,似乎也不像是在作假……
“大人你確定你沒有說錯?”
晁錯實在是忍不住瞭,這個戰績實在是讓他難以相信。
“他應該也看到瞭我傢大王正在征調民夫,大人若是不相信的話,盡可以和民夫的隊伍一起前往,陌刀軍的戰績不容抹殺,長城上的守軍可以作證!”
晁錯怎麼也沒想到,田沖居然一下子激動瞭起來。
“田大人我不是那個意思,隻是這個戰績實在……”
晁錯一下子也不知道怎麼解釋瞭,這事情怎麼就變成這樣瞭呢?
“大人不必解釋,等您到瞭前線之後,您自然就會明白,這也是朝廷派給您的職責,下官還有公務在身,稍後會有人來護衛大人前往的!”
田沖說完居然自顧自的直接轉身走瞭晁錯,現在這還真是尷尬異常。
原本他和代國君臣的關系不是一般的親熱,可是他怎麼也沒想到,就這麼一點小事,居然讓田沖這麼激動。
不過這也能從一個側面來反映出當時的情況,看來田沖對於陌刀軍不是一般的看重啊。
既然事情已經到瞭這個地步瞭,無論他再怎麼尷尬,該辦的事情還是得去辦。
讓他沒想到的是,陪他前往戰場的居然正是龍曉,因為多瞭民夫,所以隊伍的速度陡然變得慢瞭下來。
等到浩浩蕩蕩的隊伍到達長城的時候,已經是第二三天的傍晚瞭,遠遠的,能夠看到很多人正在搶修城墻。
這段長城被破壞得很嚴重,路過現在這個時候不抓緊搶修的話,等到這天一上凍可就修不成瞭。
站在巍峨的長城面前,看著那火燒的痕跡,晁錯的身體都有些微微的發抖瞭。
盡管已經過去瞭很長時間,可是戰場上依然能夠看出當時的慘烈,夯土制成的城墻上滿是箭矢留下的痕跡。
晁錯沒有擺出自己欽差大臣的架子,悄悄地穿上瞭一壺老酒,換瞭一身衣服直接上瞭城墻之上。
沒用多長時間,他就和長城上的那些守軍打成瞭一片。
“這位老哥,看樣子你應該是從長安來的吧?”
一壺老酒快要喝完的時候,城頭上的一個老卒笑著對晁錯說道。
“老哥好眼力啊,隻是你怎麼知道我是從長安來的,我這口音也不像是長安人啊?”
“我年輕的時候曾經和父親去過長安,那個時候傢境殷實,這玉壺春我也經常喝,可是回來的路上遇上瞭匈奴人,全傢都死瞭,隻剩下我一個人,傢裡的產業也被匈奴人搶光瞭,隻剩下幾十畝薄田,可是正趕上災年顆粒無收,能賣的全都賣瞭,好好的一份傢業全都敗瞭……”
老卒的聲音之中帶著幾分蒼涼,這倒是讓晁錯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瞭。
“老哥我知道你們這些長安來的人,一定都是想問問那天陌刀軍的事情,不用問瞭,全是真的,看到這豁口瞭嗎?三個大豁口,每個豁口五百人,一身鐵甲,手持陌刀,匈奴人足足攻瞭一個時辰,可是始終不能前進一步,那些天殺的匈奴人,把油脂綁在自己的士兵身上,大火滔天呀!就是這樣,那些陌刀軍也沒有後退一步,足足堅持這兩個時辰,他們不是被殺死的,那些死瞭的,全部都是被活活燒死的,我老馮這輩子從來沒有服過別人,就他們這些人,我服!”
老卒顯然是喝高瞭,舌頭都有點大瞭,可是那個大拇指卻豎的筆直。
晁錯忽然發現自己似乎做瞭一樁賠本的買賣,而且這他娘的還不是一般的賠本……
如此一員猛將,自己居然就這麼拱手讓給瞭劉登,真不知道太子殿下知道之後到底會怎麼後悔呀。
就算是高祖麾下的樊噲,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瞭吧……
“看到下面的土地瞭嗎?往下挖三尺還是一片赤紅,那全是匈奴人的血染紅的,看看外面那些禿鷲,那地方全是匈奴人的屍體!大王說瞭,咱大漢朝的土地上,沒有匈奴人的葬身之地!”
老卒說著哈哈大笑瞭起來,略帶沙啞的聲音,哼唱著秦腔,舌頭有些大瞭,聲調有些走形,就是晁錯都有些聽不清楚,他到底在唱些什麼。
隻是那荒腔走板的聲音,聽得晁錯的鼻子有些發酸,自己真的錯瞭嗎?
一千五百壯士,用血肉之軀擋住瞭兩萬匈奴人,如此忠勇之士,自己有什麼資格懷疑他們的戰果?
晁錯獨立城頭之上,秋風獵獵,望著那段兒已經燒得漆黑的城墻,一時之間,晁錯不由得有些神往瞭,當日的一戰,灌夫到底是何等的神勇啊……
夜幕慢慢地降臨,烽火臺上的烽火還在不住的燃燒,這是大漢朝的規矩,強敵一日不退,烽火一日不息。
不光是這裡,這些烽火臺會一路到長安,這些長城上的老卒們,早已經習慣瞭現在的生活,匈奴人每年都會來,不過他們並不會在這裡停留,這些老卒也就是起到一個預警的作用。
除非是緊要的關隘,否則長城上的守軍幾乎都是形同虛設,他們存在的意義隻是把烽火點燃……
夜幕慢慢的降臨,晁錯長嘆瞭一聲,再次回到瞭軍營之中,明天一早他們就要奔赴孤山瞭,不斷的有車隊運著那些焦黑的屍體,運到長城之外,如同是丟垃圾一般把那些屍體丟出去,然後再扭頭回轉。
所有人都是喜笑顏開,不斷的和民夫營中的那些民夫們打著招呼。
晁錯忽然感覺自己錯瞭,而且真的錯的很離譜,不過他也很慶幸,雖然自己沒能親眼目睹這場戰爭的始末,不過能夠親臨戰場,已經讓他有種想要秉筆直書的沖動瞭……
國士當以國士之禮待之,最起碼,那些戰死的英靈,應當得到他們應該得到的榮譽!
回到自己的營帳之後,晁錯沒有去管士兵送來的飯食,鋪開一張裁剪好的絹帛,略微思索之後,開始奮筆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