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敬出城的時候,天色已經黑透瞭,但是他還是沒有任何的停留,此戰雖然勝瞭,但是整個雁門現在也是一團糟,原來的雁門太守大戰之中不幸戰死,耽誤瞭這麼長的時間,雁門的混亂可想而知!
“大王,應該用晚飯瞭!”
“出去,沒事不要來打擾我!”
“大王,您應該就寢瞭!”
“滾!”
“大王,天亮瞭,您應該休息一會兒瞭!”
“滾!”
……
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裡,劉登把自己關在書房裡面,不住的寫寫畫畫,似乎是在思考著什麼事情很是煩惱的樣子。
這一天一夜的時間裡,無論是誰,隻要敢來打擾的全都被他趕出門外,也就隻有趙文谷送進去瞭一盞茶,其他人連靠近都沒靠近就被攆瞭出來。
“趙姐姐,您看大王這樣會不會是犯病瞭呀?”
幾個貼身伺候的侍女們一個個都傻眼瞭,大王這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的樣子,要是出點什麼事情的話,她們這些人可真是要吃不瞭兜著走的。
“先不要過去打擾瞭,我先去燉一碗雞湯來,一會兒我悄悄地送進去,想來大王應該是有什麼緊要的事情,我們不要去煩他!”
幾個侍女之中,也就隻有趙文谷的膽子最大,平常也最受劉登的信任,現在這個時候,眾人一下子都沒瞭主意,既然她這麼說,她們也隻能這麼做瞭。
劉登的挑剔,在王宮之中那是出瞭名的,後廚的那個胖廚子做的飯菜,就連太傅大人都感覺贊嘆不已,可是偏偏到瞭大王口中,那是被數落得一文不值,也隻有趙文谷燉的雞湯,才算是勉強能夠入喉,就憑借這一點,劉登身邊的那些侍女們一個個又羨又妒。
“什麼東西這麼香?”
一個時辰以後,這樣看著天已經到正午瞭,趙文谷悄悄的端瞭一碗雞湯進來,她這剛進門,劉登就隨口問道。
“您一天一夜都沒睡瞭,而且水米未進,就喝瞭一碗茶,奴婢們怕你餓壞瞭身體,所以特意給您燉瞭一碗雞湯,要不然您先喝瞭再忙?”
這還是這一天一夜的時間,劉登第一次主動說話呢,趙文谷頓時心中大喜。
“時間過得這麼快嗎?這都一天一夜瞭?到時正好我也餓瞭,你就放那裡吧,我這邊馬上就好!”
劉登長長的伸瞭個懶腰,這才發現自己真的是餓得頭暈眼花,不過折騰瞭這麼長時間,總算是初步弄出個雛形來瞭。
無論是騎兵的設想,還是關於騎兵裝備的考慮,總算是有瞭一個初步的方案,漢軍和匈奴人不同,匈奴人習慣於使用彎刀,對於他們來說這就是他們最好的武器。
他們的馬術精湛,配合著彎刀的靈活性,在馬上作戰的時候,確實比漢軍要靈活很多。
針對於這一點,劉登考慮瞭很多,最終,他把目標選定在瞭唐橫刀上,匈奴人使用的彎刀和突厥人幾乎是一脈相承的,而唐橫刀則可以完美的克制彎刀!
首先,橫刀的刀背比較厚實,重量上也比較占優勢,在馬背上使用的話,重力加速度之下,兩者的碰撞肯定是以唐橫刀的獲勝為結果。
再然後就是騎兵的甲具,匈奴人全部都是以皮甲為主,但是劉登準備特意為騎兵定做一種鎧甲,在中世紀那些重甲騎兵的基礎上做改進,首先給馬做一副胸甲和頭甲,然後就是士兵,騎兵隻需要胸甲和臂甲,再加上一幅頭盔,一個護裙足矣!
以板甲的做法來做的話,比起步兵甲來說其實也沒有耗費多少力氣,而且原料上也多費不瞭多少。
但是卻可以給騎兵最好的防護,最起碼,按照劉登的設想完全裝備之後,匈奴人的弓箭威力將會大大的被降低。
原本在馬背上使用的弓箭,力量就會小很多,畢竟在馬背上人的重心不穩,這一點就算是匈奴人也沒辦法避免。
以板甲的防護力,再加上匈奴人弓箭的疲軟,他們根本不可能射穿板甲,反而是漢軍,劉登為他們準備瞭一副連弩。
射程雖然沒有那麼遠,大概隻有五十步,但是,一次上弦之後,可以連續發射六次!
五十步的距離連續六發,就算是那些匈奴人身穿皮甲,漢軍的連弩威力也略有不足,但是也能夠射得他們人仰馬翻瞭。
等到連弩的箭射空瞭之後,再換上橫刀,雙方短兵相接的時候,匈奴人的彎刀砍在板甲之上,最多也就是砍出一條白印而已,可是漢軍的橫刀要是砍到匈奴人身上,那可真是一刀一塊肉!
這根本就是裝備的碾壓,技術不夠裝備來湊,這就是劉登的應對辦法!
整整一天一夜的時間,劉登一遍一遍的設計方案,然後一個一個的再次否定,最終這才終於拿出瞭一份最初的草稿。
當然瞭,這東西最後定型的時候到底是什麼樣子,還要看李廣和蔡辛的意見,畢竟他們兩個才是真正的專傢,而劉登隻是一個倡議者。
“這雞湯熬的真是不錯,你下回可以把這手藝教給那胖廚子,那傢夥一天到晚除瞭會偷吃,做的都是什麼玩意兒?看他那肚子,他娘的居然比本王還胖,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代王呢!”
在這個年月,能夠長得胖實在是一種福氣,劉登每次都喜歡拿這個胖廚子的體型來搞怪一番。
這已經是他的固定節目瞭,趙文谷也算是習慣瞭。
“大王您說笑瞭,就他那個齷齪模樣,哪裡能跟您相比呢?這鍋裡還有,要不然我再給你盛一碗去?”
眼看著劉登喝得飛快,趙文谷試探著問道。
“你燉的這雞湯還真是把我的饞蟲給勾起來瞭,我看這一碗不夠,要不然你去把鍋端來吧,順便讓他給我弄一碗珍珠米飯來,這一碗雞湯下去,我還真覺得自己是餓得前胸貼後背瞭,對瞭,讓杜子騰跑一趟,把蔡大人和李將軍給我找來,就說我有事要找他們!”
自己忙活瞭一天一夜,這成果到底怎麼樣?還需要他們兩位專傢的檢閱,畢竟自己隻是想當然而已,到底成與不成,還需要他們兩個以專業的眼光來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