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劉濞的新發現

作者:蜂蜜柚子 字數:2132

聽完他們的話之後,劉登恨得牙根直癢癢,這死老頭是真的看熱鬧不嫌事兒大,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一個能夠親自訓練騎兵的公主,劉登都可以想象這女人到底長什麼樣瞭,這要不是個男人婆才他娘的有鬼瞭,到底是哪個王八蛋傳的話,非說匈奴的雅娜公主傾國傾城?

自己雖然說沒有見過大單於,可是自己也算是見過伊稚斜瞭。

就他娘的伊稚斜長的那個歪瓜裂棗的樣,他的妹妹能好看到哪兒去呢?

說來也是奇怪的很,這匈奴單於娶的女人肯定都是國色天香,這為什麼他們生下來的男人一個比一個醜呢?這基因怎麼就這麼差嗎?

再說瞭,就算這女人長得再漂亮他也不想要,一個匈奴女人睡在自己的身邊,以漢人和匈奴人之間的血仇,劉登真的是很擔心自己的安危,天知道什麼時候這女人腦子一抽風,直接把自己的腦袋給割瞭去……

“大王,這筆生意真可以做得!”

果然,張屠這個老混蛋一開口,那些沒義氣的傢夥,一個二個都開始投瞭贊成票。

“我說你們可別忘瞭本王已經定親瞭,這次回長安城就是去行六禮的,你們該不會是想讓本王始亂終棄吧?皇後的侄女難道能給本王做側妃嗎?”

劉登是恨得牙根直癢癢,但是他也明白,要是跟這些老變態講道理的話,肯定是講不過他們的,所以他隻能搬出一件他們誰都翻不過來的事情來。

“大王何必擔心?如果僅僅是這一點的話我想皇後會理解的,無論如何您這也算是為國出力瞭,到時候我就效仿娥皇女英的就是不就行瞭?”

劉登的嘴角已經開始抽搐瞭,合著這老東西一開始就打著這個小算盤呢……

他娘的不就是幾萬匹戰馬嗎?

就為瞭這個,你們就把一個匈奴女人送到本王的床上……

“大王,真要是這樣的話那咱們代國今年可就是雙喜臨門瞭!我看今年是要好好的慶祝一番瞭!”

陳奇立刻也跟著起哄,底下的那些官員們更是一面倒的直接跳瞭出來。

在這些傢夥的眼裡,劉登現在已經徹底的成瞭一個工具人,隻要那些戰馬能到手裡。

至於說自傢大王身邊睡著的女人到底是什麼人,他們完全不在乎,再怎麼著人傢也是個匈奴公主,應該不會醜到哪兒去吧?

劉登實在是聽不下去瞭,這些混蛋真是越說越離譜,自己這個代王做的還真是有夠窩囊的,幹脆黑著臉直接拂袖而去。

“太傅大人,這大王怎麼走瞭?你看這事情應該怎麼辦?”

他們正在興頭上,自傢大王居然黑著臉直接拂袖而去,這下子,那些朝臣們一個個徹底懵瞭。

“不必擔心,大王想必還是有些看不開,咱們還是該怎麼辦怎麼辦好瞭!陳大人你去草擬奏折,準備上報朝廷,你們幾個去張羅一下,準備迎親的事情,大王的喪期雖然沒到,可是這王宮裡面也是該好好的修葺一番瞭!回頭本太傅就去找國後娘娘商議,這婚姻大事還是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行,隻是看現在的架勢,恐怕咱們代國要同時迎娶兩位王後娘娘瞭,大傢可都不能閑著瞭!”

和黑著臉的劉登不同,張屠現在是喜笑顏開,雖然說自傢大王現在還在喪期,可是這件事情涉及到兩國邦交的話,就要特事特辦瞭。

畢竟,這件事情可是涉及到漢匈兩國之間的關系,在國傢大義面前,個人的榮辱恐怕隻能往後排瞭。

但是因為自傢大王定親在先,那女方又是皇後娘娘的親侄女,就算是劉登願意,皇後娘娘也不會願意自己的侄女兒屈居一個匈奴女人之下,所以最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劉登同時迎娶兩個王後。

就在劉登氣急敗壞的時候,遠在千裡之外的廣陵城裡,終於有人給劉濞出瞭一個賺大錢的主意。

“大王請看,您覺得這兩枚銅錢有什麼區別?”

一個獐頭鼠目的傢夥,一臉諂媚的看著劉濞,笑著問道。

“本王似乎沒看出有什麼太大的不同瞭,不過就是這個看起來有點新,另外一個似乎是有些偏舊,這個有什麼不妥嗎?”

劉濞有些疑惑的,看著面前那個身材矮小的男人問道。

“回大王的話,您果然是天縱奇才,大王請看大王請看,這枚銅錢,那是朝廷鑄造的三銖錢,而這枚銅錢,乃是小人命人仿制而成,這個可不是純銅,裡面摻雜瞭兩分的錫,還有一分的鉛,但若是不把這枚銅錢劈開的話,放在一堆銅錢隊裡保證沒人能夠看出任何的不同來!”

這傢夥的話剛剛說完,劉濞的眼睛頓時就亮瞭。

鑄錢,這可真是一門穩賺不賠的好生意啊!

而且,如果這小子說的是真的的話,那自己可真是找到瞭一門發財的好門路。

因為大漢初年的時候天下凋零,即便是高祖劉邦創見的大漢朝,可是這天下還是百廢待興,朝廷實在沒有能力鑄造那麼多的銅錢,可是這天下又不能沒有錢,所以高祖劉邦做瞭一個很無奈的決定,決定對私人下放鑄幣權!

於是乎,很多民間大戶開始蜂擁而至,極大地刺激瞭鑄幣市場的發展,大量的民間鑄造的銅錢流入市場,固然讓大漢朝很快恢復瞭元氣,但是因為民間鑄造的銅錢,很多都是良莠不齊,等到惠帝朝的時候,就已經幾次將所有的鑄造權收歸國有。

但是因為其中涉及的利益實在太大,所以不得已之下又有瞭幾次的反復,等到呂後專權的時候,這項禁令算是徹底的形同虛設。

呂後的那些親眷們一個個靠著鑄錢,全都發瞭大財,完全不顧百姓的死活,弄得整個大漢朝銅錢的信用大為貶值,甚至一度有一段時間,銅錢這東西居然需要以銅價來折算。

等到瞭本朝的時候,皇帝直接把鑄幣權下放給瞭各大諸侯王,當然瞭還有一些豪門大族也獲得瞭皇帝的允許,就比如說前段時間被大火燒死的鄧通。

這項政策直接將銅錢這個東西,完全發展成瞭一樣特色商品,根據地方和鑄造者的不同,從而也導致瞭銅錢購買力的不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