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勞作的士兵們都是劉登身邊的親衛,這些人專門留在這裡為的就是照顧這些玉米,現在眼看著幾個月的辛苦終於有瞭收獲,一個個真是喜出望外。
再加上現在皇帝龍顏大悅,這一個個可都是眼巴巴的看著皇帝,現在就等著皇帝一揮手給賞賜呢!
“哈哈哈哈!此物到底叫什麼名字?栽種的時候有什麼不宜之處?可需要灌溉?不妨一一說來!”
看著那小山一樣的玉米,皇帝的心裡真是興奮極瞭,這東西的產量他是看到瞭,但是,他更關心的是,這東西能不能推廣,如果能推廣的話,生產環境如何。
“陛下,此物現在也是首次種植,不過,根據現在的情況看來,此物比之麥子更加的抗旱、抗寒、抗澇!”
劉登現在的任務就是一門心思的鼓吹,當然瞭,這鼓吹的事情也不能他一個人來,所以,他悄悄的帶瞭一個捧哏的進來。
“這位是?”
劉恒正在高興的興頭上,忽然發現身邊多瞭一個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回陛下,這位是墨傢巨子,墨佻先生!”
劉登趕忙介紹。
“墨傢巨子?”
劉恒的臉色頓時變瞭一下,雖然很快就恢復正常瞭,但是,誰都看得出來,這似乎是有點不太高興啊!
畢竟,這從高祖劉邦開始,整個漢傢就開始崇尚黃老之術,奉行聖天子垂衣裳而天下治,盡量不去麻煩老百姓,實行與民生息的政策。
漢初的時候,天下剛剛經歷瞭連年大戰,從春秋戰國到秦統一天下,天下百姓對於戰爭的抵觸情緒早就到達瞭頂峰。
所以,黃老之術很好的完成瞭收攏人心的政策,整個天下百姓的心迅速的歸於漢傢,人口數量在這些年裡迅速增長,這讓劉恒切實的看到瞭黃老之術的好處。
所以,每年諸侯朝拜的時候,皇帝甚至都會賜下黃老之學的經典,讓諸位諸侯王研究,對於儒傢都有不太感冒,更別說現在這位墨傢巨子瞭。
“不知道這個結論先生從何得知啊?”
劉恒雖然沒有發作,但是,這個問題就已經很不友善瞭。
看樣子,這是對劉登收留墨傢巨子的事情很不滿意瞭,不過,好在劉登早有準備。
“陛下,您看這裡!”
墨佻深吸瞭一口氣,然後大踏步上前,雙手用力,將田裡面的一顆玉米連根拔起,在地上磕瞭一下掉落的泥土之後,拿給皇帝看。
“先生想說什麼不妨直說!”
劉恒有些不明所以,看來看去也沒看出什麼名堂來,畢竟,這東西實在是從來沒見過。
“陛下,此物的根系更加的發達,它遠比麥子、稻子植根更深,所以,它的生命力更加的旺盛,也就更加的抗寒、抗旱、抗澇!”
墨佻說話速度不快,但是有理有據,這讓劉恒不由得有點刮目相看。
“陛下不妨回憶一下,往年天氣幹旱的時候,這地上的野草都已幹枯致死,這參天巨木依然可以安然度過,就是因為這個道理!”
“先生之言果然別開生面,先生此次來代國是?”
小試牛刀之後,劉恒說話已經客氣瞭很多,畢竟,皇帝其實才是這個世上最大的實用主義者。
“皇爺爺,墨佻先生是孫兒此次重金聘請來的,為的就是在讓他們在學院之中講學!”
劉登趕忙上來接過瞭話茬,畢竟,這種事情才是真正的大事,想要讓墨傢重新開花結果,這一關無論如何跳不過的。
“那不知道,這黃老之學你準備請哪位大傢前來講學呢?”
劉恒並沒有接他的話茬,反而反口問道。
這其實已經表明瞭皇帝的態度,看來皇帝對於墨傢還是抱著很深的忌憚,畢竟黃老之學現在已經奉行瞭幾十年。
而且,至少從現在看來,黃老之學的治國方略的確給大漢帶來瞭極大的好處。
“陛下,我墨傢並無爭雄之心,墨佻所願,隻是以所學之學,普惠民生,使之天下再饑謹之災,永息刀兵之禍,餘願足矣!”
墨佻當然知道,現在這個時候,想要動搖黃老之學在皇帝心中的地位,那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天下其他的顯學一個個都躍躍欲試的。
這麼多年,直到現在為止還是沒有任何的建樹,更何況墨傢這樣的三流學派瞭。所以他幹脆畫出瞭自己的底線。
明明白白的告訴皇帝自己,自己對於黃老之學在朝堂上的地位不感興趣,隻是想用自己胸中所學,在代國做出一番事情來。
“如此說來,倒是劉恒無禮瞭!”
聽墨條這麼說完之後,劉恒的態度頓時變得好瞭很多,畢竟墨傢確實有過人之處,要是他們對於朝堂上的紛爭不感興趣的話。
甘心俯下身子來做學問,朝廷似乎也不是不能接納他們,以他們胸中所學,如果全部致力於民生的話,這還真是天下百姓的福祉。
“你這願望倒是好的,隻不過你若是這麼做的話,恐怕這天下的其他宗師,不願意來這裡講學呀!”
深深的看著劉登一眼之後,劉恒似笑非笑的看著劉登說道。
畢竟文人相親這種事情自古有之,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瞭,墨傢現在舉傢搬到帶過來瞭這個時候。劉登大張旗鼓的把他們收入瞭書院之中,這讓其他的學問大傢們怎麼想?
“這個皇爺爺就不用擔心瞭,雖然自然有妙計,能夠讓他們一個個自己送上門來!”
對於這一點劉登還是有幾分把握的,自己多瞭2000多年的見識,要是玩不轉幾個玩筆桿子的,那自己還是幹脆回傢種土豆吧。
“哦?我倒是沒想到,我劉傢居然出瞭一個智計雙絕的人物!哈哈哈哈!”
劉恒說著說著哈哈大笑瞭起來。
“皇爺爺還不知道,巨子已經把墨傢所有的典籍全部貢獻瞭出來,準備無償傳授給書院之中那些有志於此的學子。”
聽到劉登這麼一說,劉恒整個人一愣,頓時臉上的表情一肅。
“先前是劉恒無禮瞭,真是沒想到,巨子居然有這般的心胸,請受劉恒一拜!”
自古以來,法不傳六耳,就算是這些學術門派,從來也都是必走自真,像墨傢這樣,把自傢的典籍公之於天下,這還真是破天荒的頭一次。
可以預見的是,得瞭墨傢的傳承之後,很快大漢朝就會湧現出一批擅長百工之學的官員,單單是墨佻這樣的壯舉,就值得劉恒一拜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