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登也是一陣的苦笑,還真是沒想到自己年僅二十歲,居然已經要到現在這個地步瞭。
看來自己的後半輩子,完全可以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瞭。
“可是現在除瞭本王之外,似乎並沒有合適的人選……”
在這項計劃之中,除瞭劉登的人手就是長公主的人。
堂邑侯雖然是個好人,但是他這個人太過懶散。
完全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老老實實的享受祖宗的福蔭就好瞭。
要是把他送到南越去,那根本就是在犯罪。
除瞭長公主和劉登之外,無論其他的任何人過去,劉登都不會放心把趙文谷他們交給他。
畢竟趙文谷手中掌握的力量,那是一股足以改朝換代的力量。
哪怕是再親近的人,劉登也不可能把他們交出去的。
但是偏偏問題在於,要是沒有瞭趙文谷他們的參與,無論是誰想要從外部把南越攻破,那絕對都是要付出血的代價的。
“所以老臣也很為難……”
這是一個死結,就算是聰明如馮敬,一時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其實你根本不用為難,這件事情還有另外一個解決辦法!”
琢磨瞭片刻之後,劉登忽然開口說道。
“還有解決辦法?”
馮敬有些疑惑的看著劉登,不知道劉登到底是什麼意思?
“那就是本王直接開口,用另一個理由,爭取陛下對嶺南用兵……”
劉登深吸瞭一口氣。
這也算是自己在給後輩積福瞭,就是不知道皇帝給不給自己這個機會瞭。
“大王的意思是?”
“本王聽說,南越王趙佗有一心愛的美人,此女傾國傾城,本王心向往之!”
“嘶——”
馮敬忽然感覺自己的牙很疼。
這他娘也算是理由?
“可是大王,這陛下能同意嗎?就算是陛下同意瞭,這滿朝文武能同意嗎?這個理由是不是太荒誕瞭一點,這天下真的有人會相信嗎?”
馮敬一臉怪異的看著劉登,這件事情實在是讓他有點無法接受。
“你難道忘記瞭當年的王翦舊事?要是本王真的無欲無求,那才危險呢!”
劉登苦笑瞭一聲,然後說道。
“可是……”
馮敬忽然感覺自己的腦袋很亂,現在這個時候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說什麼瞭。
這事情到瞭現在這個地步,居然要用如此荒誕的理由來結束嗎?
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難道最後史官記載的時候,起因就是劉登看上瞭南越王的妃子?
難不成,滿朝文武就這麼由著他胡鬧?
那劉登以後在史書上的名聲,還不得臭萬年……
“大王,要不然您再考慮一下,這麼做的代價是不是有點太重瞭?這悠悠青史之上,到時候恐怕……”
人的名樹的影,對於那些普通百姓來說,他們能夠平平安安的過一輩子,富足安康的生活下去,就已經讓他們很滿意瞭。
但是對於他們這些達官貴人來說,要是不能在青史上留點好名聲的話,那他們活這一輩子豈不是白活瞭?
“我死之後,管他洪水滔天!反正本王活著的時候,這天下誰敢加一指於本王身上?等到本王過世之後,他說什麼我也聽不見!”
劉登滿不在乎的說道。
“那滿朝文武那邊兒真的會同意嗎?”
馮敬一臉便秘的表情。
“我想他們會同意的,他們不但會同意,而且會同意的無比痛快,就算是有人不同意也會被他們逼著同意的!”
劉登微微一笑,然後隨口說道。
他現在在整個大漢朝,根本就是戰神一般的存在,對於那些自命不凡的大臣來說。
劉登雖然對大漢朝做出瞭卓越的貢獻,但是同時他的存在也是治亂之源。
他的軍功實在是太盛瞭,以至於先皇居然給出瞭與國同休四個字的獎賞。
那代國和國中之國有什麼區別?
其他的諸侯國,不管怎麼說,皇帝要是一不高興的話,或者他們做出瞭什麼大不敬之事,皇傢還可以收回。
但是代國就不一樣瞭,與國同休四個字,就像是一頂鐵帽子。
哪怕是劉登的子孫日後造反,皇帝也沒辦法直接處決他們。
這換瞭誰心裡能舒服?
所以,要是劉登主動想做些什麼荒誕之事,想必那些正人君子們應該是樂見其成的!
更何況,這些大臣之中,還是有不少人和劉登休戚相關的。
隻要劉登自己把事情說清楚瞭,這件事情通過的幾率還是很大的。
“那大王要親自去一趟長安?”
馮敬有些擔心的看著劉登。
“跑一趟長安城當然是少不瞭的,正好,小石頭現在也差不多該取個正經名字瞭!”
作為代國下一任的繼承人,劉登的這個嫡長子,自然是受到瞭萬千寵愛。
借口也是現成的,孩子眼看著也差不多要百天瞭,正好到宗正寺去,把孩子的出生名帖給辦妥。
“大王,老臣還是覺得,要不然您再想想,你要是這麼做的話,那以後書院的那些弟子們要如何看您?”
為瞭一個女人,不遠千裡,帶領數萬將士毀傢滅國,在如今這個年月,恐怕是沒辦法成為美談瞭。
“好瞭這件事情就這樣吧,反而是和匈奴人談判的事情,告訴曹煒那邊,加快一下進度,就這兩天把事情定下來好瞭!隻要他們能放出八萬漢奴回歸,開放榷場的事情本王允瞭!”
既然嶺南那邊要開戰瞭,現在這個時候,劉登迫切的需要一個安穩的後方環境。
雙方通商,這是一個最好的結果,而且,隻要他們這邊的保密工作能夠做好,也可以麻痹匈奴人。
借著這次給兒子去宗正寺錄名的事情,也能夠給劉登一個很好的掩護。
等他從長安回來之後,倒是正好可以直接出發瞭!
“那大王,我們這次需要多少軍隊?”
馮敬猶豫瞭一下,已經開始打算起瞭糧草供應的事情。
“人太多也用不著,主要還是以朝廷在五嶺的五萬大軍為主吧,此戰的關鍵不在攻城略地,而在人心的爭奪!”
計劃到瞭現在這個地步,完全就是過去摘果子,根本不需要再打什麼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