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還是先賺錢吧!

作者:五耳 字數:2169

“林姨,林公子在傢嗎?”

“在的在的,知瑤,快進來吧。”

林素心特別開心的將她請進去,而後去叫瞭林驚瀾出來。

“林公子,你見多識廣,我想問一下,你知道各個地方,目前除瞭用簸箕揚篩外,還有哪些分離糧食中的糠秕的方法麼?”

林驚瀾不知沈知瑤為何有此一問,想瞭想後道:“據我所知,有用米篩、扇子、或鏟子拋空來分離的。”

沒有其他瞭麼?

沈知瑤心中的想法堅定瞭幾分,和林驚瀾林素心告辭後,回去就迫不及待地在沈白秋那兒拿瞭筆墨和一些紙,回屋寫寫畫畫。

她要試著將谷風車和谷風車的結構畫出來。

穿越前,閑暇時她刷某抖,最愛看復原各種傳統物件的視頻。

她大概還記得谷風車是怎麼做的,需要哪些零部件。

執筆沾墨,沈知瑤充滿瞭幹勁。

塗塗改改,沈知瑤畫瞭將近一個時辰,才將谷風車的外觀和大概的零部件畫出來。

剩下的,她準備改日回梨花村,找陳嬸子的丈夫陳木匠交流一下。

谷風車她也打算出錢讓陳木匠幫忙做。

想好這些,沈知瑤收起畫的圖紙,躺床上開始思索莊子的事。

她打算在莊子上建一棟屋子,然後在莊子上種菜養魚。

莊子上還可以養些其他牲畜,給牲畜的吃食中試著加入靈泉水,看看養出來的肉口感如何。

還可以……

打住!

今天買完莊子,她就隻剩二十幾兩銀子瞭,這些想法暫時都還無法實現。

嗯,還是先賺錢吧!

翌日。

沈知瑤賣完暮食,剛把木桶陶缽等器具搬到驢車上,一個衣著華貴的男子便站到瞭她面前。

“沈小娘子。”

那中年男子拱瞭拱手,釋放善意地自我介紹道:“在下是悅來樓的掌櫃,敝姓嶽,有點事想同沈小娘子交易。”

交易?

沈知瑤瞅瞭瞅他,直言不諱道:“嶽掌櫃是想買我的鹵菜方子?”

“是的。”嶽掌櫃點頭,“不知沈小娘子可有意願?”

昨晚剛想著缺錢,今日送錢的就來瞭?

“去哪兒談?”

“去悅來樓吧。”

嶽掌櫃坐上他的馬車,在前方帶路。

沈知瑤帶著沈月牙,趕著驢車跟在後方。

到瞭悅來樓,嶽掌櫃將她和沈月牙領去瞭一個包間。

先讓人給她和沈月牙上瞭茶,還給沈月牙準備瞭一些果脯。

見此,直接進入主題。

“沈小娘子,除瞭鹵菜方子,你所賣的涼皮中有一種白長條的配菜,這個也可以賣方子麼?”

沈知瑤雙手放在桌上,語氣淡然的問:“不知嶽掌櫃怎麼出價呢?”

嶽掌櫃思忖片刻,給瞭一個他認為比較合理的價格:

“鹵菜方子我出五百兩,涼皮中的配菜,二十兩。”

沈知瑤雙手摩挲著茶杯,沒有接受。

“嶽掌櫃,鹵菜我隻是在碼頭上賣,您也能找來,說明您也看到瞭鹵菜的市場,五百兩,少瞭。”

“沈小娘子,您鹵菜裡邊應是放瞭香料熬制,隻要足夠多的時間,研究出鹵菜用的配料,應該不難。”

“既如此,嶽掌櫃又何必找我買方子呢?”沈知瑤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

這小娘子,還真是不易吃虧。

嶽掌櫃伸出手掌,彎下中間三根手指:“六百兩,方子賣給悅來樓後,沈小娘子不能在桐方縣再賣鹵菜。”

他其實也想買沈小娘子的缽缽雞和涼皮配方,但他怕都買瞭,沈小娘子沒得賣瞭。

“好,六百兩成交!”

沈知瑤對這個價格比較滿意,和嶽掌櫃再談論瞭一些細節,最後兩人都沒問題瞭,嶽掌櫃讓他的管事將契書寫好。

沈知瑤仔細看瞭契書,見沒什麼問題,才和嶽掌櫃一起簽瞭字。

因今日天色已晚,沈知瑤和嶽掌櫃約定,明日到縣衙去備案。

等到次日,沈知瑤賣完朝食,便按照約定的時間,去瞭縣衙。

在縣衙備完案,嶽掌櫃將六百二十兩給瞭沈知瑤。

沈知瑤開始把鹵菜和豆芽的配方寫給他,並當場教嶽掌櫃的人熬瞭鹵水。

“原來那白長條的配菜,竟是綠豆泡發的。”嶽掌櫃恍然。

略加思索後,嶽掌櫃繼續道:“如此來說,除瞭綠豆,用黃豆應該也可以泡發出同樣的豆芽菜?”

“沒錯。”沈知瑤沒藏著掖著,點瞭點頭。

和嶽掌櫃告別,沈知瑤回傢去將暮食要賣的缽缽雞和涼皮做好。

到瞭申時,她便帶上沈月牙,趕著驢車往碼頭去。

“今天起不賣鹵菜瞭,隻有涼皮和缽缽雞,明後兩天我有事不出攤。”

碼頭上,沈知瑤邊給食客們拌涼皮,邊向他們告知此信息。

“鹵菜不賣瞭,明後兩天不出攤。”沈月牙坐在小板凳上,在一旁學著沈知瑤的話,大聲告知眾人。

“怎的不賣瞭?”

一位老者走過來,好奇的問瞭問。

是那位給瞭沈知瑤“毒藥”的小老頭兒,他這段時間幾乎天天都來她攤子上吃。

沈知瑤隻知道他姓葉。

“葉老,以後您想吃鹵菜,可去悅來樓。”

“以後想吃鹵菜和涼皮,還得跑兩個地方瞭。”

葉老明白瞭,她這是賣瞭方子。

——

夜晚,沈知瑤和沈白秋說瞭,明天她和沈月牙將回梨花村的事。

“姐,你們明天什麼時候回來呢?”

沈白秋想到什麼,問瞭問。

“還不確定,但在酉時末之前應該會回來的。”

她明日除瞭要向陳木匠請教谷風車,還有點事需要找一下沈族長。

沈白秋:“那我散學後,把飯煮好等你們回來。”

“不用,做好飯你就先吃。”

第二天吃完早飯,沈知瑤先去買瞭一些東西回傢,隨後才趕著驢車,帶上沈月牙去梨花村。

到瞭梨花村時已是中午。

梨花村中,幾乎傢傢戶戶的院壩都曬著稻谷,有的人傢還在用石臼杵搗早一批曬幹的稻谷,脫殼得新米。

見驢車進村,梨花村眾人有的好奇伸長脖子看,有的事不關己繼續杵搗稻谷。

沈知瑤趕著驢車直接往陳嬸子傢去。

“春花,我怎麼瞧著對面大路上的人,有點像知瑤啊?”

陳嬸子傢中,陳嬸子和陳木匠一傢人,正在用簸箕篩出稻谷中的細碎稻草。

陳嬸子抬頭間瞥見對面大路坐在驢車上的人,不敢置信地搓瞭搓雙眼。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