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知瑤從吳娘子傢廚房中,掰瞭一根幹竹枝。
她拿著竹枝在泥土地上畫瞭一個表格。
“用線條畫格子作為輔助,這樣更方便看。一行,一列,多個格子,形成瞭一張表……”
她慢慢講著表格的其他用法,話語中透露出,這是從吳娘子用木板畫的賬單上,得到的靈感。
隨著兩人的探討,吳娘子的心越來越激動。
她不知道怎麼形容,隻覺得自己的想法,做的東西被肯定,她很開心。
“所以,這種表格的記錄方法,可以用在多個地方,隻是……”
沈知瑤話語頓瞭頓,她拿過吳娘子記賬的木板子,指著上邊的豎杠和橫杠,說:
“用這些來代表數字,若金額太大,就不好畫,也不好數具體有多少。”
話落,不待吳娘子開口,沈知瑤拿出一張紙和炭筆,唰唰唰的寫瞭十個字。
“吳娘子,這是數字一、二……十,你想先學學怎麼寫麼?會寫數字後,就不用畫橫杠豎杠來代替。”
“東傢,我想學!”吳娘子沒有絲毫猶豫的點瞭頭。
沈知瑤將紙遞給她:“你空瞭照著寫,期待你早日學成。”
吳娘子雙手接過,心中發誓一定不會讓東傢失望。
——
沈知瑤次日到瞭陳嬸子傢一看,陳木匠竟然將十臺谷風車都做好瞭。
她自從上次說瞭要賣谷風車後,這些天也想瞭想第一批谷風車要賣給什麼樣的人傢。
不過,現在有瞭甘縣令說的事,賣谷風車得緩一緩。
如此想著,沈知瑤給陳木匠他們說瞭說自己的想法。
“進、進獻給皇上!”
陳木匠和陳柱驚呆瞭,紛紛瞪大雙眼。
“對,待會兒我就先拿一臺給甘縣令。”沈知瑤點頭,“所以麻煩陳叔再多做一些谷風車,等之後京城的消息傳來再賣,定能賣得更多。”
“萬一谷風車不幸沒被皇上看中,咱們能賣多少賣多少,賣不出去的,我全買瞭。”
為瞭讓陳木匠心安,沈知瑤補充瞭一句。
“知瑤,你二嬸來瞭。”
陳嬸子的聲音從屋外傳來。
二嬸?她找我做什麼?
沈知瑤跟陳木匠他們也說的差不多瞭,聽到陳嬸子的話,站起身走出去。
到瞭陳嬸子傢的堂屋中,沈知瑤見劉招娣正陪著月牙玩一隻竹蜻蜓。
“知瑤。”
看她過來,劉招娣一下站瞭起來。
“二嬸,不知你找我有什麼事呢?”沈知瑤有點好奇。
劉招娣拿出一個荷包:“上次你幫瞭二嬸,二嬸還沒好好謝謝你。這是二嬸給你做的荷包,希望你不要嫌棄。”
那天從小草口中,聽聞有瞭知瑤的阻攔,老大夫才能去救她,她就想好好感謝一下知瑤瞭。
隻是她拿不出什麼好東西,隻能從日常省下的佈料中,縫出一個荷包。
“二嬸,荷包很好看,謝謝你。”沈知瑤伸手接過來。
這荷包佈料一般,但上邊繡的花配色簡單又大方,且一針一線縝密得如用機器織出來的一般。
可以看出,繡荷包者十分用心。
送完荷包,劉招娣不多留,告辭後轉身回沈傢去。
她一回傢,沈七珠便湊到她面前。
“二嫂,你去隔壁陳傢瞭?聽說沈知瑤來瞭,你不會是去找她的吧?”
“我是去找知瑤的。”劉招娣抬腳走進屋子,拿瞭個背簍出來,準備叫上正在掃地的沈小草一起去挖點野菜。
沈七珠攔住她:“這沈知瑤經常往陳傢跑幹什麼,二嫂,你看見他們在做什麼瞭麼?”
劉招娣沒回答她,喊瞭一聲沈小草後,牽著沈小草的手越過沈七珠,兩人打開院壩邊籬笆門,快步走瞭。
“等我娘回來,看我不讓娘收拾你!”
見劉招娣無視自己,沈七珠盯著她的背影,氣得甩門,進屋去繼續繡嫁衣瞭。
沈知瑤將谷風車帶回桐方縣後,直接趕著驢車把谷風車送去縣衙。
“趙如芳,你六年無所出,我都沒有休掉你,你有什麼資格管我錢去哪兒瞭?”
路過一條巷子時,沈知瑤忽地聽見裡邊傳來瞭爭吵聲。
“你這樣生不瞭孩子的,隻有我才不嫌棄你,你要是敢把我們的事告訴你爹,到時候顏面掃地的是你們。”
男人透著囂張的聲音響起。
“好,我不說,錢我也不問瞭,你手中的酒給我,你不要喝。”
女子的聲音有些無奈。
沈知瑤感覺這聲音她好像在哪兒聽過,驢車從巷口過的片刻,她偏頭極目遠眺,看見瞭衣華閣掌櫃和她的丈夫。
僅此一眼,沈知瑤便收回視線,趕著驢車繼續往前。
她離開後,巷子中,趙如芳視線往下,盯著男人手中的酒壺,繼續說:“你忘瞭你喝醉瞭會幹什麼嗎?”
“我不會再對你動手瞭。”男人抱著酒壺不放。
趙如芳悶頭悶腦地皺瞭皺眉,也不知信沒信他的話。
他們兩人之間發生瞭什麼,沈知瑤一概不知,
她將谷風車送到縣衙,才說瞭自己的名字,衙役便將她迎瞭進去。
見到甘禮信,沈知瑤把谷風車直接給他,還給他說瞭一下谷風車的用法和一些細節之處。
甘禮信聽得仔細,等沈知瑤離開縣衙,他立馬開始寫奏折,開始準備將谷風車送去京城的事宜。
沈知瑤將谷風車給甘禮信後,便暫時沒有關註瞭。
她繼續每天在青蓮巷,碼頭和莊子上三邊跑。
等吳娘子他們將她今年應收的大米全部處理好,沈知瑤立即拉著驢車去收。
十幾個籮筐和三個達鬥,全都裝滿瞭白凈的大米,整整齊齊的擺放在毛大壯傢壩子中。
沈知瑤帶瞭多個大的佈袋,她將佈袋遞給毛大壯和何旺羅全,讓他們幫忙將大米裝入佈袋中。
他們裝,吳娘子等人負責用麻繩把裝好大米的佈袋口紮緊。
幾人分工合作,半晌後,十幾個佈袋便裝好瞭。
沈知瑤將帶來的秤往地上一放,準備去搬佈袋稱大米重量。
“東傢,我來吧。”毛大壯立即上前
沈知瑤沒拒絕。
等稱完所有的大米,沈知瑤算瞭算,她總共得瞭一千五百二十斤。
和預想的一斤稻谷百分之七十出米率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