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歸順大漢

作者:洛雷 字數:3244

馬車一直走到平臺前面才停下來,陳世萊小跑著過來,伸手掀開車簾,說:“公子,.”

身穿國侯官服的葉雲揚從車上下來,並未多看站在一側的魯紂和魯克父子,而是直接邁腿登上木臺。

魯紂老臉一紅,也跟著走瞭上去。

木臺上放著一把椅子,葉雲揚很不客氣的坐下,魯紂隻能垂手站在一旁。

“白狄王,可以開始瞭。”他語氣輕松的說。

魯紂皺瞭皺眉,接連深吸幾口氣,抬起頭說:“各位白狄的族人和將士們,我魯紂有罪,今天當著大傢的面承認錯誤!”

眾人駭然,什麼意思?

大傢並不知道他暗中勾結秦軍這件事,一直都以為白狄和大漢是盟友。

這是葉雲揚的第一個條件,由魯紂本人當眾承認錯誤,闡述自己的當墻頭草和背信棄義的全過程。

魯紂是金身境高手,隨便一開口,方圓一裡之內的人都能聽到,想作弊是不可能的。

因為葉雲揚強調過,三個條件隻要有一個做不到他滿意,白狄就別想有活命的機會。

“小王我勾結秦人,對其他部族的死活不聞不問,我還漠視盟友大漢和武英侯……”

魯紂接連說出自己做過的壞事,下面的人聽完,不少人都恨的牙癢癢。

他一連說瞭十幾分鐘,最後小聲問葉雲揚:“武英侯,還可以嗎?”

葉雲揚點點頭:“馬馬虎虎吧,第一個條件你算是通過瞭,現在可以進行第二項。”

魯紂再次深呼吸,第二項不比第一項簡單。

他後退兩步,然後正對著葉雲揚,高聲說:“小王對不起大漢使臣武英侯,特當眾向他賠禮道歉。”

說完,他兩腿一彎跪下來,連著磕瞭三個頭。

葉雲揚臉上露出傲色,說:“好瞭,第二項也算過關瞭,你可以站起來和族人們一起聽本侯的第三個條件。”

三個條件,他隻讓魯克帶回兩個,第三個要當眾宣佈。

魯紂站起來,他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因為他覺得已經不需要臉瞭,臉面二字跟自己再無瓜葛。

葉雲揚也從椅子上站起來,說:“本侯的第三個條件是,在場的所有人,都必須發誓歸順和效忠大漢,聽從皇帝的命令,進入大漢之後不許惹是生非,違令者會被馬上驅逐出境,情節嚴重者處以極刑!”

所謂的生路,就是讓白狄人舉族潛入大漢,享受大漢的庇護。

大漢會劃出一片區域,供遷徙而來的人休養生息,並且提供農具、種子等物,以及教會他們農事耕作的老師。

如果有人還想以放牧為生,那就繼續向南遷徙,到南蠻府去。

為瞭活命,魯紂父子和一眾部將率先發誓,然後是族人們一起發誓。

對於誓言這東西,葉雲揚是不太相信的。

特別是善於背信棄義的魯紂父子,但這種行為不失為一種制約他們的手段,如果有人敢於違背,那麼漢人就有足夠的理由處罰他們。

葉雲揚舉起手,示意大傢安靜,說:“既然你們都已經選擇效忠大漢,從這一刻起,你們就是大漢的子民瞭,不想死在秦軍屠刀下的話,就隨本侯遷往大漢,皇帝陛下一定會保證你們的安全。”

“好啊!”人們歡呼起來。

雖說背井離鄉是一件很淒涼的事情,可是再怎麼淒涼,也沒辦法跟送命相提並論,但凡是不想死的人,都拖傢帶口的加入到遷徙大軍中。

近四十萬軍隊走在隊伍的後面,為的是防止秦軍的追擊。

隊伍剛剛離開駐地一會兒,就有探馬過來回報,說秦軍先鋒營已經出動。

有瞭敵人的尾隨,隊伍的行走速度在不知不覺中加快很多,魯紂父子更是提心吊膽,萬一敵人殺過來怎麼辦?

葉雲揚一點兒都不擔心,帶著東方伊雪和隨從們跟魯紂走在一起。

就這樣,兩百多萬人用瞭不到兩天的時間,就已經走到瞭漢戎邊境。

在這個過程中,魯紂從未休息過,秦軍先鋒營一路追,最近的時候,追到距離他們隻有十裡遠的地方。

但幸運的是,敵人並未發起攻擊。

他那裡知道,這股敵人的任務原本就是為瞭趕羊,趕戎狄部族這群羊。

三十萬漢軍在邊境列隊迎接,幫助戎狄人繼續向東趕路,直至來到一片谷地,這裡就是大漢為他們準備的新傢。

谷地四面高中間低,在四個方向上各駐紮瞭五萬精銳漢軍,他們的任務是“保護”客人。

客人們開始搭建帳篷,根據傢人的數量領取各種生活物資。

營地中,一派井井有條的景象。

因為糧食掌握在漢人手裡,不聽話就要餓肚子,所以戎狄人表現的十分老實。

站在一處高地,看著臉上洋溢著笑容的族人,魯紂突然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至於上瞭什麼當,一時之間想不明白。

“父王,武英侯讓您過去一趟,大漢皇帝派來的人到瞭,據說是要封賞父親。”魯克高興的跑過來說。

魯紂一愣:“封賞?”

帶著疑惑,父子二人來到葉雲揚的大帳,看到有官員正對他點頭哈腰。

皇帝派來的是個四品官,來自兵部,名叫楊成,是太子劉榕的手下,對葉雲揚十分尊敬。

“人來瞭,那個長著胡子的人就是白狄王。”葉雲揚提醒道。

楊成轉過頭,將魯紂上下打量一番,傲氣十足的說:“白狄王魯紂聽旨。”

魯紂和魯克一起跪下,道:“小王接旨。”

楊成展開聖旨,中氣十足的念:“聖諭,茲有白狄王魯紂,率領本部和戎狄各部人馬投奔大漢,實乃明智之舉,朕心甚慰!特加封魯紂為戎狄王,享受親王待遇,提領戎狄各部,魯克為戎狄王世子……”

魯克大喜,但魯紂老臉通紅,父子二人形成鮮明的對比。

以前,魯紂削尖瞭腦袋想要當戎狄王,現在終於得償所願,但他非但高興不起來,還覺得這是一種羞辱。

他都離開戎狄瞭,現在是在大漢的屋簷下過活,要看漢人的臉色做事,再當這個戎狄王有什麼用?

再說瞭,隻是享受秦王待遇,卻並不是親王,更不是能夠提領一方的諸侯王。

聖旨上說的很不明確,也就代表著他這個戎狄王的稱號沒什麼含金量,還不如王爵中最低一等的郡王呢。

魯克並不知道這裡面的門道,隻知道老爹被封瞭戎狄王,自己當上瞭王世子,沒有人爭搶,戎狄王早晚是自己的。

楊成繼續念:“……白狄和其他部落的眾將領,全都按照大漢軍制授予軍職,各有封賞!”

聖旨很有意思,明顯的把白狄部落和其他部落分開。

這是葉雲揚的建議,在這之前,白狄王收服瞭所有過來投奔的人,將他們全都變成白狄族,那些人為瞭混飽肚子和有個棲身之所,隻能選擇答應。

而現在,聖旨上雖然沒有明說,但透露出一個意思,那就是其他部族和白狄是平起平坐的。

這麼做是為瞭起到分化的作用,加上葉雲揚的暗中支持,那些原本就聽從他命令的降將,已經做好瞭徹底脫離白狄的準備。

很快,魯紂就發覺自己說的話不如以前好使,明明是發號施令,部將們當面答應的很好,但是一轉身,就會跑到漢軍那邊詢問,如果漢人不同意,他們是絕對不會執行的。

不光是其他部族的人這麼幹,就連很多白狄籍的將軍也加入進去,他們對漢人言聽計從,卻處處跟魯紂過不去。

僅僅七八天的時間,魯紂就發現還聽從自己號令的隊伍,加起來不過十餘萬人。

最關鍵的是,魯紂本人也要聽命於漢人,因為糧草牢牢的把控在漢人手中,這可是一支大軍的命脈所在。

葉雲揚告別山谷,乘坐飛翼趕往帝都。

他留下鄭致遠和陳世萊,讓二人押送李忠等人從陸路返回,沿途務必要保證安全,而且不能走漏風聲。

大漢皇宮,禦書房。

皇帝聽完葉雲揚的奏報,笑著說:“雲揚啊,你這次又替朕立下大功!雖說戎狄人最後還是敗給瞭大秦,但是大漢得到二百多萬人口,和四十萬戎狄士兵,等他們穩定下來之後,就會被派去守護北方防線。”

經過加固後的北方防線,就算是鬼面軍團過來挑釁,也能保證高枕無憂。

葉雲揚謙虛一笑:“臣隻是順勢為之而已,大秦能那麼快戰勝戎狄,確實讓人覺得始料未及,本以為他們會在這一場仗中消耗甚多,沒想到最後輕松獲得勝利。”

嚴格說來,如果沒有他的那些謀劃和從旁幫忙,鬼面軍團不可能這麼快打贏戰爭。

皇帝擺擺手:“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事與願違的事情時常發生,畢竟我方未曾參戰,無法把握戰爭的進程。對瞭雲揚,這批戎狄人你打算怎麼處置?”

非吾族類,其心必異,這是一句經過歷史考證的真理,皇帝有所擔心是很正常的事情。

葉雲揚早就想好瞭,說:“首先,分化戎狄各部,這件事我們已經在做瞭,以後從各個方面加強就行瞭;其次,是快速同化戎狄人,用各種手段,讓他們和漢人雜居在一起,並且鼓勵雙方通婚,這樣用不瞭幾代人,戎狄人就徹底變成漢人瞭。”

皇帝眼睛一亮:“這個辦法好,當戎狄人徹底變成漢人,他們也就不會再與我們為敵,反而會對大漢忠心耿耿。”

這時,太監在外面喊:“丞相李甫臣大人求見陛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