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嫣.婆城故事》第十七章枕邊風(2)
周氏紅薯粉絲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玉麟鄉的集體企業——玉麟薯芋粉條廠。當年大辦鄉鎮企業的時候,因為川南山區大量生產紅薯和芋子,村民有很好的粉條加工經驗,就由鄉政府出面,集資加上貸款共投資50多萬元,建成瞭玉麟薯芋粉條廠。
集體企業開始經營都能賺錢,每年除瞭上繳國傢稅收,還可以實現10多萬元的純利潤。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的視野更加廣闊,思維也越加的發達,過去單純的經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瞭。人們對金錢的喜愛上升到瞭渴望占有的程度,集體企業的倒閉就成為瞭歷史的必然——廠裡的頭頭腦腦們明裡吃喝,暗裡貪占,每年都上報虧損……銀行的貸款和群眾的集資沒法還……鄉政府隻好被迫轉變經營方式,以每年5000元的費用承包給鄉長情婦的小兄弟。那兩年市場不錯,承包者還是能賺錢,可由於市場變化,加上鄉長的小舅子根本不懂經營管理,最後還是開始虧損瞭。
鄉政府又把爛攤子收起來,清算的結果是:合計欠集資12萬,貸款20萬。人們看到廠子已經沒有希望瞭,連鄉長的小舅子都搞不走,別的人就更不敢承包瞭,薯芋廠就一直閑置著。當年整個山區的薯芋堆積如山,爛掉不少。為瞭帶動鄉親們勤勞致富,歷屆鄉政府都發出號召,希望有人能出面把薯芋加工搞起來。出臺的招商引資政策也十分優惠——工廠白送,政府不收一分錢的管理費用,隻要收購山村的紅薯就行瞭。
老周要辦薯芋加工企業的想法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瞭。他本來就曾經是薯芋加工廠的副廠長和技師。鄉政府聽說他要來搞紅薯加工,滿口答應,主動協調各種關系,大力支持,就像迎接財神爺一樣接待周老板——鄉長又有瞭新理論,廠子雖然是白送,可閑置資源卻得到瞭及時合理的利用。企業能發展,政府就可以收稅,老百姓打工也能增收,鄉政府有瞭錢好還債,企業老板也可以掙錢,真是三方得利的好事情!
語嫣和周老板的婚禮按照瞎子選擇的日子如期舉行。因為元旦放假瞭,所有收到請柬的朋友都來祝賀。語嫣是第二次結婚,老周雖然曾經有段刻骨銘心的愛情,但結婚還是第一次,所以,搞得既簡單又隆重。說簡單是親朋好友不多;說隆重是因為當地的要人也有來參加,特別是分管農業的副鄉長親自主持,企業所在鄉的政府班子全體出席——這是體現政府對招商引資企業的老板的態度——領導在大會上和小會上都反復強調:每個人都是投資環境,每件事情都影響著招商引資的形象,要讓外來投資者感覺到你這個地方的溫馨和溫暖,感覺到我們是歡迎他們來發財的——你發財,我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投資不發財,請我都不來!
老周的戀愛史雖然短暫,但也很感人。那女子才貌平平,卻為人厚道。兩人正在熱戀中被棒打而勞燕分飛。根本原因是女方的傢長嫌貧愛富,說老周傢在山村裡,條件差,沒有前途。老周受到打擊後南下打工掙錢,專心以找錢為樂,下過苦力,當過技術員,償遍瞭打工的各種滋味,終於擁有瞭一筆為數不少的資金——卻被一個老鄉介紹的女人給騙走瞭!人財兩空的老周因此對女人不再有興趣,繼續奮鬥,在悲憤之中獲得新的發展——後來遇到瞭前來打工的語嫣,兩人偶然相遇,語嫣帶著離婚的憂鬱,正好和老周的情感產生瞭共鳴……兩人互相安慰,互相鼓勵,經過打拼,老周又賺到瞭30多萬元,終於想到瞭回鄉創業。兩人因為有瞭共同的心態,也有共同的興趣,經常的接觸,加上人在他鄉,感情漸漸升溫,最終走進瞭婚禮殿堂。
婚禮之後,語嫣不但成瞭周董事長、總經理的夫人,還是周氏紅薯粉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農村有句俗話:“男人是抓錢的手,女人是裝錢的簍!”話醜理端,這樣的男女搭配是一點也不能錯位的。沒有裝錢的簍,男人的錢多半會跑掉的……所以,一般都是女的主內,把男人的錢管住瞭,才能管住男人的腳,管住瞭男人的腳,就等於管住瞭男人的心——沒腳,看你能往哪裡跑?!沒錢,看你還怎麼花?!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語嫣.婆城故事》第十七章枕邊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