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常青藤(1)

作者:一玄 字數:2146

《語嫣.穹窿綺夢》第一百一十五章常青藤(1)

阿樂最近才研究瞭果桑種植規劃以及桑葚酒的釀制企劃案,知道花青素的價值,道:“其實花青素對人的好處雖然是沒有傳說中那麼好,但是,由於大傢都說好,所以就有一種心理暗示的影響力,自然就感覺很好瞭。”

一凡大師道:“段常委所言正是說到點子上瞭。大傢都說好的東西未必真的好,但由於大傢都說好,就是佛傢所謂的念力,賦予瞭任何東西神奇的念力,都會產生神奇的魔力,這就是符咒派的法術之所以靈驗的道理。也就是所謂人心齊、泰山移。”

焦集瑩微笑道:“段總,時間不早瞭,咱們是不是該回去瞭?別讓太多世俗的事情影響大師清修……”

小甘道:“不忙走嘛,我還沒有聽夠。聽一凡大師說話真的很有意思……”

李.大.師道:“喜歡聽大師的話,這還不簡單嘛,回去以後我李.大.師專門找你說……讓你聽得耳朵起繭巴!”

小甘道:“此大師非彼大師,你說的話沒意思。”

李.大.師道:“為什麼我說的話沒意思?難道我說的話不是最為經典的話嗎?”

阿樂道:“您說有關炒菜做飯之類的話,那絕對是經典語言,但說別的,我們還沒有感覺到有啥高明之處……比如,我現在的情形,無緣無故地感覺到心慌,應該怎麼辦?”

李.大.師道:“這還不簡單啊?段總您感覺到心慌嘛,主要是董事長嫂子在傢想你念你瞭撒……難道不成你是在外面沾花惹草,做瞭啥子虧心事嗎?”

阿樂道:“沾花惹草倒是真的有,做虧心事沒有。”

小甘道:“沒做虧心事,怎麼會心慌呢?肯定是有啥子事情……這樣哈,我們大傢都回避,領導的心事還是不要知道為好!”

焦集瑩道:“小甘呀,真是人小鬼大,貌似你連朋友都沒耍啊?”

小甘道:“姐啊,沒吃過豬肉還沒看過豬跑啊?我沒有親自談戀愛,我的閨蜜們都是戀愛專傢,調情高手……耳濡目染,自然心領神會,不用實踐!”

一凡大師笑道:“小姑娘倒是內心清澈,看得明白。往往是看別人越明白的人,自己做事情就越糊塗。因為人的心力是有限的,給予瞭呢這樣的能力必定會收回你另外的能力;同樣,一個人的福分也是有限的,享受安樂,就必然會付出艱辛。忍受著情愛的痛苦煎熬,必然因為前世享受過甜美的愛情……這就是佛說因緣。比如我與你們段總,大傢都知道,我們倆是政協常委。那麼多的人,都沒有當成政協常委,偏偏是我們倆,這就是緣;前世積德,今生修德,才有資格進人大和政協,這就是因。”

李大.師道:“不是說頭發白、牙齒缺,不到人大到政協嗎?怎麼變成瞭上輩子積瞭德,才到人大和政協呢?”

阿樂道:“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覺得自己有一顆善良的心。”

小甘道:“善良的心態軟瞭,所以心慌……我解釋對瞭吧?”

焦集瑩道:“小甘,別亂說。怎麼對領導講話呢?別讓段總說我教導無方,管理不嚴,影響山莊形象。”

阿樂道:“不要上升到這樣的高度,但小孩子說話應該不要口沒遮攔才好。我們公司要註重文化教養的養成培訓。這點我贊成和支持焦經理的觀點。”

小甘見總經理批評自己,就不再言語。氣氛頓時沉悶下來。焦集瑩對阿樂說:“段總,咱們真的該走瞭,已經打擾一凡大師清修瞭。”

一凡道:“焦經理太客氣,我與段常委是朋友,不必見外。”

阿樂道:“聽人勸,得一半。朋友歸朋友,問題瞭問題。聽說您能掐會算,我想請您指點迷津。不知道看在朋友的分上,可否破例提示一下?”

焦集瑩、李.大師和小甘都相繼退下。屋子裡隻剩下瞭阿樂與一凡兩人。一凡大師緩緩地說道:“其實我們並沒有預測未來的能力。因為我們心境單一,對自己茫然,也就是做到真心忘我瞭,所以才能耐心勸人。中醫講的是望聞問切四診,佛傢則講因果報應,善惡循環。《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沒有絕對的錯,是為不可說;也沒有絕對的對,也為不可不說。我想段常委一生之中,應該有許多的插曲,有不少的考驗。萬萬牢記一點,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阿樂道:“謝謝大師。”

一凡大師道:“你我之間,勿用大師稱號。我知道你很忙,如有閑暇,可經常到這裡來坐坐,喝喝茶,聊聊天,一切煩惱就在談笑間煙消雲散瞭。”

阿樂道:“謝謝。你這裡的環境不錯,真的令人寵辱皆忘。是適宜修身養性的好地方。”

一凡道:“舍得舍得,要有所舍才有所得。一個人的欲望是永遠無法滿足的,錢也是永遠掙不夠的。千萬不要把人生的目的弄反瞭……人活著的真正價值不是拿回來瞭多少金錢,而是用出去瞭多少金錢。佛教所謂佈施,就是要把有限的金錢或物質財富拿出來投入到無限的事業中去為大眾服務,這樣你就為來世積德,為今生積福,為前世消災瞭。這樣的人,永遠快樂,沒有煩惱。一輩子都會幸福美滿,獲得別人想象不到的福報。”

阿樂道:“您的意思是要我繼續堅持做光彩事業,加大對慈善事業等利民方面的投資力度?”

一凡道:“我可沒那樣說,但你可以那樣想,也可那樣做。要想自己好,必須時時處處對別人好,尤其是對蕓蕓眾生的好,對你自身的精進有莫大的助力。你能幫助的人,都是你前世虧欠瞭別個的所謂債主,你不要有施舍的心態,要有還債的態度,才能增加你的福報,否則,縱然舍掉瞭萬貫傢私,也不會帶來一絲一毫的福報的。”

阿樂道:“我明白瞭,就是施恩不圖報,做善事不用留名。對嗎?”

一凡不再言語,飄然而去。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語嫣.穹窿綺夢》第一百一十五章常青藤(2)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