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八部.新村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考官庫(1)
半枝蓮道:“繼續說風水,第三要素是啥?”
阿樂道:“第三要素是水。風水風水,既要有風,還要有水。風是無形的,而水師有形的。所以,水對人的影響力遠遠大於風。我們看風水好的人傢的宅院,一般建設都是依山傍水。所謂山管人丁水管財,風水好的基本配置就是依山傍水。第四要素是形。形就是周邊的自然環境。包括四個要點,曰左青龍右白虎,前有朱雀後有玄武。第五個要素是向。房屋朝向的口訣為:前有耀,後有靠。靠,就是靠山。是指屋後應有靠山,讓人居有安全感。我們的地勢一般是西北高而東南低,所以,一般的房屋都是坐北朝南或者坐西向東,鮮有坐南朝北或者坐東向西的。我們的房屋不能面朝高山,一般是面向水塘或者開闊之地,我們稱之為耀。”
馬大哥和苗琳、語嫣三個人一直在陪胡阿婆聊天,主要聊的內容是問胡阿婆有何長壽秘訣。
馬大哥問:“老人傢,咱們伏羲巖這一段有沒有什麼河流呀?”
胡阿婆道:“有啊,就在伏羲巖那條溝就是啊。這條河我們管它叫臭水河,據說是因為河水的水較少,流動慢,所以臭。”
馬大哥問:“這條河以前也臭?”
胡阿婆道:“一直都不臭的,隻不過人們習慣瞭叫臭水河就成瞭現在的名字。好像是流向瞭自貢市的虎妻(釜溪)河。”
苗琳道:“馬主席,阿婆說的虎妻河就是我們說的釜溪河。咱們這個地方的人將溪水的溪讀為妻,而不是讀西。這可能是地方語音與普通話之間的差別。”
嘛大哥道:“我曉得。所以,他們有個觀點說伏羲巖的另外一個名字可能是虎溪巖、胡姓巖、復興巖等都肯定是錯的。因為老百姓很肯定地讀的fuxi兩個音。胡阿婆也說是伏羲巖(fuxiai),巖肯定是沒錯的瞭,至於是否就是伏羲巖,有待進一步考證。”
在阿樂他們吹風水的空閑時間,語嫣和苗琳就和胡阿婆聊起瞭人生。語嫣問:“阿婆啊,您老平時的生活起居有什麼規律呢?”
胡阿婆道:“我也沒總結,大致就是吃得清淡,住得清靜,想得清楚,看得清白,穿得清爽。概括起來就一句話,活得輕松。”
語嫣仔細咀嚼阿婆的話,雖然非常質樸,卻富含深刻的養生之道。女人最在乎的不是事業,也不是美容,而是涵養。因為花容月貌到老瞭都回歸自然,所有的老婆婆都一樣,形容老婆婆最好的一個詞不是沉魚落雁,也不是閉月羞花,而是慈祥和藹。
他們聊瞭一陣,見阿樂吹牛也差不多瞭,語嫣道:“咱們今天收獲很大,我們取到瞭長壽真經,有的人吹牛也找到瞭知音,過足瞭癮,該走下一傢瞭吧?”
半枝蓮道:“語嫣姐,段總真的很厲害,不是吹牛的,我還想聽呢!”
馬大哥道:“段總又不是劉顯赫,催豬不吹牛……苗支書,咱們去第二傢,是胡麗華老師傢,對吧?”
苗琳道:“對,胡麗華老師不在三社,是四社的人,據說三十多年前,從民辦教師崗位上退下來之後,回到傢裡,被群眾選舉為社長,因為辦事公道,為人厚道,連選連任,一幹就是三十多年。這個老同志值得一訪。”
馬大哥道:“紮根基層,服務群眾。這個同志肯定有博愛的情懷,有忠誠的品格,有為民的意識。為民不去看,不去關心,就是對人傢工作的忽略,就是對人傢存在的冷漠。”
阿樂道:“我不講瞭,再講就沒玩沒瞭啦。胡隊長,謝謝你,今天采訪胡阿婆我們每個人都覺得有收獲。”
在苗琳的引領下,沿著伏羲巖順時針方向走,大概走瞭兩三裡地,就到瞭四社的地盤。
四社的社長胡麗華早就在傢門口等候:“馬主席啊,我當人民教師半輩子,做基層幹部三十多年,你是我這輩子見到的最大的領導瞭。是什麼仙風吹來的大領導啊!”
苗琳道:“是咱們橋氹村發展旅遊,建設幸福美麗新村的風把馬主席他們吹來的。胡社長,馬主席他們來呢,主要是對你所掌握的胡姓傢族在最近百十年裡的重要事件,看看能不能為伏羲巖找到為什麼叫伏羲巖的蛛絲馬跡。目的是為考證伏羲巖為啥叫伏羲巖。”
胡麗華道:“歡迎歡迎,我代表胡姓傢族熱烈歡迎咱們馬主席一行對胡姓傢族的考察。說實話,你們找我算是基本找對瞭人。我是咱們胡姓宗親會的顧問,也是胡氏傢譜的執行主編。我會把我所知道的有關歷史掌故講給大傢聽的。”
半枝蓮道:“我聽說你們這裡有一個一場跨兩縣與一屋三市管的故事?”
胡麗華道:“我們所在的九品場本來就在富順和越溪兩個縣交界之處,胡姓人傢搬遷到這裡以前,就有瞭這個傳說。隨著人口日漸增多,九品場興旺起來,先後建瞭南華宮、文昌宮、陜西廟、江西廟等九宮八廟。一時成為兩縣之間的繁華之地。那時候,九品場場口屬於富順縣,場內屬於越溪縣。相傳在清朝的時候,宜賓縣的一個縣官路過此地,進文昌宮參拜,發現一個叫花子死在一間破屋子裡面,無人掩埋。富順的說該越溪的管,越溪的說該富順的管,結果誰也不管。宜賓縣的縣官動瞭惻隱之心,就對富順和越溪的人說‘既然你們兩個縣的人都不管,那我宜賓縣的人來管。我出錢把他埋葬瞭之後,這間屋子和安葬他的墳地就歸我宜賓縣管,你們說要得要不得?’那時候,兩個縣的人都不想管,巴不得有宜賓縣的人出頭,沒人計較這一寸半分的土地和一間不值錢的破屋子,就說‘要得要得,這間房子(約20平方米)和葬他的墳地就歸您。’這就是一場跨兩縣與一屋三市管的傳奇。”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穹窿八部.新村疑雲》第一百二十四章考官庫(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