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大人?”楚月疑惑。
陸星河嗯瞭一聲,“原越州知府,是江卿婉的親生父親,不過現在已經是按察使瞭。”
楚月瞭然,之前對於江卿婉身世的疑惑也豁然開朗。
原來她竟是知府大人的女兒!
可擁有這樣一位位高權重的父親,為何她卻嫁到瞭南坪鎮?
似是知道楚月心底的疑惑,陸星河又說道,“江卿婉和黃員外成親的時候,她爹才是從五品的郡丞,黃員外曾去他府上拜見,偶遇江卿婉時,兩人一見鐘情,江大人因為欣賞黃員外這個人,便應下瞭他。”
楚月點頭,“那這江大人還挺開明的,江姨嫁給黃員外,過的也確實不錯。”
陸星河嗯瞭一聲。
楚月似是想到什麼,忙又望向陸星河,“那江大人為何一開始不讓黃員外做官呢?”
陸星河緩聲說道,“黃員外當年考上舉人之後,本是要繼續往上考的,人都已經去瞭京城,也報瞭名,卻聽聞黃夫人病重,便不顧當時的情形,直接回瞭傢,之後黃夫人病好,又經歷瞭懷孕生子,他本想著就如今的舉人身份謀一份差事先做著,待傢裡情況穩定之後繼續科考的,卻被知府大人壓下來瞭。”
楚月眨巴眨巴眼,“這樣挺好的呀,為何壓下來?”
“黃員外要去的地方不太容易做出功績獲得晉升機會,於往後科考和為官並無益處,倒不如在南坪鎮謀個員外的職,做些好事來的實在。”
楚月瞭然。
“還是知府大人有遠見。”她望瞭眼屋外的天,忙從位子上站起身來,“與你聊著都忘瞭時間,我得去醫館瞭。”
因為起的太急,不小心踩著瞭自己的裙擺,一個不穩,便朝著一旁倒去。
陸星河見狀,忙起身,一招手,便將她攬入懷中。
“沒事吧?”
感受著陸星河關切的目光,楚月的心底既溫暖又甜蜜。
“我沒事,謝謝相公。”
她從陸星河的懷中掙脫出來,微紅著臉往外跑去,“我先去醫館瞭。”
臨近中午,醫館中來瞭一波人,全是半坡村的村民們。
得知楚月被封鄉君,便都上門來道喜瞭,這些人手中多少還提著一些禮品,有的是幾枚雞蛋,有的是一籃子菜蔬,還有的則拎著一隻雞。
領頭的是王雪蘭和陸鐵生二人,這是兩人第一次來星月醫館,望著面前氣派的獨棟二層樓的醫館,眼底既驚訝又自豪。
陸鐵生往身後的人看瞭眼。
“鄉親們,咱們到地方瞭!”
他之前聽楚月說,不過是個小醫館,也並非在主街,卻沒想到醫館不僅不小,位置也沒有想象中那樣偏。
陸鐵生將雙手反握在身後,滿臉神氣的進瞭醫館。
“月丫頭,玉芳,我們來瞭。”
這會醫館裡人少,楚月忙完之後便去瞭櫃臺處給陸玉芳講解醫理,轉頭望見走進醫館的陸鐵生和王雪蘭時,驚訝的不行。
忙上前問道,“爺奶,您二老怎的來瞭?”
陸鐵生笑道,“這不是聽說你被朝廷封瞭鄉君麼?村裡的鄉親們都說要來鎮上道賀,正好我和你們奶沒來你這醫館看過,便也跟著一塊兒來瞭。”
楚月往兩人的身後望瞭眼,見村裡人來的多,且人傢又是來道賀的,總不能茶水都不喝一碗就趕人走,便回頭囑咐陸玉芳。
“玉芳,我先領著爺奶和鄉親們去傢裡,醫館的事情暫且交給你們瞭,等下午空瞭我再過來。”
陸玉芳忙點頭。
“你有事就去忙,這裡還有我和朱大夫呢,不必擔心。”
楚月這才笑著望向眾人。
“各位叔伯嬸子們隨我去傢裡吧,醫館中位置太小,坐不下咱這麼多人,再者,我娘在傢呢,由她來招待諸位再適合不過。”
“星河媳婦說的是,咱在這裡,會妨礙醫館接診病人的,咱還是去雲嫂子傢裡吧。”
“成,星河媳婦,你帶路。”
楚月抿唇一笑,領著眾人便往傢裡去瞭。
待來到門口,望著面前氣派的院子,精致的房屋時,眾人心底更加驚訝瞭。
陸星河傢裡如今是悶聲發瞭大財啊!
竟住上這樣好的院子瞭。
跟在眾人後頭的陳淑芬心裡有些不是滋味,從前不讓陸姍姍嫁給陸星河,她是舉雙手贊成的,哪怕後來陸星河傢在半坡村修上瞭青磚瓦房她也沒覺得什麼。
如今望著面前這個大院子,她是真的覺得,陸姍姍如今嫁的姚傢,真是拍馬都趕不上瞭。
田春燕往陳淑芬的方向望瞭眼。
“陳嫂子,幸好我們傢星河沒娶你傢陸姍姍,這要不是月丫頭,星河傢裡還發跡不瞭呢。”
她似乎忘記瞭,她從前也是不大看好楚月的。
隻是她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種想法便緩慢轉變瞭。
許聽說楚月去縣城賑災開始的吧?也許是從上次陸來福打瞭她一巴掌開始的。
陳淑芬聽瞭這話,雖然不太想承認,卻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姍姍在她心裡雖然很優秀,但相比於楚月的本事,卻還是差瞭不少。
正因為她也有這個意識,便沒有搭田春燕的言,隻哼瞭一聲,便縮到人群更後邊去瞭。
“月丫頭,這院子是買的還是租的?不便宜吧?”陸鐵生抬腿走進院子,邊四處打量著邊問道。
楚月之前買院子的時候並不想聲張,便沒有與兩位老的說過,是以,他們根本不知道楚月在鎮上買瞭院子。
“這院子是買的,之前是南坪書院一位教書先生住著,佈置的格外精致瞭些。”楚月說完,便朝著院子裡喊道,“娘,相公,來客人瞭。”
“誰來瞭?”
雲翠荷出瞭屋,趕忙來瞭前院,在望見院中烏壓壓幾十號人時,面上的驚訝不亞於楚月。
“爹娘,大哥二哥,大嫂二嫂,大傢怎的都來瞭?”
陸星河也出瞭屋,與傢裡幾個長輩一一打過招呼。
趙桂琴笑著上前,將自己提的一隻雞塞到雲翠荷手中,“星河媳婦都被封鄉君瞭,這在咱村裡可是頭一個,這樣大的好事,當然得上門慶賀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