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璟赫既驚又喜。
驚的是,靖王竟為瞭一己之私,不顧手足情誼痛下殺手。
喜的是,這麼多年來,千羽總算肯稱他一聲父皇。
“此事為真?”
千羽的面上帶著一絲自嘲的笑。
“我早該想到的,你還是不信我。”
他收斂笑意,雙手抱拳。
“真的假不瞭,你若不信,可找人去查,再者,當年二皇兄將賑災款和賑災糧收進荷包之後,便去信給北疆叫他們挑起戰事,他不顧南坪鎮的境況毅然趕往北疆,留下這個燙手山芋,也是我暗中和當時隻是普通百姓的和玥郡主合作,才控制住瞭南坪鎮的瘟疫。”
當時他回到京城之後,京中靖王一派的大臣便自然而然的將這件事歸於靖王的功勞。
因為靖王才是此次正經去賑災的人。
為瞭不影響楚月的生活,他才沒有將此事捅出去,倒是平白的讓靖王得瞭功勞。
顧璟赫望著他,面上帶著慈愛之色。
這是在面對一眾皇子公主時,鮮少會出現的神色。
“朕沒有不信你,但此事得查清楚來龍去脈,方能堵住悠悠眾口。”
他說完,朝著殿外吩咐道,“去將和玥郡主請進宮來。”
“是。”
有宮人得瞭領瞭命,小跑著離開瞭大殿外。
陸星河退到一旁,身子微有些搖晃,好在路大叔悄無聲息的來到他的身後扶住瞭他。
“可要緊?”
聽見聲音,陸星河回頭望去,在看見路大叔關切的目光時,眼底泛著紅。
“爹?”
他的聲音很小,僅兩人能聽見。
路大叔身形一頓,瞥過視線。
“你認錯人瞭。”
“真的認錯人瞭嗎?那你為何要留在星月醫館,為何要與月月打聽那麼多傢裡的消息?又為何要參加我們的婚宴?剛才我差點摔倒,你眼底又為何帶著擔心?”他望著路大叔,“爹,我知道你之前有難言之隱,但眼下靖王已無力翻身,你不必隱藏自己瞭。”
路大叔緊瞭緊拳,一句話都說不出。
陸星河則眉頭一挑。
“我們早便猜出瞭你的身份,如今叔伯爺奶和娘都已經知道你還活著,等會事情結束,你親自去與他們解釋吧。”
“你……”
路大叔欲言又止,兀自嘆瞭口氣。
好在這會底下眾人的議論聲蓋過瞭兩人說話的聲音,倒是沒人將兩人聊天的內容聽去。
很快,楚月便被人請進瞭宮。
她隨著太監進瞭大殿,望著殿中一眾大臣時,心底有些緊張,連頭都不敢抬起來。
“和玥見過陛下。”
楚月在顧璟赫面前恭恭敬敬的行瞭一禮。
顧璟赫抬手。
“不必多禮,和玥郡主,四年前南坪鎮的災情是如何解的?你來說一說,朕要聽實話。”
楚月微微愣瞭愣,望向一旁的千羽。
見他神色不動,她才如實說道,“當時南坪鎮的情況比較緊急,我們本就盤瞭鋪面打算開醫館,見著當時的情形,便提前開張瞭。”
“一開始我們隻是在醫館前施藥,可能是施藥能起到一些作用吧,開張不久,小殿下就找到瞭我們,說他出錢出勢力,我們出醫術和藥材,這才在短時間內控制住瞭南坪鎮的瘟疫。”
“朕知道瞭。”顧璟赫摩挲著龍椅扶手,晦暗不明的說道,“原來,此事竟真是千羽的功勞。”
老二明知功勞不是他,卻沒有任何辯解的意思。
騙瞭他這樣久,當真可惡!
楚月見已經沒瞭自己的事,便默默退到瞭陸星河身旁,在望見他側後方的路大叔時,微微愣瞭愣,隨後朝著他點瞭點頭,就當是打過招呼瞭。
陸星河伸手拉過楚月,讓她站在自己身邊。
楚月這才發現,陸星河的臉色有些白,悄悄打量之下,才發現瞭陸星河背後的刀傷。
“相公,你受傷瞭?”
望著她眼底濃濃的擔憂,陸星河隻是搖瞭搖頭。
“不礙事。”
他要親自看著顧靖寧下地獄。
楚月蹙瞭蹙眉,從懷中掏出瞭一顆藥送到瞭陸星河手中。
“先吃瞭。”
陸星河笑望瞭她一眼,便將手中的藥塞進瞭嘴裡。
……
大殿中,顧靖寧望向千羽,笑容中滿是怨毒。
“顧千羽,你聯合外人詆毀自己的親兄長,你卑鄙無恥!”
千羽掃瞭他一眼。
“是不是詆毀,你心裡有數,當年南坪鎮經歷過這場災情的人不在少數,隨便叫幾個來問一問便知道瞭。”
就在這時,楊世朝跪瞭下來。
“草民拜見陛下。”
顧璟赫的眸中帶著絲絲疑惑。
“你是?”
“草民楊世朝,是已故的雲麾將軍之子,父親一生光明坦蕩,忠心為國,從未做過投敵叛國之事,還請陛下還草民的父親一個公道。”
楊世朝說完,重重的磕瞭一個響頭。
一旁的袁伯陽終於忍不住開口瞭。
“陛下,雲麾將軍投敵叛國,乃是證據確鑿之事,當年便結瞭案的……”
話還未說完,便見顧璟赫伸手制止瞭他接下來要說的話。
他望向楊世朝。
“你口口聲聲讓朕還你父親一個公道,可有證據?”
“當年北疆那一戰,在即將勝利的緊要關頭,突然殺出瞭第三批人馬,逮著我們敵對的兩方勢力便痛下殺手,草民當時也在戰場,身受重傷後被尋來的心腹救下,但父親和一眾將士們卻殞命沙場。”
說到這裡,楊世朝的神情中帶著一絲沉痛,他高舉著手中的證物。
“這是草民這些年搜集的證據,當時派去戰場的第三方人馬便是靖王的人,在此期間,還搜集瞭靖王與北疆勾結的證據,還請陛下定奪!”
李德政趕忙上前拿過楊世朝手中的物件。
顧璟赫還未來得及看,便見路大叔也來到大殿中跪瞭下來。
“還請陛下為草民做主。”
顧璟赫微蹙著眉頭。
“你又是何人?”
路大叔緩緩取下瞭臉上的面罩。
“十三年前,草民因為鄉試言論引得陛下關註,遂將草民召喚到瞭京城,因為草民當時的觀念和陛下相投,陛下便將草民納入瞭擬定新政的行列,不知陛下可還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