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早些年皇子宗室挑選妃子正妻,是可以放寬瞭條件從民間挑選,甚至寒門之女也是可以的。高宗皇帝的皇後便是一次微服出巡時遇到的在集市中賣豆花的。
隻是後來不知不覺間,門當戶對成瞭主流,宮中也很少有貴主兒來自民間貧寒之傢。要麼勛貴,要麼清貴,總之傢世背景是頂頂的要緊。
早前吳妃和於嬪他們還覺得,憑萬傢的傢世,若是給德王殿下選妃,少不得也要是宰相之女這種。沒想到隻選瞭個廣祿伯的嫡女。
廣祿伯在勛貴之中不高不低,廣祿伯府趙傢為官也並不高。門第著實隻算中等。而趙其芳更隻是個尋常閨秀,賞花會上不少人見過,外貌隻算秀麗,氣質中等端莊,行事中規中矩,在外也並無什麼才名,與徳王之間也著實是並不能比肩。若是再與齊妙這般容貌絕色才華看成驚才絕艷的女子相比較,那用平庸來形容都覺得對她是一種誇贊瞭。
誰想得到,萬貴妃的親兒媳竟然會選這樣一個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
不過吳妃和於嬪,以及各位宮嬪很是樂見其成,且其餘貴婦覺得不幹己事無所謂罷瞭額。是以人人都隻做稱贊,將廣祿伯夫人一時間給捧的飄飄然。
齊妙垂眸,右手習慣性去撫隆起的腹部,心裡卻不禁為這個時代的婚姻制度而嘆息。到底不能像在現代那般能夠自主選擇,盲婚啞嫁之下能夠得個什麼樣的伴侶也隻能看老天瞭,像她這般幸運的,還真是少數。
萬貴妃偏頭,便能看到齊妙嫻靜的坐姿,嬌柔溫婉的氣質以及姣好的側臉。
如此優秀的,是她的兒媳婦,她很滿意。心裡竟然有一種暗暗地慶幸之感。白希雲虧得不是皇子的身份嗎,娶妻時候並不似徳王那般需要考慮道外戚的問題,也虧得白永春那個人渣當時想要弄個小妾到手選中瞭齊傢女,否則如此出色的兒媳婦,她哪裡去找?
一想到自徳王的婚事定下之後,那孩子表面上的欣然和暗地裡的黯然,萬貴妃便覺得心疼又無奈,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又豈會不在乎徳王的感受?
隻是,這些年來皇帝雖然沒有表示,可是徳王的外傢畢竟太過壯大,雖然他們萬傢已經在收斂,到底根深蒂固的大世傢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將鋒芒收斂幹凈的。在皇傢統治之下,外戚太過旺盛,已是猜忌產生的根源,若是再給徳王尋個強悍的嶽傢,後果將不堪設想。謹小慎微夾著尾巴做人,才是如今行事的要領。
幸而徳王懂事,還翻過來安慰她。
——母妃千萬不必過於擔憂,趙小姐若為正妻,隻要她安分守己,兒子也願意與之舉案齊眉,左右咱們大周律中也沒規定身為皇子隻能迎娶一個正妃,將來還有側妃的位置,還有妾室的位置,兒子總歸能找到和心的。
如此說,萬貴妃放心瞭。徳王能看開便好。
萬貴妃想的雖多,不過也隻是呼吸之間。
而機敏的安郡王府三夫人看到萬貴妃的眼神就知道齊妙有多受萬貴妃喜愛,當即就笑著贊揚道:“妙兒,如今與你說話,我一時間都不知道該怎麼稱呼你。”
齊妙一愣,笑道:“怎麼這樣說呢?”
三夫人嘆息道:“若以咱們兩府的關系,稱呼一聲妙兒恰好。可是若以你的醫術,以及你救瞭我傢三爺的恩情,又理當稱呼一聲大夫。”
梅老夫人一聽安郡王府三夫人這般贊頌,立即深有感觸的點頭:“正是啊,我這個幹孫女也是我們梅傢的大恩人。”
話不必多言,也不必說的透徹,就叫在場之人想到瞭安郡王府病哀哀常年臥床的三爺,也想到瞭梅傢那個癡傻的長孫梅若莘,更直接的會想到齊妙的夫君,原本半拉身子都已經躺進棺材隻等著蓋封下葬的白希雲。
他們才剛可是看見安郡王府的三爺和如今深受皇上重新的白大人瞭。這兩位隻是瘦弱,根本就沒瞭先前的模樣。
是何等醫術,能達到如此程度。
一時間,眾人因齊妙受萬貴妃寵而竭力奉承巴結的心,更專為謹小慎微的敬重與示好。在無人敢去暗自想什麼繼母與公公之間的爛事。
人食五谷雜糧,哪裡有不生病的人?正因為如此,才更改與這位大夫拉好關系才是。
如此屋內的氣氛就更加和諧瞭。
眾人說瞭一會兒話,齊妙又看瞭看時辰鐘,便笑著對萬貴妃道:“娘娘,此時時間恰好,臣婦想請您的諭去給三殿下查看傷勢。”
此話一出,吳妃當即就感激的連連對齊妙微笑。
齊妙也回以微笑。
對於一個母親,不論自己身處多高的位置,心裡到底還是記掛著孩子,一心想要為孩子謀幸福的。她也即將成為母親,對此等慈母之心,當然有同感。
萬貴妃也不願意大年夜裡的去讓人不開懷,卻又心疼齊妙,便道:“你如今身子重,若是走的太遠倒也不方便。”
吳妃聞言看瞭看齊妙,便點頭道:“倒是真的,齊大夫身量纖纖,今日的服飾又寬大,倒是叫本宮忽略瞭。”
便有人問齊妙身孕幾個月瞭。約莫是什麼時候生產。
齊妙笑道:“已有五個多月身孕,約莫產期在五月。”
眾人又是一番說笑恭喜。
吳妃眼睛一轉,便道:“若是貴妃娘娘不嫌棄,不如命人將三殿下帶來給齊大夫診治?如此便可免去齊大夫出去的風險。而且今日許多臣子如今都在前頭陪伴皇上,應該也不礙事的。”
萬貴妃等的就是吳妃這一句話。
他們倆鬥瞭這麼多年,面和心不合口失心瘋互相使絆子是常事,卻不想在齊妙的問題上竟然離奇的統一瞭觀點。
萬貴妃便笑著道:“如此甚好,到底是吳妃妹妹細心,想的周到。”
“萬貴妃姐姐何須如此客套。”
二人客套瞭一番,萬貴妃便命孫德全去請三殿下來。
齊妙則是感念萬貴妃與吳妃的一片心意,隻笑著起身道瞭謝。
在坐的女眷大部分都隻是聽說過齊妙醫術卓絕,並沒有親眼見過,對於沒有見過的事,即便真正傳的神乎其神,也多少會有一些疑惑的。
是以不多時三殿下前來,看到他竟然能拄著拄著拐杖不靠人攙扶就到瞭近前,眾人親眼所見之後才對齊妙的醫術有瞭一個新的認識。
三皇子給萬貴妃、吳妃和各位娘娘行瞭禮,又對其餘人笑著頷首致意。
各位命婦都忙起身施禮。
相互客套瞭一番,三皇子就笑著道:“我如今身體大好,沒什麼大礙瞭。其實就是連拐杖都可以不必用的,拿瞭也不過是以防萬一,連帶著借力而已。”
吳妃禁不住嗔怪的道:“你呀,不必逞強,正巧齊大夫就在此處,你好生叫人好生給你看看才是正經的。”
宮裡的孩子難長大,像萬貴妃、吳妃、於嬪這樣生瞭兒子且能養大的自然都是別人眼中羨慕的對象。
原本三皇子被四皇子鎖害出瞭事,還有許多年輕嬪妃心裡暗笑呢,如今人竟然已經生龍活虎瞭,妃嬪們看向齊妙時的眼神自然百味雜陳。
命婦們也都是這類的想法,不過眾人對齊妙倒是起瞭許多別樣的結交心思。若能真正與之交好,豈不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麼。
齊妙儼然成瞭“大補丸”一般的存在……
齊妙卻不知道這些人的想法,扶著隆起的腹部,在宮人的攙扶下起身,自然的走到三皇子面前詢問他這幾日的情況。
三皇子一面一一作答,看向齊妙時的眼神卻透著關切。
隻是礙於人多,又不好多問。
齊妙在他的宮裡出事,進來又有上齊傢和白傢的傳聞在,他怕齊妙一個婦人會受不住這些流言蜚語。
不過看他面對自己時態度自然,面對旁人也很坦蕩,至少表現的絲毫不露破綻,三皇子便也覺得放心瞭一些。
待到問過,又去側間仔細的檢查過腿傷,又診過脈,齊妙笑著道:“繼續調養,不日便可好起來,隻是傷瞭筋骨,往後要註意的事還多著,雖可以正常走,跑跳還是要多留心,不要讓傷勢復發,且我叫你吃的那些藥膳,你還要堅持吃一段時間,且要註意天氣的變化。……”
齊妙一面說,旁邊就有內侍認真的謄抄下來替三皇子記住,還有人去前頭回瞭萬貴妃和吳妃三皇子可喜的情況。
三皇子此時望著齊妙時的眼神感激而溫柔,細細的聽過瞭她的話瞭,見她再無需要交代的,這才問:“你身子好吧?”
齊妙一愣,眨瞭眨眼才道:“我很好啊,殿下何處此問?”
三皇子道:“先前在我那裡,沒有保護住你叫你受瞭傷,著實是我的不是,而且最近你傢裡出瞭不少的事……總之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若有什麼事就隻管告訴我便是,我能幫忙的一定盡力。”
齊妙聞言莞爾一笑,頷首道:“是,我若有什麼定然不會與殿下客氣的。到時候殿下可不能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