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沸的時候張菀菀立馬下米,米也是自傢種的優質稻米,平時張母都舍不得吃,讓張父都賣瞭,隻留下一些不時給他們熬粥補一補。
米快熟的時候,廚房裡彌漫著一股清淡的香氣,等瘦肉和蔬菜加進去,味道就出來瞭。
冷子越倚在門框雙手環胸,望著張菀菀忙碌的背影,眼神溫柔似水,漸漸的,這眼神裡多瞭幾分委屈,看張菀菀都沒轉身理他,他便賭氣地開口道:“我也要吃這個粥,要一模一樣的。”
張菀菀蓋上砂鍋蓋子,長舒瞭一口氣,轉身對上冷子越水汪汪的眼睛,正打算說點什麼,一時間倒是開不瞭口瞭,頓瞭頓,道:“行!你等一會兒,這粥好瞭我就給你做,做完你在傢裡吃,我去醫院一趟。”
冷子越聞言,臉上綻放出一個大大的笑容,“這才差不多!”
結果張菀菀把粥裝好那廝卻直接搶過去徑直出門,隻給她留下一個瀟灑的背影。
張菀菀好笑地追到門口,朝他喊道:“路上慢點,送過去就回來吃飯,我給你熬粥。”
為瞭犒勞冷子越,她除瞭熬瞭蔬菜瘦肉粥又煎瞭一些餃子蒸瞭一份海鮮滑蛋,想到傢裡人都還沒有用飯,幹脆又燜瞭一大鍋幹飯,做瞭幾道菜出來。
飯菜做完冷子越還沒回來,張菀菀隻好下去把張妮妮喊上來吃飯。
張妮妮上樓,察覺到傢裡一個人都沒有,疑惑地問道:“小叔不回來嗎?嬸嬸他們吃過瞭嗎?”
“我媽跟我哥在醫院那邊,估計也沒什麼胃口,我媽剛剛都說吃不下,我爸還在幹活,今天我哥沒空,他一個人要兩邊跑,估計晚點才回來,你先吃,晚點等子越回來我看一下,可能還要去醫院一趟,到時候再給我媽他們送飯。”張菀菀回頭看瞭廚房一眼,那邊正在燉雞湯,等雞湯好瞭估計還要兩個小時左右。
張妮妮微微頷首,沉吟道:“這樣,你下午去忙,烘焙房的活我來做,保證給你收拾得幹幹凈凈。”
“謝啦!”張菀菀笑道。
陪著張妮妮吃瞭午飯,看她下去幹活張菀菀才去餐廳收拾,沒過多久冷子越回來瞭,她趕緊把這傢夥的特色午餐端上來,焦急地問道:“情況怎麼樣?”
“我回來的時候還沒出產房,你媽和你哥都急得語無倫次瞭,我想先回來一趟免得你擔心,一會兒再送你過去。”冷子越說著換瞭一雙拖鞋,坐下吃飯的時候顯得心事重重,都沒瞭往日吊兒郎當的勁兒。
“怎麼瞭?”張菀菀擔心地問道。
冷子越思付道:“菀菀,我覺得我們不能輕易要孩子,一定要三思再三思。”
張菀菀愣瞭一下,沒忍住笑噴瞭,“你在想什麼呢!是不是被我哥他們嚇到瞭?”
冷子越沒有吭聲,顯然是默認瞭。
張菀菀趕忙安撫道:“生孩子沒你們想的那麼可怕,現在醫學發達,產前都有診斷,要是不能順產就剖腹產,你要是實在不放心到時候我懷孕的話我們就搬到市區去,到市中心醫院生,這樣總可以瞭吧。”
市中心醫院是浦市最好的三甲醫院,各個醫院有問題的產婦最後都會送到那邊,再加上冷子越的姨丈在那邊當醫生,有人好照應。
冷子越重重點頭,已經開始思考在市區哪裡買房才好瞭,還想著是不是幹脆直接帶張菀菀住進之前的vip病房,反正那裡就跟自己傢似的。
兩人吃瞭午飯,張菀菀等雞湯好瞭才趕緊把東西收拾一下跟冷子越去瞭醫院,他們才剛剛踏進住院部電梯就接到張母的電話。
“媽,怎麼瞭?我們已經到醫院瞭。”張菀菀看瞭一眼電梯顯示的層數,有些著急。
張母頓瞭一下,大喜,“來瞭正好!你嫂子生瞭,是個兒子,7.3斤,醫生說是個大胖小子!”
張菀菀當即松瞭一口氣,含笑問道:“你們現在在哪裡?還是我直接回病房等你們?”
“回病房回病房,我先抱孩子回去,你嫂子還要一會兒,你哥陪著。”張母說著掛斷電話,張菀菀和冷子越也踏進瞭電梯。
秦文君住的是vip病房,一人一間,他們還沒進門就聽見裡面護士和張母說話的聲音。
張菀菀推門一看,見張母一臉嚴肅地聽著護士講話,手裡緊緊抱著孩子。
“媽,幹啥呢?”
張母和護士齊齊回頭,張母趕忙說道:“你們來的正好,護士交待瞭一堆,你們也幫我記一下,我怕我這腦子不好使。”
“噗嗤!”護士笑瞭一聲,再次把註意事項復述一遍。
張菀菀確認瞭一下她就走瞭。
孩子在張母懷裡睡得香甜,嘴巴不時囁嚅一下,小小的一團,看起來又脆弱又可愛。
冷子越從進門就一直盯著孩子瞧,眼睛一眨不眨的。
張母發現他的不對勁後,笑著問道:“你要不要抱一下?”
“可以嗎?”冷子越猛地回過神來,眼神深邃,仿佛融進瞭星辰大海。
張母怔瞭怔,一臉好笑,“有什麼不可以的!就是抱的時候要小心一些,護士說孩子剛出生,體溫比較低,要把他捂熱瞭。”
冷子越猛點頭,小心翼翼地接過孩子,抱著坐在另一張病床都不敢動。
張菀菀看得有趣,回頭同張母說道:“我給你和大哥一人打包瞭一份午餐,雖然過瞭飯點,但你們都沒吃東西應該也餓瞭,趁著飯菜還熱過來吃點。”
張母這才發現自己的肚子咕咕叫,當下也不推辭,順著張菀菀的意思打開一份保溫桶,吃得差不多的時候秦文君終於被推進來瞭。
冷子越趕忙抱著孩子起身讓位置。
這麼一個一米八多的大帥哥抱著孩子僵硬地站在病房一角實在太引人註目瞭。
醫生徑直接過孩子,檢查瞭一下,同病房裡的眾人說道:“孩子臉色好多瞭,剛出生不要一直抱著,可以放兒童推車裡面,明天早上護士會來抱去洗澡,之後要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