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三章 常滿杯

作者:吃仙丹 字數:3109

就憑李蓓蓓對他這種表裡不一的態度,楚琛相信李蓓蓓對他肯定是沒懷什麼好意。

不過楚琛現在也沒空想這些,現在的他,隻是想盡快回到房間去,研究他的新得到的靈寶眼,還有那隻價值連城的高足杯,至於李蓓蓓,還是像之前那樣敬而遠之的就好瞭。

想到這裡,楚琛就和其他人打瞭聲招呼,就有些心急火燎的回瞭自己的房間。

回到房間之後,楚琛就把門給鎖上瞭,然後把那隻高足杯拿瞭出來,又重新的仔細觀察瞭一番,不過他還是沒看出來,這東西到底價值連城在哪裡。

“既然這樣,那就試試靈寶眼吧!”

說做就做,楚琛先是在腦海之中看瞭一遍靈寶眼的介紹,而後按照它的使用方法,凝神朝高足杯看瞭過去。頓時,一隻立體的高足杯就浮現在他的腦海之中,這副畫面,不由讓他覺得非常的新奇。

但新奇過後,楚琛又覺得不對,因為如果這隻高足杯真的是價值連城的寶貝,按靈寶眼的說明,那高足杯的身上肯定會散發出赤金sè的毫光,但腦中的這個影像卻並沒有一點光芒散發出來,這讓他很是奇怪,難道是異能搞錯瞭?

靈寶眼現階段每天隻能使用十分鐘,因此楚琛先是收起異能,然後才思考這個令他疑惑不解的問題。

經過苦苦的思索,剛開始他還是百思不得其解,等他想到靈寶眼可以透視的功能時,才猛的一拍腦袋,自己真是傻瞭,這高足杯表面看起來很普通,但這很可能隻是它的一層掩飾而已。

古人早就知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所以在古代,有些人因為祖上傳承,或者是機緣巧合,得到瞭他無法保住或者不該擁有,但舍不得放棄的寶貝,會瞭保全它,就會采用各種偽裝的手段對寶貝加以掩飾。

這些方法,有把好的變成差的,古老的變成當今的,或者幹脆隱藏在一處隱秘的地方,比如果機關之中,這樣就不會讓眼紅者盯上,便可以把東西安安全全的傳承下去。

從古至今,隱藏的辦法是千奇百怪,數不勝數,有些更是一個傢族的獨有法門,不過這些方法,許多都已經失傳瞭。而比較普通的,就像是之前藏著竹石圖的畫中畫,還有楚琛遇到過兩次的“肚中堂”。

而眼前這隻高足杯,根據異能給出的結果,還有這種似舊似新的感覺,不用說,應該也是被高人jīng心掩飾過的。

為瞭確定自己的判斷,楚琛連忙又用上瞭靈寶眼,瞬間一隻一模一樣的高足杯,就浮現在瞭他的腦海之中。

接著楚琛按照靈寶眼的使用說明,把意識慢慢的滲入高足杯之中,不過他隻覺得才滲透過瞭一層薄膜,就有一股赤金sè的毫光出現在瞭他的意識之中。

根據靈寶眼的介紹,如果真的是一件有價值的東西,在腦海中的影像上,會根據其價值,發出各種不同的毫光,千萬以上為赤金sè的毫光,百萬至千萬以下為黃金sè的,十萬至百萬以下為土金sè,而十萬以下則為古銅sè。

而這隻高足杯既然是價值連城的寶物,顯出赤金sè那是毫無疑問的。

楚琛收起異能,懷著激動的心情,仔細打量著這隻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高足杯,古人還真是厲害,沒想到就那麼薄薄的一層掩飾層,居然能把一件價值連城的寶貝,改頭換面變成瞭這副模樣,還真是神奇。

“等等!改頭換面?”

想到這裡,楚琛頓時想到瞭一件已經失傳以久的掩飾技法,它的名字就叫作“改頭換面”,至於他怎麼會知道這種絕技,其實也是在劉老的書房之中的一本雜記中看到的。

而上面說的這種方法的特點,恰恰和眼前的這隻高足杯一模一樣,都是掩飾層既薄,又能以假亂真。

這種方法的掩飾步驟也很簡單,隻需要先配制一種藥水,然後把東西放進去過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再拿出來,趁著藥水還沒透,修整自然就可以瞭。

他原本以為那不過是編出來的故事而已,沒想到現在還真的見到瞭這種手法掩飾的東西,想想都覺得不可思議。

不過眼前這隻高足杯的掩飾方法,是不是用的這種技術,還需要驗證一下才行,而驗證的方法也很簡單,隻要把這隻高足杯放到水中浸泡個一個小時就可以瞭。

說做就做,楚琛把高足杯拿到衛生間,把洗手池裡面放滿水,然後把高足杯放到裡面,就耐心的等瞭起來。……

一個小時後,楚琛把杯子從池子裡拿出來擦幹,然後用手摸瞭摸,果然和想象之中的一樣,杯子上有些粘手。

確定瞭杯子確實使用的是“改頭換面”這種掩飾方法,現在就要把這上面的東西弄掉,才能顯出這隻高足杯的廬山真面目。

不過這上面的東西,除瞭用特殊的法子可以洗去之外,其它的方法都不能把它弄掉,不然搞不好裡面的東西都很可能損壞。

這特殊的法子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先把高足杯,在溫水中浸泡一個小時,接著把搗爛的新鮮皂莢果放入水中,最後把杯子裡裡外外的清洗一遍就可以瞭。

皂莢,又名皂角樹,是我國特有的蘇木科皂莢屬樹種之一,皂莢果則是醫藥食品、保健品、化妝品及洗滌用品的天然原料。

其實在我國古代,皂莢果就已經被用來制作成洗滌用品。據史料記載,宋代時就出現瞭一種人工合成的洗滌劑,是將天然皂莢搗碎細研,加上香料等物,制成桔子大小的球狀,專供洗面浴身之用,俗稱“肥皂團”。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錄瞭“肥皂團”的制造方法:“肥皂莢生高山中,樹高大,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花,結莢三四寸,肥厚多肉,內有黑子數顆,大如指頭,不正圓,中有白仁,可食。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於皂莢也。”

而根據劉老書房中的那本雜記裡的相關記載,這皂莢果最好要用十月成熟期的果實,不過好在九月的也可以,就是要量大一些,不然楚琛還真的隻能望而興嘆瞭。

好在皂角樹的分佈極廣,自我國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佈,之前楚琛在青門鎮閑逛的時候,也看到過三棵,現在正好去收取一些果實拿來救急。

這三棵皂角樹,其中有兩棵應該是無主的,另外一棵則種在一戶人傢的院子裡,而楚琛當然不會去那兩棵無主的皂角樹上采摘皂莢果,不然大庭廣眾之下,讓他爬到樹上去采,他還真的有些丟不起這個臉。

楚琛來到那戶種瞭皂角樹的人傢,主人聽說他想花錢買自己的樹上的皂莢果,很是熱情。皂莢果這東西很不值錢,楚琛給瞭他二十塊錢,他就給瞭楚琛滿滿一大袋的皂莢果。

而後楚琛拎著這一袋子皂莢果,又去買瞭一個陶瓷搗蒜器,就回到瞭旅館之中。

回到自己的房間,楚琛就準備開始去除高足杯上的那層藥水瞭。

他問服務員要瞭兩個臉盆,然後在其中一個臉盆裡倒入適量的溫水,小心的把杯子放瞭進去,而後趁著杯子浸泡的空當,他則在一邊用搗蒜器把皂莢果給搗碎瞭。

這樣一邊搗著皂莢果,一邊註意著臉盆之中水的溫度,一小時的時間轉瞬即逝。

一看時間差不多瞭,楚琛連忙把搗爛的皂莢果放入水中,然後就清洗起來,而隨著杯子表面的藥水被這樣慢慢的洗去,漸漸的,眼前這隻高足杯就露出瞭它的廬山真面目。

整隻杯子所用的材質的顏sè,並不是之前那樣的卵白sè,也不是羊脂白玉那般的脂白sè,而是沒有一點瑕疵的雪白sè,白的是那般的純凈,那般的自然,讓人一眼看到它,就被深深的迷戀住瞭。

過瞭良久,楚琛才回過神來,他連忙用清水把杯子又洗瞭一遍。不過當他把杯子輕輕的擦幹,再看過去的時候,卻發現瞭一個讓他覺得有些奇怪的現象。

剛剛他明明記得把杯子完全擦幹瞭,但此時杯子的內壁居然還有些濕潤,他還以為是看錯瞭,用手上去擦瞭一下,確實是水跡,而更讓他詫異的是,剛剛他擦拭過的地方,居然又凝結瞭一些水跡。

這讓楚琛大吃一驚的同時,馬上就想到瞭一種傳說中的器物。

“常滿杯!難道這是傳說中的月光常滿杯?!”

我國古代有許多藝術xìng,科學xìng較高的飲器,有一種杯叫“常滿杯”,杯中有用上等白玉做成的圓錐體,放在空氣中,不斷有水滴產生,使其常滿。

而在《海內十洲記?鳳麟洲》中,就有常滿杯的記載:“周穆王時,西國獻昆吾割玉刀及夜光常滿杯,刀長一尺,杯受三升,刀切玉如切泥,杯是白玉之jīng,光明夜照。暝夕,出杯於中庭,以向天,比明而水汁已滿於杯中也,汁甘而香美,斯實靈人之器。”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