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今天會遇到一隻唐英制作的影青小碗,真是一件意外之喜。
正當楚琛準備拿出放大鏡仔細觀察時,那位老太太有些迫不及待的問道:“小夥子,這隻碗你買不買啊?這隻碗可真的是我祖輩上傳下來的,要不是我傢出瞭事,我也不會想到把它賣瞭。”
楚琛見老太太有些焦急的模樣,就用異能驗證瞭此碗的真偽,而後說道:“要的,不知道這隻碗您準備多少錢賣啊?”
老太太猶豫瞭一會,說道:“這是我出嫁時候的嫁妝,當初我父母都說是祖上傳下來的寶貝,要不你給五萬吧,成不成?”
說到最後,老太太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小,此時她的心裡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她心裡也有些覺得,就這麼一隻不大的碗要五萬有些不合適,不過傢裡確實沒辦法瞭,也隻能硬著頭皮說瞭出來。
如果是別人,楚琛說不得多少要還點價,不過面對眼前這位看起來有些無助的老太太,他可狠不下這個心腸,而且五萬這個價格,對這隻碗的真正價值而言,已經算是撿瞭個大漏瞭,因此楚琛毫不猶豫的就答應瞭下來。
“那行,老太太,咱們現在去銀行轉賬吧!”
“好的!好的!”老太太見楚琛答應,真是欣喜若狂,心裡一個勁的念叨“佛祖保佑”。
之後,一行人就往銀行走去,臨走之前,楚琛還看到剛才那傢古玩店裡的年輕店員戲謔的看瞭楚琛他們一眼,估計在他看來,楚琛完全是個十足的傻子,居然會花五萬買一個現代的仿品。
轉瞭帳,在銀行門口,唐老太太就千恩萬謝的急沖沖的告辭離開瞭,而剛才經過打聽,楚琛也知道瞭這位老太太姓唐,聽說祖籍在東北,楚琛猜想這位唐老太太,還真的有可能是唐英的後人。
等老太太離開之後,楚雨蘭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哥,這隻碗是什麼啊?”
楚琛笑著開口說道:“這東西叫影青,也叫映青瓷,其前身是青白瓷,在古玩行裡被稱作“sè白花青”,它是北宋中期景德鎮所獨創的一種瓷器,特點是釉sè青白淡雅,釉面明澈麗潔,胎質堅致膩白,sè澤溫潤如玉,所以歷史上有“假玉器”之稱。”
“南宋李清照在《醉花yīn》中有“玉枕紗窗”之句,玉枕指的就是青白瓷枕。元代的青白瓷產品有的還印有“玉出昆山”和“玉出昆岡”銘款。影青在南宋時大量生產,而且“著行海內”,可謂是市場上的搶手貨。”
“當時的影青瓷絕大部分為薄剔而成的透明飛鳳等花紋。這些花紋由技藝高超的陶瓷藝人在坯體上刻制之後,以透明青釉,以高溫燒制而成。”
“小琛,那盒子裡的那隻小碗就是宋代的影青嘍?”李國棟好奇的問道。
“這到不是。”楚琛笑道:“這隻碗是清代的,不過制作人可不簡單,他是清代大名鼎鼎的督陶官唐英。”
“小琛,你是說盒子裡面是唐英燒制的東西?”楚琛話音剛落,大傢就聽到旁邊有人插瞭一句。
大傢回頭一看,沒想到居然是吳叔還有許久不見的陳德旺兩人,楚琛連忙向兩人打瞭聲招呼後,問道:“吳叔,陳老,您二位怎麼會在這裡啊?”
吳叔笑道:“我來找老陳有點事情,小琛,你就是又淘到什麼好東西瞭?”
還沒等楚琛回答,陳德旺就開口說道:“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先到我那店裡再說吧。”
“行!……”
一行人來到陳德旺的古玩店,進去之後,陳德旺給大傢倒上瞭茶水,而後就直奔瞭主題。
楚琛把影青小碗從盒子裡拿出來,放到桌子上。
“影青瓷!”吳叔和陳德旺看到桌子上的影青小碗,馬上就被它給吸引住瞭。
過瞭一會,吳叔才笑道:“老陳,你先來吧!”
“哈哈,那我就卻之不恭瞭!”陳德旺點頭示意之後,就小心的把碗拿到手中,仔細的打量起來,胎釉、紋飾和款識一個都沒有放過。
而楚琛則趁機把怎麼買到這隻影青小碗的經過,給吳叔說瞭一遍。
“東西確實是真的!”
陳德旺放下手中的小碗和放大鏡,贊嘆道:“這隻碗造型圓潤,胎質細膩,釉面勻澤,整體自然雋雅,而且沒有一絲瑕疵,是一件非常難得的唐英jīng心燒制的影青瓷jīng品,小琛,你的運氣真是好啊!”
吳叔仔細看過之後,感慨道:“那人真是有眼不識金鑲玉啊,這麼jīng美的一隻影青小碗,居然就被他當作現代的仿品瞭。”
楚琛憨笑道:“我覺得那人肯定不知道“陶人”是誰,而且我估計,他是以宋代的影青瓷特征來鑒定的,而且這隻碗還一點瑕疵都沒有,估計因為這樣,他才認為這隻碗是現代仿的。”
鑒識宋代影青瓷時有幾個要點,首先要考慮的是,影青瓷釉質的手感和觀感,猶如青白玉一般,若遇到幹枯無光,釉面粗糙,或反之過於瑩潔潤滑者,則要都需要謹慎。
還有影青瓷的胎sè,潔白細膩,淘洗jīng細,有的器物jīng細到幾乎脫胎的程度,但在制坯和上釉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不夠均勻之處,坯胎有厚薄,釉面有流淌,因此如果遇胎質過分jīng細潔白,狀如粉末,露胎和釉面均光潤無瑕疵者,須小心。
而這隻小碗看起來正是瑩潔潤滑,而且胎質也很jīng細,露胎和釉面均光潤無瑕疵,很可能就是因為這樣,之前那人才會認為這隻小碗是件仿品,但這些特征,對清代雍乾時期的陶瓷作品來說都很正常。
“應該是這樣瞭。”吳叔和陳德旺失笑著搖瞭搖頭,如果將來那人知道瞭“陶人”是誰,估計他會懊悔死瞭。
“那這隻小碗能值多少錢啊?”文玉婷好奇的問瞭一句。
吳叔想瞭想,說道:“唐英的東西留傳下來的東西雖然多,但是影青的作品還真沒見過幾件,而且還是這樣的jīng品,那意義更是非凡瞭,我估計這隻碗的價格應該在一百五十萬左右。”
“哇,這麼貴啊!”李國棟他們不禁都被這個價格震住瞭,他們沒想到,就這麼一隻碗居然可以值一百五十萬,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這是當然。”
陳德旺說道:“不說這隻影青瓷的jīng美程度,就說唐英這人,在咱們國傢的陶瓷史上就占有濃墨重彩的一筆。他剛做督陶官時已經五十多歲瞭,而且對陶瓷生產一竅不通,於是他與當時禦窯廠的窯工們同吃同住同勞動瞭3年,熟練掌握瞭陶瓷生產各方面的知識,甚至還掌握瞭陶瓷生產的物料、火候的變化規律。”
“在唐英督陶的28年間,他更是進行瞭多項創新,在雍正時期,不但在鬥彩上推陳出新,而且還在他的主持下創新成功瞭窯變釉。而在乾隆時期,他的功績更是數不勝數,在故宮博物館的一件被稱為“瓷母”的各sè釉大瓶,就是唐英為瞭迎合乾隆皇帝的“風雅”而特意燒造的。另外還有粉青釉交泰瓶等創新之作。”
說到這裡,陳德旺喝瞭口茶水潤瞭潤喉嚨,接著說道:“這樣一位人物jīng心制作的影青作品,你們說會不值錢嗎?要我說,老吳的估價還是保守的,如果上拍賣會,我估計可以輕松上兩百萬。小琛,你這是撿瞭個大漏啊!”
楚琛謙虛道:“這都是運氣好,剛才換作是您二老,肯定也能一眼看出這隻小碗的價值的。”
陳德旺笑**的說道:“你也不用謙虛,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嘛。這個,小琛啊,不知道你這隻碗準備怎麼處理啊?”
“老陳,你可別想打這隻碗的主意。”吳叔搶先說道:“這麼難得的東西,肯定是非賣品,小琛,是不是?”
楚琛撓瞭撓腦袋,說道:“陳老,對不住瞭,這隻影青碗我確實沒打算轉讓。”
陳德旺有些不甘心的問道:“小琛,你不再考慮一下?”
見楚琛還是堅定的拒絕,他戀戀不舍的看瞭小碗一眼,而後說道:“那好吧,不過如果你以後有轉讓的想法,可要第一時間通知我啊!”
雖然自己肯定是不會轉讓的,不過楚琛為瞭安陳德旺的心,還是點頭道:“好的,到時我一定通知您老。”
大傢喝瞭一會茶,陳德旺問楚琛道:“小楚,聽你吳叔說,你準備自己開店瞭?”
楚琛回道:“是的,到時還要麻煩陳老您給支持一下啊!”
陳德旺笑道:“這個沒問題,隻要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你盡管來找我,對瞭,你的店面有沒有定下來瞭?”
“那我先謝謝您瞭。”楚琛說道:“我的店面已經定下來瞭,不過原先的租期要到十月底才能到期,因此還要等一段時間再說。”
“小琛,你的店面定下來瞭嗎?”吳叔有些奇怪的問道。
“是的,就是現在的佳憶飯館那裡。”楚琛解釋道:“消息是昨天晚上我朋友打電話通知我的,還沒來的急跟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