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春節鑒寶節目(中)

作者:吃仙丹 字數:3174

正當鄒影在演播大廳準備的時候,那位男主持已經在采訪第一次持寶人瞭。看著兩人一問一答,第一次看到近距離的采訪,楚琛覺得還是挺新奇的。

過瞭片刻,徐導的對講機傳來瞭鄒影已經準備好的消息,就對幾位專傢說道:

“各位老師準備好瞭沒有,如果好瞭,咱們就準備開拍瞭!”

大傢點瞭點頭,表示沒問題瞭。

“開始……”

“看《收藏天下》,賞天下奇珍,觀眾朋友,大傢春節好,我是主持人鄒影,今天是大年初一,請允許我代表……”

“下面,有請我們專傢團的老師,上場……”

鄒影的話音剛落,隨著音樂聲的響起,五位專傢團的老師就從感應門一一走瞭進來,並臉帶笑容,揮手向在場的觀眾示意。

隨著專傢們的進場,鄒影也向在場的觀眾做著介紹,每介紹一位,觀眾席上就響起瞭一片掌聲,因為楚琛的知名度上升,輪到他的時候,臺下也沒有冷場。

當然,話說回來瞭,畢竟是在電視臺,就算是大傢看不起楚琛,提前安排下,掌聲也同樣的熱烈,肯定是不可能會冷場的。

“下面有請我們第一位藏友王朋……”

“各位觀眾朋友們,大傢新年好……”

說話間,一位四十多歲,身材微胖的男子,抱著一樣用紅佈包起來的東西,從門外走瞭進來,一邊走。一邊笑著向觀眾揮手致敬。

楚琛怎麼看,都覺得這位持寶人的笑容很僵硬。不過,他這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剛才他進場的時候,也不比這位持寶人好多少。

到瞭臺上,王朋先是有些緊張的和鄒影握瞭握手,隨後又做瞭一下簡單的自我介紹。

“王先生新年好,不知道這次您給大傢帶來瞭什麼樣的藏品?”

“我今天帶來的是一尊財神!這不新春瞭嘛,我給大傢送財神來瞭!”王朋邊把紅佈掀開,邊介紹道。

“王先生為大傢帶來瞭一件比較喜慶的藏品……”

紅佈下方是不一尊銅鎏金的造像,鄒影看過之後,就有些奇怪的問道:“不過這財神怎麼和咱們平常看到的不一樣啊?手上還抓著一隻老鼠……”

“對呀。是不一樣!”

王朋說道:“這尊財神是我傢老一輩留下來的,我父親跟我說這是財神,我也覺得挺納悶,所以今天就借著這個機會,想讓專傢們幫忙鑒定一下。”

“好,那就請沙老師來幫忙鑒定一下,請……”

王朋把造像放到沙老師的面前的桌子上,鞠瞭一躬才走回瞭原位。

“沙老師,有沒有這種手上抓著一隻老鼠的財神啊?”鄒影問道。

“這尊造像確實跟財神有關系。不過哪,他不是咱們本土的財神。”

沙老師解釋道:“咱們國傢的財神,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民間信仰。咱們平常見到的財神名叫李詭祖。又叫文財神,增福財神,其他還有趙公明啊、比幹啊、關公等等……”

“至於這尊財神。名叫黃財神,是西番密教的護法神祇。為諸財神之首。他是最早進入佛教的印度教神祗之一,其前身為藥叉神。黃財神從一開始就是財神。也是佛教流傳最廣的財神,其造型因傳承而有些小差異,但其特征大同小異。”

沙老師拿起佛像接著講解道:“這尊黃財神頭帶五葉寶冠,發髻高聳,頂飾摩尼寶,寶繒於耳後飛揚。面相方闊,眉頭微蹙,相容慍怒,大眼大鼻,這是西番造像中常見的嗔怒相風格。”

“造像袒.胸.露.腹,腰系短裙,臂、手處皆飾釧鐲,項及胸前各飾瓔珞,瓔珞上裝飾葉形花墜,右手持佈拉噶如意寶,左手抓的這隻老鼠呢,它的名字其實叫做吐寶鼠,它不會排泄,不管吃什麼都會化為摩尼寶珠從口中吐出來……”

“這隻吐寶鼠肥大異常,成為整尊造像中最亮眼的地方,對於收藏者來說,吐寶鼠是財富的象征,吐寶鼠越大,則預示著財富越多……”

“總體來說,此造像應該是16世紀西番地區的作品,距離今天已經有四五百年的歷史瞭!”

聽沙老師這麼說,王朋那真是喜笑顏開,連忙問道:“沙老師,您能否給這尊財神像估個價啊!”

沙老師笑著點瞭點頭:“首先,我要說一點,佛像之類的東西,我們是不好對它估價的,不過在藝術品市場,它多少總有一個價值,這尊西番地區鑄造的黃財神造像是近年來少見的同類造像中的精品,無論是從造型還是從細節上看,此造像都可謂是十全十美,是一件無可挑剔的上乘之作。”

“所以,我認為,這尊黃財神的市場價值是……五十六萬元rmb!”

“哇!居然這麼值錢!”

“不愧為是財神,大過年的這是給他傢送財來啦!”

“可惜啊,我祖上怎麼沒傳下來這樣的寶貝……”

臺下頓時就傳來一陣驚嘆聲和掌聲,那王朋也一臉驚喜的對專傢表示感謝,接著他拿上東西,就快步往外走去,準備馬上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傢裡人。

不過站在出口處的一位副導演卻直接叫瞭停,並把王朋攔瞭下來,告訴他還有鑒定證書要拿,隨後就現場拿出一本紅皮證書,直接讓沙老師寫瞭鑒定意見,又讓其他專傢簽瞭名,並把證書交給瞭持寶人王朋。

“謝謝各位老師……”

等持寶人出門和場外主持人互動的時候,第二位持寶人也開始入場。

持寶人介紹瞭自己之後,鄒影就笑著問道:“徐先生,不知道您今天帶來瞭什麼寶貝啊?”

“就是這個……”持寶人從口袋裡掏出瞭一樣像毛筆桿一樣的物件。

“咦!”鄒影微微一愣:“這是什麼東西?”

“就叫蟋蟀探筒!”持寶人略顯得意的說道。

“蟋蟀探筒?這是用來做什麼用的?”鄒影微皺著眉頭問道。

“咱們鬥蟋蟀不是有時候要用草去撩撥蟋蟀的打鬥性嘛,這個探筒就是用來裝那個草用的。”持寶人笑著解釋道。

“哦~”

鄒影恍然道:“那您這東西是從哪來的?”

持寶人手舞足蹈的說道:“我祖上在清朝的時候當過大官,這個探筒就是當時傳下來的!今天帶到這裡,就是想確定一下它的價值,萬一價值高的話,我們平常不註意,萬一磕著碰著瞭,那不是可惜瞭嗎!”

“來!那鑒寶吧!”

“好!”

說完,持寶人就拿著東西,走到瞭專傢臺前,並把東西放到瞭王先功的面前。

王先功拿起那支探筒,就微笑著說道:“這位朋友剛才說的對,這探筒啊,就是古代裝蟋蟀探草的器物,而且是達官貴人專用之物,是身份的象征。”

“哦!這麼說來,徐先生祖上還真是大官啊!”鄒影插瞭句話。

王先功笑著點瞭點頭:“這支探筒精選象牙為材,精雕細琢而成。包漿厚重,牙色泛黃……”

趁著王先功介紹的時候,坐在旁邊的楚琛就把東西拿到手上把玩瞭一番。

探筒表面有上下二組雲紋裝飾,中部以三組童子為主題紋飾,間以山水樓臺花卉。三組童子分別是為捉迷藏、捕蟋蟀、吹打樂器。上器構圖繁密復雜,刻工精細,人物生動傳神,為清代象牙雕刻器的精品,極為少見。

“總而言之,如此古雅精致的清代象牙探筒是非常難得的。”王先功總結道。

持寶人連忙喜氣洋洋的問道:“王老師,那我的這支探筒能值多少錢?”

王先功笑著說道:“鬥蟋蟀,自古就是我國民間一項賞心悅目的活動。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喜歡這項活動的人對於蟋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其身價也與日俱增。在講這支探筒的價格前,我想先跟大傢說一下,鄒影,你知不知道,一隻蟋蟀要多少錢?”

鄒影搖瞭搖頭:“我這人比較怕蟲,所以我不喜歡玩這東西!”

“那我跟你講,前幾個月,我一個朋友買瞭一隻壽星頭的蟋蟀,花瞭一萬塊錢!”王先功伸出瞭一根手指。

“啊!真的啊!”鄒影一臉的驚訝之色。

“當然,這是指的好的蟋蟀,便宜的也要不瞭多少錢!”

王先功笑道:“俗話說:玩蟲一秋,玩盆一世。正因為現在玩蟋蟀的人多瞭,蟋蟀用具的價格也開始節節攀升,其中,香江佳士得拍賣行在1998年拍賣的一隻明萬歷五彩群貓紋花瓣式蟋蟀罐,成交價就有73.5萬元。”

“如果是現在的話,那隻蟋蟀罐的拍賣價格,很可能突破到一百五十萬。而像這樣精美的探筒,現在的市場價格應該有15萬!而且將來還有很高的升值空間。”

聽說自己的東西能值15萬,持寶人笑得嘴巴都要咧到耳後根瞭。

“不過!”王先功說道:“這位先生,因為您的這支探筒是象牙制品,所以上拍賣會的話估計是成交不瞭的!”

“這樣啊!”持寶人稍稍一時有些遺憾,不過他馬上提起瞭精神,說道:“沒關系,我原先過來也是想瞭解一下東西的價值,沒有想過要賣,今後這支探筒,我們傢也會把它當作傳傢寶留傳下去的。謝謝王老師……”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