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會到瞭此時,楚琛做為初次露面的“新人”,也算是出盡的風頭,除瞭一開始那兩件藏品之外,餘下的十數件藏品之中,他也發表瞭一些見解,而且都得到瞭大傢的肯定。
到目前為止,楚琛的鑒定水平,已經得到瞭在場所有人的認可和佩服,可以說,這次來參加交流會的目的,他都已經完滿的完成瞭。
不過,老話說的好,木秀於林,風必吹之,他原本是想安安心心的等著交流會結束就可以瞭,而且早知道這樣,他也肯定不會把徐渭的手稿拿出來,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毛老又註意到他瞭。
看到自己又成瞭矚目的焦點,楚琛心裡苦笑瞭一聲,站起身來說道:“毛老,我對書畫鑒定真不太在行……”
“別來虛的!”
還沒等楚琛把話說完,毛老就揮瞭揮手,打斷他的話道:“年輕人嘛,就不要怕這怕那的,咱們現在是交流會,說錯瞭也沒什麼大不瞭的,況且我覺得你應該有所得瞭吧。”
“那我就說說我的看法,不對之處,還望各位前輩斧正。”
見毛老給瞭自己一個鼓勵的眼神,楚琛覺得再扭捏就說不過去瞭,開口道:“我覺得,這幅作品應該是張大千的仿作。”
“張大千的仿作?”
“如果是他的話確實有可能啊!”
“這到是啊,現在想想,這幅作品裡,確實有張大千的影子……”
清初時期。著名書畫大師八大山人的真跡珍貴,坊間多見仿品、偽品。甚至在一些拍賣會中出現也不足為奇。
例如八大山人作的花鳥,坊間臨摹本、勾填本、仿本就有很多種。這些不但有一些明不見經傳的畫傢或者作偽者所作。也有一些名傢所作。其中,最著名的應該就要數張大千瞭。
以前,張大千不但仿石濤的字畫足以亂真,也有不少仿八大山人的傑作。其筆墨、章法、佈局、題款等雖然十分近似。
不過,他的作品一般都難以自然流露原作的神韻、意境和真實感情,與八大山人的氣質、個性及不同時期心境迥異,故每幅偽作隻能形似,非天然一氣呵成,刻意的痕跡可見。行傢一見就能看出破綻。
當然,這是對行傢而言,如果是普通的買傢,一般很難看得出來,特別有些人見瞭八大山人的款印,不加細察研究,便信以為“真”,不但輕率失慎,更往往損失不少金錢。
要說。張大千仿八大山人畫作的偽品,之所以較其它同類假畫“高明”,這也是由於他筆墨技巧甚佳,模仿力又強。加上他對八大、石濤的畫曾深入和仔細探究鉆研,一般常人很難辨其真偽。
而且,他早年還搜尋一些舊紙。染上較淡褐黃色;畫好後故意經數次揭、裱,另用一些溶液洗刷。最後刷上一層白芨水,自制假紙。甚至可偽造紙面裂紋,心思縝密之處可見。他還會另用白幹酒等去掉新印色的油質,權充舊印,所用秘法當是不勝枚舉。
對張大千的這段歷史,現場所有人都知之甚詳,因此,當楚琛的話音剛落,現場許多人都露出瞭恍然的神色,紛紛議論起來。
見此情形,毛老高興的點瞭點頭,隨後又問道:“小楚,你能不能接著說一說?”
“好的。”
楚琛點瞭點頭,組織瞭一下言語,隨後從這四條屏所用的畫法等方面,和張大千的風格做瞭對比,說到最後,大傢基本都同意楚琛的看法,認為這確實是一幅張大千的仿作。
聽瞭楚琛的解釋,毛老笑著贊道:“不錯不錯,小楚,你現在已經算的上是書畫方面的專傢瞭。”
楚琛連忙擺瞭擺手道:“毛老您過獎瞭,我也是因為正好傢裡有一幅李耷的作品,而且對張大千的畫風也有些瞭解,所以才能看的出來,不過想要鑒定書畫,可不是這樣就行瞭,在書畫鑒定方面我連師都沒出呢,哪能算的上專傢啊!”
雖說,大傢也知道楚琛的這番話多少有些謙虛的成份,但還是讓許多人覺得這才正常,不然楚琛這點年紀,在瓷器方面就有那麼高的眼力不說,在書畫鑒定方面居然也能如此出色,那也實在太不可思議瞭。
這時,柴平樂有些急切的問道:“毛老,這幅作品是張大千所作的話,那價值要比真品低還是高?”
毛老說道:“一般人認為出自張大千之手筆,縱使是‘偽古’也‘值錢’,但從藝術創造方面看,偽品畢竟真跡,其實價值差距還是不小的。好在這四條屏仿的很大位,和真品的價值相比到也相差不大,還有一點可惜的是,如果作品上能夠留下張大千的款識,那價值無疑會更高一些。”
雖然已經有所準備,柴平樂聽瞭這話,還是覺得很失望,於是又問道:“那具體能值多少錢呢?”
毛老想瞭想,就給柴平樂說瞭一個參考價,聽到這個價格,柴平樂也隻能報以苦笑,雖說他對價格已經有瞭準備,但比他買的價格還低瞭四分之一,實在讓他頗為鬱悶。
而且,這四條屏原先他是準備拿來送人的,結果到最後卻是一件仿作,雖說仿的人也是大名傢,但對方的身份,他也適合那麼做,這樣一來,他也就隻換一件禮物瞭。
當然,除瞭鬱悶之外,柴平樂心裡多少有些慶幸,要不是他今天突然想到拿這四條屏來鑒定,到時送瞭禮又被對方發現不是真跡,那真是害人害己瞭。
古玩打眼,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瞭,因此,大傢議論瞭一會,就把目光轉向瞭最後一個展臺,紛紛猜測,上面的會是什麼藏品,是參加鬥寶的藏品,還是像往年一樣,是某位老前輩帶來的珍品。
不過,無論怎麼樣,最後的一件東西,肯定不會差就是瞭,因此,大傢的目光之中,都充滿瞭期待。
見此情形,毛老就笑著宣佈道:“最後一件藏品,五冊手稿!”
“居然是手稿!也不知道是哪位名傢的作品,不過既然能夠放到最後,想必應該是大傢之作吧!”
“我覺得不然,如果真是大傢之作,五冊手稿得多少錢?就算是世界性的大拍,能夠一次性出現五冊大傢所作的手稿,也好像沒有過吧!”
“你這話實在太主觀瞭吧,以前沒有,不代表現在就不會出現,再說瞭,又不是什麼好東西就一定要出現在拍賣會上……”
正當大傢爭論的時候,毛老就一臉嚴肅的說道:“好瞭,大傢可以上臺鑒賞瞭,不過在此之前,我必須要說一點,大傢在鑒賞的時候,務必小心小心再小心,如果出瞭什麼差錯,把你們賣瞭也賠不起!”
聽瞭毛老的提醒,大傢哪還不明白,這五冊手稿肯定是相當珍貴的,這讓大傢好奇的同時,連忙爭先恐後的上臺,準備一睹手稿的真容。
“啊!居然是徐渭的《四聲猿》!”馬上就有人驚呼道。
“另外還有《南詞敘錄》!”
“難道這些都是徐文長的真跡?”
“你這不是廢話嘛,如果不是真跡,毛老剛才說那番話幹嘛!”
議論聲中,許多人臉上都露出瞭激動的神色,要知道作者可是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的徐渭,而作品也是徐渭在戲劇方面的著作,遇到這樣的名傢名作,他們如何不激動?
“確實是真跡,我覺得一點問題都沒有……”
“看看這段,是用行草書寫的,用筆沉穩,節律跌宕,行間茂密,似急風驟雨,加上破鋒、露鋒、澀筆的交叉運用,使得書法看上去豐富多元,這也符合徐渭的書法特點……”
“是啊,你再看看這段文字所表達的感情,很符合徐渭當時的境況嘛……”
一時間,大傢你一言我一語,把這幾本手稿分析的七七八八,就算沒有毛老之前的提醒,他們也認定瞭手稿肯定是徐渭的真跡。
安功士有些不舍的從臺上走瞭下來,卻發現楚琛和吳叔他們正坐著在那談笑風生,於是就走到他們的跟前,有些奇怪有問道:“我說小楚,你們怎麼也不上臺欣賞一下徐渭的手稿啊?”
趙學義嘿嘿一笑道:“沒關系,反正今後有的是時間欣賞嘛!”
安功士聞言微微一愣,緊接著他就想到瞭一個可能,驚呼道:“老趙,你不會是說,這些手稿都是你的吧?”
安功士的聲音本來就高,再加上大傢現在也非常想知道手稿的主人,聽見這話,“唰”的一下,眾人的目光就都投向瞭趙學義。
趙學義見此,連忙說道:“我要是有這樣的寶貝就好瞭,這些徐渭的手稿是小楚的!”
聽說東西是楚琛的,大傢下意識的認為,楚琛既然是代表劉老來參加交流會的,那這些手稿應該是劉老委托他帶過來的。
毛老也是這麼想的,就問道:“小楚,這些都是劉老讓你帶來的嗎?”
楚琛憨笑瞭一聲,回道:“不是的,這是我昨天才得到的。”
“啊!”聽見這話,現場除瞭吳叔他們之外,其他人都是一陣愕然……
ps:感謝“十二奪命戰馬”投的月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