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百零五章 趙學義的運氣

作者:吃仙丹 字數:5147

男子聽瞭老人所說,嗤之以鼻:“得瞭吧,你說值錢就值錢啊?再說瞭,就算值錢,也得是真的才行。本文由。。首發而且,我有一點很好奇,如果真是價值很高的東西,你就這麼放在這個佈袋子裡,說出來誰信啊?”

老人怒道:“我是剛從別人手裡買回來,正準備回傢,誰知道你撞瞭人逃跑不說,還打人啊!”

那女子冷笑瞭一聲:“嘿!誰叫你攔來著,都七老八十的人瞭,還不知道什麼叫做不自量力嗎?”

“你這人怎麼說話呢?難不成你們這麼做還有理瞭?!”

聽見這話,那位剛才勸架的中年婦女勃然大怒,罵瞭起來,其他人的臉色同樣也都不太好看。

看到楚琛臉色有些陰沉,男子連忙拉瞭拉年輕女子的手,讓她不要說話,隨後對著老人說道:“反正不管怎麼說吧,空口無憑我是不會相信的。”

這時,警察開口道:“好瞭!這不是有楚館長嗎,讓他幫忙鑒定一下,不就行瞭。”

聽瞭這話,大傢才反應過來,還有楚琛這個專傢在呢,於是老人連忙把東西交給瞭楚琛。

前文說過犧尊為犧牛之形,但這件紫砂犧尊並非簡單的對牛的簡單模仿,而是經過瞭藝術傢的處理。頭型比牛略長,耳朵也高高聳起,整個身體筋骨結實、肌肉豐腴。整體造型有牛之壯而更顯聰慧、靈動。

在犧尊的脊背中間部位,有一個類似酒壺壺蓋的一個圓形蓋,巧妙地形成瞭一個半環形蓋鈕,犧尊背上蓋鈕之下。就是把酒倒進去的入口,酒存在牛肚子裡。而酒的出口,也就是現代酒壺的“流”,則在犧尊的嘴裡,古人用犧尊倒酒之時。酒從犧尊嘴裡流出,別有一番情趣。

可惜的是,這件犧尊的一隻後腿斷瞭,而且斷口也非常新,很可能就是剛才掉到地上被摔壞的。

看到楚琛的視線從紫砂犧尊上移開,老人就連忙問道:“楚老師。怎麼樣?”

看到老人希冀的眼神,楚琛暗嘆瞭口氣,說道:“老先生,很抱歉,這件紫砂犧尊和真品還有些差距。”

“啊!”老人驚呼瞭一聲。一幅不置信的模樣。

見此情形,楚琛就解釋道:“我為什麼說它和真品有些差距呢,首先一點,明代紫砂壺刻款字體流行楷書,多為竹刀所刻。竹刀與金屬刀刻款不同,易於鑒別。竹刀刻款泥會溢向兩邊,高出平面,留有痕跡;金屬刀刻款是在泥平面以下。”

“而這件器物的款識明顯是金屬刀刻的。另外刻法上細看起來,也陳仲美的真跡也有所差別。除此之外,這件器物在造型上看起來還有些生硬。泥料上也有些不同……”

聽瞭楚琛詳細的解釋,老人一陣沉默,他就算再怎麼覺得不信,在事實面前也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打瞭眼。

男子見此,幸災樂禍的說道:“哈哈,我就說瞭。怎麼可能是真的呢!”

“你急什麼急,我話還沒說完呢!這件東西雖然不是真品。但也是清末民初時期仿作中的精品!”

楚琛瞥瞭男子一眼,接著又把他為什麼得出這個結論。向大傢解釋瞭一遍,最後說道:“所以說,我認為這應該是一件清末民初時期的仿品,而且仿的很不錯,市場價值應該在兩萬塊錢左右。”

說起來,憑男子的表現,他還是挺希望這件東西是真品,好讓男子牢記今天這個教訓。但如果確實是真品的話,就這麼壞瞭那又太可惜瞭一些,而現在這個結果恰到好處,既能讓男子賠一筆錢,又不至於因為損壞覺得太可惜。

得知自己的東西還能值兩萬,老人心裡也有些安慰,雖說這價錢和他花的錢再的有些多,但至少沒讓他血本無歸。

而對男子來說,兩萬塊錢雖然不少,但還在他的承受范圍之內,最後也隻能捏著鼻子認瞭。不過,這也是因為有楚琛在場,不然打死他也不會賠這筆錢。

那年輕女子去自己的車裡取瞭錢付給瞭老人,老人也把那件損壞的犧尊交給瞭男子。隨後,男子就說道:“沒我們什麼事瞭吧,那我就走瞭。”

看到男子要走,警察連忙把他攔瞭下來:“噯噯噯!今天的事故還沒調查清楚,麻煩跟我們去一趟警局吧。”

男子眉頭一皺,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就看到楚琛的似笑非笑的看著自己,就暗道瞭一聲“晦氣”,再也不敢多說什麼,和年輕女子一起灰溜溜的坐上瞭警車。

“楚老師,麻煩給我簽個名唄!”

“楚館長,我這有一塊祖傳的玉佩,麻煩幫忙斷一下代……”

“楚老師,我傢有一件瓷器,聽說當年是乾隆皇帝賞給我傢祖上的,您能不能幫忙看一下?”

“楚老師,我傢裡有一幅唐伯虎的畫,已經讓幾位專傢都看過瞭,都說是真跡,不知道您有沒有興趣啊……”

等警車離開之後,圍觀的群眾就一擁而上。有要楚琛簽名的,有想請楚琛幫忙鑒寶的,也有想出售物件的。一時間,楚琛周圍好像突然變成瞭一個菜市場,連不遠處的行人都驚動瞭,紛紛跑過來,想看看這裡到底發生瞭什麼事情。

見此情形,楚琛連忙大聲喊道:“諸位,真是抱歉,我還有一些急事要去潘傢園,如果大傢真有寶貝要鑒定或者出售的話,可以拿著東西去我的店鋪,或者直接去增華博物館,隻要我在在場的各位一律不要鑒定費。”

“當然,無規矩不成方圓,這樣的機會隻有一次,希望大傢能夠見諒!”

“楚老師,您太客氣瞭,再怎麼樣也不能讓您一直白幹活啊。”

“就是,不過楚老師。我們是不是要在您這登個記啊?”

楚琛擺瞭擺手,說道:“我現在馬上要走,時間有些來不及瞭。”

說到這,他對對著剛才那位仗言的中年男子,說道:“大哥。麻煩您幫忙登記一下,可不可以?”

中年男子微微一怔,隨後驚喜的連連點頭:“沒問題,沒問題!”

楚琛笑著表示感謝,隨後遞瞭張名片給他,說道:“還要麻煩這位大哥幫忙登記一下。到時可以把名單放到我的博物館或者店鋪,也可以打電話聯系我。”

“好的……”

隨後,楚琛向大傢拱瞭拱手,就朝著自己的車子走去,而群眾們也都自覺的給楚琛讓出瞭一條道。

“到底是專傢。一點架子都沒有。”

“是啊,這越是有學問的人,越是客氣,哪像現在一些專傢,本事沒幾個,態度卻差的要死,好像別人欠他錢一樣……”

正當大傢在那議論的時候,楚琛也快走到車子跟前瞭。這時背後突然傳來喊他的聲音,他回頭一看,發現原來是剛才那個老人。

“大爺。不知道您還有什麼事情啊?”楚琛微笑著問道。

老人喘著粗氣,說道:“楚老師,抱歉還要打擾您一下,我傢裡還有兩件東西,也是從同一個人手裡買的,我覺得有些不放心。不知道您什麼時間有空,可以幫我看一下啊?”

“要不您明天後天上午去我的古玩店找我吧。”楚琛沉吟瞭片刻。想到明天要去諸晗玥的四合院把井裡的寶藏取出來,就把時間定在瞭後天。

其實。楚琛之所以現在才把寶藏從井下取出,隻是因為想等諸晗玥逝世四十九天之後再說,不然他心裡覺得對諸晗玥多少有些不尊重。

“這個……我不知道您的店在哪啊。”老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楚琛馬上反應過來,也給瞭老人一張自己的名片,笑著說道:“到時您來之前可以給我打個電話。”

“好的……”

等老人告瞭辭,楚琛就坐回駕駛室,邊開車邊把剛才的事情,跟吳叔和朱大富復述瞭一遍。二老紛紛驚訝居然還有這麼囂張的人的同時,對楚琛剛才的行為也都非常贊賞。

一路無事,把車子停到古玩市場的停車場後,楚琛就帶著吳叔和朱大富一起來到趙學義的店鋪。

此時,店門外正站著一位保安,這是老五聽瞭楚琛的吩咐,從店裡派過來的。

楚琛和保安打瞭招呼,就向保安問瞭情況。保安告訴他們,警察已經來過瞭,至於有到底有多少損失,隻能等趙學義回來瞭再說。

楚琛點瞭點頭,中午的時候,趙學義就已經在回來的路上,估計現在還有兩三個小時就能就能趕到這,因此,楚琛準備就在店裡等著。

由於要保存證據,楚琛三人隻是在門口看瞭看,隻見裡面的東西,別說博古架瞭,連一張八仙桌都被砸的四分五裂,這讓大傢看瞭都很生氣,楚琛更是心裡發誓一定要讓林老三好看!

因為這事,一行三人都來到楚琛的店鋪等著趙學義回來。楚琛就接到瞭趙學義的電話,說是他現在已經到瞭他的古玩店瞭,於是掛瞭電話後,楚琛他們連忙一起走瞭過去。

楚琛他們是和得瞭消息的警察一起到的古玩店,等大傢打過招呼後,警察先開始工作,忙忙碌碌瞭好一會,公事才算處理完瞭。

見警察準備告辭,楚琛就問道:“王警官,那些人找到沒有?”

“已經抓瞭三個,還有兩個正在追捕中,不過應該也快瞭。”

“謝謝,如果有什麼消息,還要麻煩你打電話告訴我一下。”

“應該的,應該的……”

等警察離開之後,楚琛就一臉歉意的說道:“趙叔,這次的事情真是對不起瞭,要不是我的話,也不至於讓您造成這麼大的損失。”

“小琛,真的沒關系,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嘛。”

趙學義豁達一笑,雖說這次的損失算不起不大,不過從他眼神之中的黯然,還是可以看出,他對這自己的店鋪破壞的如此嚴重。還是非常傷感的。

“而且,今天這事算起來是我自己作的孽,要不是當初我做錯瞭事,也不至於會惹上林老三這樣的人,老話說的好。自作孽不可活啊!”

趙學義搖頭一嘆,此時他心裡對去年那件事情萬分後悔,如果再來一次的話,他肯定不會那麼做的,不過,這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吃。他也隻能默默的咽下這個苦果。

“過去的事情就別提瞭,咱們一起來把這裡打掃一下,門也叫人過來修一修,完事瞭就去吃晚飯。”吳叔提議道。

“行……”

大傢都點頭表示同意,反正快下班瞭。楚琛把老五和周文平也叫瞭過來,人多力量大,要不瞭多久應該就能把店裡清理幹凈。

“咦?”

當清理瞭一半的時候,大傢就聽到在墻角處的周文平驚咦瞭一聲。

“老周,發生瞭什麼事情瞭?”老五抬起頭來問瞭一句。

周文平指著一件東西,有些興奮的說道:“你們過來看看,這裡面好像有什麼東西啊!”

“有東西?”大傢聽瞭這話,連忙快步走瞭過去。

周文平指的東西是一隻高度將近五十厘米的青花酒壇。酒壇的表面青花開光繪二幅紋飾,一面方形開光內人物故事,另面葉形開光內繪寒江獨釣圖。

從紋飾的表現和青花的發色等方面來看。這應該是明末時期的酒壇。不過,青料發色不太正,畫工也並不出色,隻不過是一件非常普通的民窯作品,估計就值個兩三千塊錢,這還是因為這個酒壇比較大。做起來並不容易的關系。

現在,酒壇被人用什麼東西把上半部給砸壞瞭。就更不值什麼錢瞭,但正因為這樣。反而讓大傢看到酒壇底部非常明顯的隔層。

見此情形,趙學義也有些呆愣,不可思議的說道:“我是因為覺得這隻酒壇賣不出去,才把它臨時放在這裡,真沒想到它居然有夾層。”

朱大富笑呵呵的說道:“老趙,那你也太馬虎瞭一點吧,當初把它買下來的時候,你就不知道檢查一下?”

趙學義皺著眉頭回憶瞭片刻,說道:“這東西是我去年掏宅子的時候,主人傢把它當添頭送給我的,我哪會認真檢查啊。”

吳叔笑著說道:“好瞭,好瞭。咱們還是看看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吧。”

話音剛落,楚琛就找瞭個工具,把那隔層打瞭開來,隻見裡面是一疊用厚厚的紙張包裹起來的東西。

楚琛馬上提議道:“走吧,這裡有些不方便,咱們到八珍玉食再說。”

大傢沒有異議,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和保安交待瞭一聲,就一起走向瞭飯店。

“沒到我老趙也有這一天啊!”

進瞭包間,趙學義就哈哈一笑,連忙戴上手套,迫不及待的把紙給拆開瞭,就見裡面放著三本經折裝的冊子。

經折裝是我國書籍法帖裝裱形式之一,它是以卷子長幅改作折疊,成為書本形式,前後粘以書面,佛經多用此式。它是從卷軸裝演變而來的,因卷軸裝展開和卷起,都很費時,改用經折裝後,較為方便。凡經折裝的書本。都稱“折本”。

趙學義激動的搓瞭搓手,接著就把其中一本折本打開,看到裡面的內容時,頓時就瞪大瞭眼睛,驚道:“居然是石鼓文的拓片!”

石鼓文,是秦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在石鼓文的字裡行間,已經找不出甲骨文那樣的象形圖畫痕跡,也不似其他東周列國文字的散漫變體,而完全由線條組成。

石鼓文比金文規范、嚴正,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瞭金文的特征,它是從金文向小篆發展的一種過渡性書體。

它的結體方正勻整,舒展大方,線條橫平豎直,粗細基本一致,甚至已相當註重章法佈局。各篇字字**,但又註意瞭上下左右之間的關系,偃仰有序,向背和諧。

傳說在石鼓文之前,周宣王太史籀曾經對金文進行改造和整理,著有大篆十五篇,故大篆又稱“籀文”。石鼓文是大篆留傳後世,保存比較完整且字數較多的書跡之一。

石鼓共十隻,高二尺,直徑一尺多,形象鼓而上細下粗頂微圓(實為碣狀),因銘文中多言漁獵之事,故又稱它為獵碣。

石鼓於唐代初出土於天興三疇原,以後被遷入鳳翔孔廟。五代戰亂,石鼓散於民間,至宋代幾經周折,終又收齊。現在這些石鼓被保存在故宮。

可能大傢會覺得奇怪瞭,既然石鼓現在故宮,那拓片又有什麼珍貴的?如果上面的刻字全都清晰的保存,那麼拓片的價值當然有限,但目前其字已多已經被磨滅瞭,其第九鼓已無一存字。在這種情況下,拓片就擁有瞭研究的價值。

而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沒有流傳下來。宋安國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國秦文錦售給瞭島國人。此外,社會上所流傳的早期拓本有北宋的《先鋒》、《中權》、《後勁》三種,其中天一閣藏北宋拓存四百二十二字本為最。然原拓己失,現隻能見到郭沫若30年代在島國收集的此三種拓本的照片……

ps:感謝“浪哩個兒踉”投的月票!

...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