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站得太高也不好

作者:蕭瑟良 字數:2297

平心而論,這是個不錯的解決方式。

拿出一點點小錢,再就著自己生意的衍生,給意圖打秋風的親戚們一條活路。看上去還是個拿工資的,但是一來多幹多得,二來多少能分點兒股份。指望做的有多大當然不可能,最終還是憑力氣吃飯,可想要比其他人過的好一些,那還是沒問題的。

但是胡曉華哪裡知道,這事兒擱在任何人身上都是相當不錯的解決之道,可放在石磊身上,還真不太好解決。

除非,石磊用的是自己的自主資金來幫親戚們成立這傢公司。而且,石磊所做的行業,想要發展衍生行業,還真不是那麼容易。

石磊現在有兩個企業。

這兩傢企業,嚴格來說他都不是唯一的大股東。

啟宣他和董馳青的股份一致,快閃魏星月才是大股東。

但是好在這兩個企業,石磊說瞭基本都能算數。

這一點,不管是石磊,還是身邊的朋友,以及傢裡那些親戚,顯然也都是心知肚明的。

這就更容易讓那些親戚認為,石磊想給他們安排個舒舒服服拿錢的閑職不會有任何困難。

可是,這兩傢企業,說穿瞭產品都極為單一。

啟宣做的是城市單車,共享單車,能發展出衍生行業的,幾乎就隻有單車制造瞭。可是別說單車制造這種東西是個技術活兒,根本就不是短時間內能學得會的,品控以及設計組裝,根本就都不是說一個門外漢學上幾天就能學會的。光是想要弄出一傢自行車制造廠,這投資沒個幾千萬都不可能。一整趟的流水線呢。

快閃就更加需要科技含量。

說是電池行業有點兒夕陽產業的意思,尤其是不環保,這相當為人詬病。可這個行業裡,即便不談石墨烯之類的高科技,簡簡單單一個鋰電池的生產,也絕對不是一個門外漢能短期內搞的明白的。

真要投資一個充電寶生產廠,投資隻會在自行車廠之上。

當然,如果隻是從其他廠子訂購電池組,自己廠子生產外殼進行組裝,這可能會對生產的要求以及投資規模有很大的縮減。

可無論怎麼縮減,幾百萬也還真未必能開得出這樣一傢廠子來,就不談以這種方式組裝出來的充電寶,能否達到快閃要求的標準瞭。

反正來說,石磊現在手裡的兩傢公司,其衍生行業,肯定都不是他的自主資金能負擔得起,同時也不是傢裡那些親戚能夠應付的瞭的。

……

胡曉華還在詳細的介紹,其他親戚當然不會就此不管,而是等到他們意識到好好學手藝就一定能過上好日子之後,再把他們都招進瞭公司。隻是,股份就沒有胡曉華那位表叔拿的那麼多瞭,而是兩到三個點不等。

可是,石磊早就明白瞭,他也從心裡否定瞭這個“好辦法”。

辦法其實不錯,隻是不適用……

因此,石磊等胡曉華徹底說完之後,緩緩搖瞭搖頭,道:“這的確是個很不錯的解決之道,但對我不適用。你傢裡原先是做房地產開發的,裝修什麼的,正好是配套產業,而且起點低,容易學,至少學會管理一支小型裝修隊問題不大。可我的公司,配套產業根本就不是那麼容易學會的,更何況,這投資得多大?”

胡曉華笑著搖搖頭,說:“你想太多瞭,不是說做個配套產業就一定要做生產廠商的,還有維修呢?充電寶那個不好弄,自行車維修,你還怕他們能遇到什麼技術難題?你那些單車,每天維護費用是多少?給別人賺跟給自傢親戚賺,真沒什麼區別。”

石磊恍然大悟,原來,胡曉華這番話的用意並不是讓他出資做一個生產廠傢,而是要讓他把公司的維護部門獨立出來,或者說成立一傢子公司,專門負責維護這一塊。

隻是,現在啟宣單車就已經覆蓋瞭七八座城市瞭,而在啟宣的藍圖之中,國內所有省會,除瞭個別實在不適合騎車的地方,其他省會是必須全部覆蓋的。再加上各省比較重要的二三線城市,尤其是東部南部,幾乎每座城市都是覆蓋范圍。

這樣毛估估,啟宣準備上市的時候,至少也得覆蓋到一百多座城市,這麼大的范圍,傢裡那些親戚能應付的過來麼?而且,他們願意背井離鄉的離開潤州麼?

胡曉華似乎看出石磊的猶豫,他說:“啟宣現在即便算上西溪這個市場,也不過覆蓋瞭八座城市,目前最主要的就是兩大塊,一是珠三角,二是長三角。我不知道你們未來的規劃怎樣,但你們傢親戚能有多少?給一個珠三角,或者就近給個長三角,還不夠他們消化的?你還真打算把整個啟宣下邊所有的維護部門都交給他們?”

石磊笑瞭,是呀,他現在位置站的比較高,已經習慣瞭用藥二的方式去思考問題,一想就是全國,倒是忽略瞭,一個全國性乃至日後要發展到國外去的公司,區域化是非常重要的戰略步驟。

“但是我怕他們能力上……”

胡曉華翻瞭個白眼,道:“你天生就會高瞻遠矚?你自己還不是一點點的學出來的?維護這一塊有個好,反正是個凈虧損的部門,絕不可能產生盈利,隻要管理的不那麼混亂,其實問題都不會太大。力氣活有個好處,那就是出多少力就掙多少錢。”

石磊點瞭點頭,認真的思索瞭一番,還是覺得有問題。

“可是,既然維護是凈虧損,再把這個部門獨立出去,我怎麼跟他們完成計費呢?總不能以維修車輛的數量作為計費單位吧,這樣他們故意損壞啟宣單車,然後報修……這跟我們維護部門的實報實銷完全不一樣。”

胡曉華嘆瞭口氣,說:“您還真是宏觀慣瞭,這底下的事情你是一點兒都不瞭解啊。”

“怎麼說?”

“一個不可能有盈利,一定是凈虧損的部門,不管管理有多好,都一定會有貓膩的存在。而這種貓膩,作為管理者,是必須瞇著眼容忍其存在的。作為公司層面,隻需要保證損耗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比方說,單車使用頻次和損耗程度之間的數據關聯,這個始終掌握在你們技術部門手裡,你擔心什麼?那邊超瞭,就扣錢啊,而隻要在技術部門監控認為可承受的范圍內,有貓膩也就隨他們瞭。水至清則無魚。而且,維護可不隻是維修這一塊,還有高峰時期的單車運輸……這個你比我瞭解的多。這些,更是由技術部門直接下達的指令,他們隻需要照辦。這一塊,給他們計件就是瞭。最終,還是那句話,肯用力氣,就可以節約人手,利潤也就越大。”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