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二日,舉世矚目的亞運會在北京隆重舉行。
這屆運動會,是自一九七八年我國全面推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的第一個國際綜合性賽事,是中國對外開放、北京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時間點。
當年為瞭舉辦北京亞運會,舉國上下出力、出錢,數千萬人慷慨解囊,共捐款2.7億元,占全部投入的十分之一,一批現代化的亞運會基礎設施拔地而起,很多人為北京新地標的宏偉吃驚,認為至少超前瞭十到十五年。
北京亞運會期間,亞組委和共青團北京市委組織的在冊“義務服務人員”達二十萬人,實際服務亞運會的“義務服務人員”超過四十萬人,其中五百多名志願者是來自北外等五所高校的大學生志願者。
剛剛走進大學校門的宋小青也成為志願者之一,由於亞運村沒有志願者工作餐廳,也不提供盒飯,五百多人一到飯點兒就隻好去周邊少得可憐的幾個小餐館湊合一口,但是她和她的同學們,被整個首都熱烈的氣氛感染著,被一種激昂的心情鼓舞著,每天自發走到亞運村義務工作整整一天,在傍晚再拖著疲乏的身體返回學校。
所有這一切,沒有一分錢報酬,但所有的同學似乎都沒想過這些,相反每次被委派任務後,反而有一種無上光榮的感覺。
在亞運會結束後很久,同學們慢慢回味過往每一天的分分秒秒,才終於理解瞭當時自己心中激蕩的情緒是什麼,那就是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而宋小青也萬萬沒想到,自己無意中,竟然成為共和國改革開放這一段重要歷史時期的親歷者。
北京亞運會不單單是一場國際性賽事,也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精神氣質和大國形象的重要舞臺。
遠在金陽省並原市的寧向東,也完全不知道,自己也成為我國推進大型國企改革的親歷者。
十一月初,連軋帶鋼廠經過緊鑼密鼓地安裝、調試和運行,取得瞭一次性試車成功的輝煌戰果。
同時,廠裡舉行瞭第一次全體職工大會,這也是連軋帶鋼廠成立的誓師大會。
從此,在並鋼四十餘傢分廠的基礎上又增加瞭新的成員,公司總經理袁克航親自到場發表瞭熱烈激昂的講話:
“同志們!”
會場上掌聲雷動。
坐在主席臺上的袁克航,極具氣度地抬起手微微向下壓瞭壓,待掌聲停止後繼續說道:
“我代表,總公司全體幹部和職工,誠摯歡迎你們,加入到並鋼,這個充滿生機、充滿活力的集體中……”
“今年以來,我們全省上下、全力推進,國有企業的轉型跨越。
目前來看,改革、發展、安全、穩定的總體形勢一片大好,特別是廣大幹部群眾,對轉型跨越、發展、再造一個新金陽的共識和激情,正在轉化為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步伐、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強大動力……”
“整個並鋼,在改革過程中呈現出產能上升、效益提高、質量穩定的良好態勢,各項指標均已提前、超額、圓滿實現,安全生產形勢為多年來最好水平,這些,都為我們連軋帶鋼廠,在未來全線投產,起到瞭良好的示范作用……”
“這就要求,今天在座的每一名同志,牢記公司黨委和廣大職工的重托,以廠為傢,愛崗敬業,以實際行動譜寫一份自己滿意的答卷,不辜負全廠職工和廣大群眾的信任與期望……”
袁克航的動員講話完畢後,石宗勤接著講話,首先表達瞭自己就任連軋廠總工的態度:“我本人對承擔起連軋帶鋼廠總工程師這一重任深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而怎樣才能夠以優異成績回報在座同志們的信任和厚愛呢?那就是質量!”
“我們廠的口號是‘安全重於泰山,質量高於生命!’這就要求同志們拿出高度的主人翁責任感……”石總工三句話不離本行,再三強調瞭產品品質的重要性,尤其以熱軋2250mm帶鋼軋機容易引起的質量缺陷類型和產生原因做瞭詳細的分析,並提出控制措施。
“……尤其是塔型、氧化皮壓入、輥印和浪形,這幾個能夠提前發現和規避的表面缺陷,要絕對避免出現!”石總工嚴肅地說道,話語中表達的意思很明顯:“生產出現問題生產處要挨板子,質量監測上出瞭問題,我拿質監站是問!”
質監站的人坐在第一排,聽瞭石宗勤的講話,站長大老張和溫技術兩人暗暗對視瞭一眼,都感到將來質監站的工作輕松不瞭。
寧向東帶著一個筆記本,在石總工講話期間,始終低頭寫著什麼,因為坐在第一排,所有人都仰望主席臺的時候,他的這個舉動就非常紮眼,甚至引起瞭在臺上講話的石宗勤的註意。
總務處長程偉志坐在主席臺後排邊緣,他的主要工作是為第一排的重要領導茶杯裡添水,這種服務員就可以勝任的工作,程處長一向是親力親為。
當石總工講完話後,有大管傢之稱的程處長正式宣讀瞭明年四月份去武漢鋼鐵公司實習一年的消息。
話音一落,臺下立刻響起一片嗡嗡聲。
大傢都知道要去武鋼實習,但沒想到一去這麼長時間,像寧向東、趙偉這樣的青工無所謂,反正一人吃飽全傢不餓,但是上瞭年紀拖傢帶口的人就不行瞭,每個人都有個傢庭的擔子。
別說已經成傢的人,就連鄭村民也咧瞭嘴,這一去一年,他的秀玲兒可咋辦。
隨後,是授旗儀式。
連軋廠去武鋼實習期間,將實行軍事化管理,由此,廠一級各處室成立為大隊,各工段為分隊,各班組為小隊。
質監站接到的紅旗上繡著質監分隊的字樣,各小隊分別就仨人,連隊旗也沒混上,比起其他工段班組動輒幾十人,一個分隊還不如人傢一個小隊有氣勢。
大會結束後,質監站走在最後一排。
“小寧,過來一下。”
寧向東回頭一看,是總務處程偉志叫他。
“來來,還有你們倆,上來搬桌子。”
程偉志手底下那幾個兵到會場大門外拆條幅,他順手抓瞭這哥仨的壯丁。
三個人屁顛屁顛跑過去幫忙,因廠處級領導分派工作而倍感榮幸,是職工的基本覺悟。
就幾張桌子,輕松加愉快搞定,這時鄭村民看到石總工的茶杯遺落在桌子上,伸手拿瞭就準備去廠辦送過去,寧向東一看連忙奪瞭過來,遞給程處長,不好意思地說道:“這石總工的杯子,勞煩您順便送去吧,我們哥仨偷個懶,不想去爬樓梯瞭……”
寧向東滿臉賠笑,一副做錯事的樣子,程偉志看在眼裡,心說這小夥子有眼色,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很明白輕重。
程處長老懷大暢,拍拍他的肩膀,連聲誇獎道:“小寧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