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決心貸款的事後,寧向東給趙寶庫打瞭傳呼。
這筆錢最終是用於寧寶隆的經營,三名股東人人有份缺一不可,龔胖子提出的倡議,寧向東這兒是完全接受瞭,趙寶庫遠在深圳未歸,還不知道自己這兩個合夥人動瞭大心思。
“這是大事啊向東,我一時半會答復不瞭,”聽寧向東說完近況後,趙寶庫思索瞭一會兒,說道:“不過初步同意這麼幹,隻是找哪傢銀行能同意個人貸款呢?”
這個時代雖然比前幾年有瞭飛躍式的進步,但是個人貸款在全國也是聞所未聞,趙寶庫震驚於這個小舅子的膽量,居然把融資的主意打到國傢的錢包裡,卻不知道這個主意來自於何萍的隨口一說。
在當時改革進程完全以政府引導的時代,任何政策上的變動,像寧向東這種小生意人是沒有任何察覺的,他們隻知道埋頭經營自己的小圈子,反而是國際資本大鱷一直對中國這個新興的經濟體覬覦已久,隨時準備一口吞噬這個亞洲資本裡剛剛開始成長起來的肥美的羊羔。
國有銀行一向高高在上,從來隻針對企業甚至大型企業放款,別說個人,就是規模小點的廠子也沒有向銀行貸款的說法,有多大鍋,煮多少飯,量力而行是自古以來的習慣,雖然這段時間常常聽到金融改革的風聲,但是即便改,也不會這麼大的魄力吧,改革的命脈是經濟,說成大白話就是國傢要做買賣賺錢瞭,既然國傢要做買賣,更不可能再借錢出來給個人幹瞭,那麼,鼓勵個人貸款或許是個謠言?可誰有膽量放出這種謠言,而且怎麼想到這種說法的?常言道無風不起浪,說不定國傢已經有瞭這樣的想法呢?
趙寶庫反復思量不得其法,看看計時器,這通長途電話又打的超過瞭三分鐘,實在疼,心想這麼大的事幹脆回去面談,遠隔千山萬水也不是說事的態度。
“我馬上回並原,向東,你最好看看也找個時間回去一下,咱們三個最好見個面,好好談談。”
寧向東一聽趙寶庫叫自己回去,當時心裡就發瞭怵,目前單位上下從嚴要求勞動紀律,遠不是剛來那陣子管理松懈的狀態瞭。
況且石總工眼看著就要過來,劉元貴對他們質監站抓的一刻也不放松,自己找什麼理由能避免連軋廠兩大巨頭對他的註意,才是當務之急。
這一瞬間,他忽然覺得自己也是個人物瞭,居然能讓連軋廠的高層註意到自己這樣的草根民。
就差李鐵瞭,寧向東自嘲的想到,要是連李廠長也開始註意到他,或許真的修成大神瞭。
丁啟章的話浮現在他腦子裡,凡事要透過表面看清內涵,人們為什麼會註意你?是因為你本還是因為你的附加值?
能讓劉元貴關註的是後的丁啟章,石總工的護是因為老媽霍敏芝,丁啟章的照拂因在老爸寧鑒良。
其實丁老的關是最復雜的,未嘗不是卸任多年,在看似淡泊的退休生涯裡,想在他上烙印上自己當年的影,這是一種寄托,或者叫厚望,也是生命的延續。
沒有借口回去,那就創造借口也要回去,寧向東打定主意,當晚下班後,來到劉元貴下榻的房間。
“這是什麼?”劉元貴奇怪的看著寧向東遞過來的盒子。
“一盤錄像帶,”為瞭有個來這裡的借口,寧向東偷偷拿瞭趙偉一盒錄像帶,對劉主席神秘的暗示道:“這裡面都是你想看的……
聽到錄像帶,劉元貴如臨大敵,嚴肅的盯著寧向東,說道:“小寧!你這個同志雖然平常散漫瞭點,但是本質非常好,沒想到現在搞一些污穢不堪的東西拿給我。”
寧向東看著他的一臉正氣,有點哭笑不得,說道:“這裡是十大古曲,中央音樂學院精選的。”
“哦?是音樂學院出的那個帶子?!”劉元貴驚喜的站起來。
這盤帶子他早有耳聞,最初音樂學院采選這幾個曲目是為瞭教學使用,卻無心插柳柳成蔭,從此遴選出來的十大古曲成瞭國內古曲的代表。
而且,當時為瞭錄制這幾首曲子,還專門去深圳找瞭全國最先進的錄音棚,制作完成後,發現效果相當好,便用母帶少量錄制瞭一批在市場上出售,收回成本後便沒有再版。
劉元貴是吹嗩吶的,對民樂向來不釋手,可惜一直苦於沒有機會搞到這盤錄像帶。
“既然是這盤帶子,搞得那麼鬼鬼祟祟幹什麼?”劉元貴接過帶子,埋怨道。
“那您為何首先會想到污穢不堪?”寧向東奇怪的問道:“難道……”
“你為何又有此一問?”劉元貴反戈道:“莫非……”
寧向東會心一笑,說道:“這盤是翻制的,原版誰也搞不到,聽說世面上流通的早都被收藏瞭。”
“如果是盜版的話,我就無權欣賞瞭。”劉元貴惋惜的把錄像帶放在桌上。
“又不是賣給您的,”寧向東早就考慮好瞭,隻要不是進入流通領域以此牟取不正當利益,就不算盜版:“朋友之間,翻錄饋贈,不違法。”
“無事獻殷勤,說吧,找我有什麼事啊。”劉元貴板著臉,把錄像帶收進抽屜。
當聽寧向東說瞭又要請假回並原的事,他還是犯瞭躊躇。
如果石總工不來,這個板他拍瞭沒問題,但是廠裡領導層剛剛發生變動,他在武漢擅專不得不心存顧忌,要是普通職工還好說,偏偏這傢夥還給石總工當過文書。
劉元貴翻瞭翻歷,看到上面的記事欄,忽然想到一個主意:“現在你們這批職工培訓結業在即,而且馬上要進行最後考核,我不能批準你請假回去!”
看到寧向東碰瞭軟釘子後大失所望的表,劉元貴心中暗笑,站起從旁邊的檔案櫃裡抽出一份資料:“這是你們站技術員溫國慶本月寫的技術匯編,廠裡命要求你安全迅速的帶回去,交給工會的喬旭,爭取在九月份的內刊出版,不得有誤,回去也不得逗留,完成任務後即刻返回!”
寧向東聞言差點掉淚,溫技術的材料上個月是交由《長江報》的郵遞員代為郵寄的,又不是加密文件,哪裡需要專人傳送,再說普通人也沒資格護送密級文檔。
“你也不用謝我,本來出刊時間快到瞭,郵寄過去怕是來不及,溫技術一再跟我抱怨,正為這事發愁,算你小子有福氣吧,哈哈。”
劉元貴認真的看瞭看寧向東,無比感慨道:“小寧啊,依我看,連軋廠這座小廟,早晚裝不下你這個大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