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合作社並不是個新名詞。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早在五十年代,我國農村在黨的領導下,就已經開始互助合作運動,基本實現瞭農業合作化。
不過寧向東此刻提出的合作社,隻是一個名稱,與五十年代的農業合作化完全是兩回事。
付為政聽寧向東提出要跟村裡合作,不禁又吃驚又好笑,說道:“村裡的情況你瞭解,既然提出合作,就說明你能接受,那你具備什麼條件,說出來我聽聽,看看村裡能不能接受。”
也不能怪付為政對寧向東有所輕視,對方畢竟隻是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從表面來看,並不具備任何與眾不同的能量。
付為政的心思寧向東也瞭解,他想瞭想說道:“目前,我沒什麼條件能讓村裡接受。”
“那還說什麼閑著沒事拿你老叔開心嗎”付為政佯裝生氣。
“沒有尋開心,我是說目前沒有什麼能讓村裡接受的條件,不過”寧向東平靜的說道:“也許很快就會有瞭。”
離開付為政傢,寧向東心裡很不是滋味兒,看來這件事情,還是要爭取大多數村民的一致同意。
自己提出的合作社想法,本身也是個人行為,大傢自發組織,自覺自願在一起就行瞭。
付為政自有付為政的顧慮,他本身從心裡贊同寧向東修路的想法,但卻不能以大隊的形式出面,如果是民間的集體行為,他也會義無反顧的加入進去。
所以付為政采用瞭一個小小的激將手法,就是要把寧向東引導到群眾自發的行為上來。
隨著春節一天天臨近,兩人從談完話後,再也沒有提過這件事,而且各自在自己單位按部就班的工作著。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這期間,寧向東又去瞭一趟陳村鎮,在並鋼停車點聽說瞭宋曉青的留言後,才知道她為瞭自己的事早已先行一步。
其實這件事寧向東已經想好,整個黃巢谷的地質結構很簡單,主要問題在於峽谷兩側的土層太厚,同時也很疏松,容易產生滑坡災害,如果修一條路,兩邊的加固是個重要問題,此外還有最關鍵的是,橫斷峽谷的那三道山梁。
因為沒有專業知識,更不具備專業的測量手段,他一時想不出來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黃巢谷有個很大的優勢,就是谷底寬度非常理想,具備上等級公路的先決條件。
寧向東又給耐火材料廠大車隊打瞭個電話找趙偉,結果人不在隊裡,他有點失望,因為這次來鎮上,主要是想找趙偉商量一些事情。
掛掉電話後,寧向東想瞭想,自己其實是有點兒心急瞭,現在還是冬天,就算所有關節全都打通,計劃也全部落實,冬天也沒辦法著手實施啊,更何況,還沒有在村裡形成強大的輿論態勢。
一想到這裡,寧向東在鎮上待不住瞭,馬上向鵝關返回。
這次他也選擇走黃巢谷,剛開始進山的時候,一段路起起伏伏,沒有一處是平坦的,隨後不久,就開始翻越第一道山梁。
這時才發現,從陳村方向往裡走,三道梁子一道更比一道高。
當他爬到最後一座山頂,看清楚此處的地形時,心裡產生瞭巨大的不安。
按照最初的想象,不過是三道山梁而已,可以用炸藥炸出三個埡口,這樣道路就可以直接通到山外瞭。
此時站在這座最高的山頂時,他才發現炸開一個豁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先不說地質結構是否適合爆破作業,單單就這個高度來說,巨量的土方搬運也是無法想象的。
身體的勞累和驟然而起的心理壓力,讓寧向東一屁股坐在瞭地上。
難怪所有人都不看好從這裡開一條路,都建議把貨道好好整修一番,雖然崎嶇起伏,路面狹窄,但起碼有基礎在。
自己之前並沒有走過黃巢谷,還以為是大夥兒嫌麻煩怕花錢,所以才堅持撿現成的。
回到宿舍後,寧向東躺在床上,反復推敲黃巢谷開條路的可行性,走瞭這一趟,他還是認為,這裡的優勢非常大。
曾經有一瞬間,他考慮過打一條隧道,隨即立刻否定瞭,他覺得開隧道技術含量和成本需求更高,現在連基礎費用的錢村裡都拿不出來,何談其他。
道橋、道橋,修路最怕的就是打洞和搭橋。
隨後一段時間,寧向東每晚都去城隍廟聽老蔡東拉西扯。
自從村裡人知道瞭鵝關那段野史,晚上去城隍廟的就更多瞭,而且見瞭寧向東都由衷的尊敬。
這一切全拜宋小青所賜。
在人群中,寧向東多次有意無意提到瞭修路,他發現大夥兒對這件事的興致非常高,幾乎人人都渴望有一條出入方便的好路,但是每次說到最後,都無一例外地長嘆一聲:沒錢
錢似乎成瞭困擾這件事的唯一要素,卻沒有人仔細想過,實際上他們已經墜入瞭一個怪圈。
村裡人不但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氣,同時更缺乏一個突破怪圈的契機,面對這種現狀,寧向東深感無力。
而這一切卻被一個突發事件打破瞭,隻是付出的代價十分慘重。
事件的起因很小,俊花傢的老羊不知什麼原因跑進瞭山裡,俊花和奶奶發現之後,立刻決定去尋找。
兩人還沒走出村子,就遇到瞭曹二楞。
二楞聽說後,比她倆更著急,扔下一句:“我跟你們一起找。”就甩開大步率先進瞭山。
俊花雖然年輕,爬山卻比不上奶奶這個裹過小腳的老太太。
而奶奶爬山雖然快,但是精力不夠,走一段就得歇口氣緩緩。
就這樣一個老一個小,漸漸被二愣甩出很遠。
過瞭大約一個多小時,俊花獨自從山裡跑瞭出來,衣衫破爛滿臉淚痕。
村裡人乍一看到都大驚失色,以為二楞做瞭什麼出格事。
追問之下才知道,原來二楞獨自走在前面,不小心腳下打滑仰面摔倒,脊椎撞到一塊尖石,當時就疼的暈瞭過去。
村民趕到現場的時候,二楞已經醒過來,隻是動不瞭。
大夥抬著他,翻山越嶺送到鎮衛生院,醫生一看感覺不妙,當時就讓他平躺在擔架上,嚴禁隨意挪動身體,隨後又派車緊急送往並原。
最終的診斷結果是,由於摔傷部位是脊椎,傷後又頻繁挪動,神經受到瞭嚴重損害,導致下身癱瘓。
醫生責怪的對村民說道:“病人傷到脊椎,如果盡量保持靜止,沒有頻繁移動,本來是可以恢復的”
二愣落下終身殘疾,這件事對村民的觸動極大,俊花奶奶捶胸頓足,老淚橫流,不斷哭喊著對不起二楞大侄子。
痛哭之時,她猛然看到人群中的寧向東,撲上去一把抓住喊道:“寧娃子你不是一直想修路嗎老太婆全部身傢都交給你,修哇修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