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子非良伴

作者:半閑半散 字數:2236

搬完傢具後天色將晚,寧向東想請趙偉和司機師傅吃個飯,趙偉一聽連忙謝絕,他擔驚受怕瞭一整天,眼看脫身在即,哪裡還敢再給寧向東和司機接觸的機會:“你也累瞭一天,早點回傢吧,師傅這裡我來安排”

隨後拍瞭拍司機的肩頭說道:“咱倆走著吧”

大車司機出這趟車是沖著魯為民的面子,他跟寧向東也不熟悉,坐一起吃飯多少有點擰巴,聽趙偉這麼一建議,立刻笑道:“就這麼辦”

送走趙偉兩人,回到店裡時,趙寶庫已經給龔強打瞭電話,約好瞭晚上一起小聚。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寧寶隆三個合作夥伴,整個春節期間就碰瞭一回面,其他時間各忙各的,這次事先也沒約定,卻正好湊齊瞭。

才過完正月,肚子裡的油水都沒消化幹凈,三人就隨便找瞭傢幹凈點的小館子,落座後點瞭幾樣小菜,也沒有要酒,一人來瞭一碗臊子面。

龔強興致很高,近期店裡生意不錯,在正月原本是淡季的時候出現營業額連續增長,是他始料不及的。

“多虧瞭向東,介紹來的那傢新夥伴果然瞭不得”龔強連連贊嘆。

春節前寧向東提前請假回傢,跟龔強見面時,聽他提到瞭對經營商品過於單一的隱憂,當時胖子給出的建議是多跟漢正街那邊聯絡感情,增加親密度。

這話反而提醒瞭寧向東,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寧寶隆發展到現在,必須擴大經營范圍,多元化才是生存之道。

或許一切自有定數,在他去何萍傢送鵝嶺土產的時候,恰好遇到瞭何萍的父親何立楷。百度搜索文學網,更多好免費閱讀。

何立楷從南榆調到並鋼擔任書記一年來,對所有分廠都進行瞭實地調研,因此一眼認出風幹整兔的產地,由此得知寧向東在鵝關蛭石礦工作,出於對職工的關心,何書記同他親切交談瞭幾句,並鼓勵寧向東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趁著年輕幹出一番事業。

何萍在旁邊聽瞭笑道:“爸,不用鼓勵他,他是你們單位的落後分子,人傢的事業是鐘樓街的寧寶隆。”

寧寶隆這個名字對何立楷來說也時有耳聞,尤其是在秋天舉辦的國標舞大賽,並原賽區那些懸掛在醒目位置的橫幅和刀旗,寫的都是寧寶隆獨傢提供比賽服裝支持的大字。

聽說寧向東是這傢店鋪的合夥人之一,何立楷大感興趣,對眼前這個年輕人不禁刮目相看,要知道他們傢的襪子可全是女兒從這個店買的,想到這裡,他大有深意的看瞭寶貝女兒一眼。

何萍被父親盯的一陣慌亂,為瞭顯示自己跟寧向東也不是很熟,便故意問道:“聽說店裡生意一般吧”

豈料寧向東點瞭點頭說道:“就是受制於品種單一,看來你的想法是對的,咱倆的觀點一致。”

何萍已經不敢看父親瞭,臉頰緋紅一片。

寧向東暗暗奇怪,怎麼嘮傢常也這麼羞澀

何書記再坐下去別說是燈泡,簡直就是烈日瞭,雖然不知道女兒對眼前這個小寧是什麼想法,但明顯不反感他,就多留點機會給兩個孩子增進瞭解吧。

何書記站起身去瞭書房,何萍長出一口氣,平復一下心情後說道:“擴大經營其實也容易,隻是超出行業范圍需要在手續上增項,多少會麻煩一點,不如還是在服裝鞋帽這一塊兒想辦法。”

寧向東很贊同何萍的提議,首先是隔行如隔山,鐘樓街雖然號稱商業一條街,但主打的還是服裝鞋帽,況且他們已經幹熟瞭這一行,並且剛剛打開一些局面,當然不會輕易增項,何況增加瞭其他商品,就違背瞭創業初衷,最終還是做成雜貨鋪。

“我知道一傢叫百思的工作室,”何萍思索瞭一下,說道:“現在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要不我幫你聯系聯系。”

何萍說的這傢工作室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以服裝設計為主打,隻有幾個人組成,但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所有的服裝款式絕無跟風,完全由工作室自主設計,再交給並原本地的服裝廠小批量加工,也同樣受制於自主設計的問題,每款樣式不能成批生產,在當時的並原,人們穿著打扮習慣跟風,百思工作室的這種思維過於超前,因此制約瞭公司的迅速發展,何萍也是偶然接觸到百思年輕的法人代表,出於對其運作方式的好奇,所以多瞭些關註。

何萍動作挺快,百思工作室動作更快,通過她的引薦,第二天下午就與寧寶隆取得聯系,由於經營理念太過相近,雙方一拍即合,百思工作室當晚就來人去鐘樓街實地看瞭門店,當場定下來可以合作,但也提出瞭一個條件,每銷售一件他傢設計的服裝,要抽走銷售額的百分之十。

抽水的額度很高,但寧寶隆三人商量後一致通過,連一向雁過拔毛的龔強都沒有異議,人傢賣的是腦子,自己賣的是招牌,賺的都是價值的錢。

寧寶隆忽然增加服裝品種,對於節前逛街的人來說又多瞭新選擇。

一直以來,該店在鐘樓街都是一個異類,僅僅靠單一商品就撐起旺地的所有開銷,人們的不斷光顧也形成瞭羊群效應,卻不知寧寶隆是靠貸款才熬過瞭最初瀕臨虧損的時艱。

百思的進入,恰恰是寧寶隆品牌價值的紅利期,再加上自傢服裝設計也是獨樹一幟,兩好合一好,再次引發瞭春節前小當量的爆發。

龔強最開心,一掃長期以來負債經營的陰霾,甚至提出可以嘗試第一次分紅瞭,同時偷撇瞭趙寶庫一眼,他所指的分紅自然不包括這位釜底抽薪的大哥。

雖然趙寶庫當初直接刮走一半貸款,但是清償本利時也沒有含糊過,然而龔強卻一直耿耿於懷,不但首次分紅想把他排除在外,甚至在腦海裡也直接忽略瞭最初趙寶庫全額投資寧寶隆的事兒。

“我那份就先放賬上吧,萬一有急用也算有備無患。”

龔強的小心思對於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來說幾近透明,考慮到龔強重財的性子,春節前一分錢也沒從店裡拿,過瞭一個名副其實的窮年,寧向東就不想掃瞭他的興,所以忍住瞭不同意分紅的想法沒有說。

趙寶庫跟龔強沒有童年之誼,隻是他現在越做越大,已經懶得為這些蠅營狗茍計較,心裡卻越發堅定瞭要勸勸寧向東,對於合作夥伴的選擇,還是要慎重考慮一下。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