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需要一個夥伴,寧向東何嘗不需要,在大中國,人多好辦事的理念深入人心。
雷明的理論非常高大上,寧向東非常堅定的支持他。
國傢也在號召企業要跟國際接軌,雷明的理論一定是未來發展的方針。
但是,理論還需結合實際。
至少目前在並原,步子太大容易扯淡。
寧向東心裡自有一番計較,二十一鍋的麻將打不起,跟老頭老太太一起,揣一兜的毛毛紙牌還是問題不大。
重在參與嘛。
雷明曲高和寡,缺少夥伴,寧向東可不缺,這麼想著的時候,龔強和裴頌已經不期而至。
三個人都是拆一代,屬於直接受益者,這一點寧向東在心裡還是挺感激當初谷生有把便民服務點租給他們。
“明明應該感激我才對!”龔強對寧向東不辨是非很不滿意,訓斥他的同時又指指裴頌:“尤其是你,更應該知恩圖報!”
起來裴頌才是最大的贏傢,本來隻是個供貨商,被寧向東一通無腦操作拉進群裡,也沒怎麼發光發熱,直接坐享勝利果實。
龔強心疼瞭很久才接受這個事實,然則終究是意難平,時至今日仍常常對寧向東抱怨:“你腦子進水,自斷一臂給瞭別人!”
寧向東被龔強擾的心煩,也隻能認栽,另一臂尚在胖仔掌控中,如之奈何。
誰拿著錢袋子誰才有發言權。
不過裴頌並不領情,自從寧寶隆拆瞭,分到拆遷款,他反而魂魄無屬,橫財固然是好,但自己的福澤壓不住。
裴頌產生瞭巨大危機感,因此混在工地上盼著寧寶隆早日重生,卻眼睜睜看著傑通挖出的大坑再也填不上瞭。
“這樣下去不行啊向東,得讓雷老板抓緊蓋樓是正事!”
“老雷也很難,”寧向東嘆著氣:“水泥問題解決不瞭,一切都是枉然。”
“你們最初就沒分清楚主次啊!”裴頌也跟著嘆氣。
“老雷也這麼……”
“開始就應該先從外地購進合標水泥,大廈不能窩工!”
“老雷也這麼……”寧向東像得瞭哮喘,一句一嘆:“而且我那個汽運公司的合夥人也出事瞭,這條路徹底斷線。”
“一開始你就錯瞭,就不該當成你們以前那種簡單的買賣做,憑著幾個熟饒面子撐不起生意,”裴頌恨鐵不成鋼:“現在已經不是看臉賺錢的時代瞭!”
“老雷也這麼……”
“別老雷瞭!現在聽我!”裴頌怪叫一聲,打斷寧向東的話。
“……聽我也是老雷……”
裴頌搶過話頭才發現,他想要表達的也是貫徹雷明的思想:“老雷是喝過洋墨水的人,國外的經營理念早已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方式,所以你們要擯棄現有的習慣,學學人傢的體系……”
龔強突然陰惻惻的開瞭口:“裴爺能站直身子話嗎?”
裴頌當即滿面通紅:“我的意思是借鑒和揚棄,又不是當慕洋犬!”
“好瞭好瞭,龔強,老裴這麼有道理,咱們是該提升一下瞭,”寧向東出言勸道:“不過眼下,最大的麻煩還是水泥廠,不太樂意改配方啊。”
“你要這個我又有話瞭,”裴頌也有過人之處,渾不在意龔強剛才的挖苦:“做出任意決定前,沒有事先縝密的調查市場就付諸行動,這是典型的盲動,明還是舊的觀念在作祟……”
“老雷也……”寧向東看裴頌要發飆,笑笑:“他也後悔太沖動瞭,這反而明廢鋼渣是個好生意,隻是因為考慮的不周全,所以現在才有點被動。”
“其實起來水泥廠,我倒跟一傢挺熟悉的,可以幫你們撮合撮合。”
“有這樣的路子怎麼不早!關系怎麼樣?”寧向東責怪道。
“我給他們設計過工裝,就這麼點關系。”
“工裝?那還要設計?”
雖然寧向東隻在廠裡上過兩三年班,不過對工裝還是熟悉的,要好看,還是連軋廠的樣式新潮,而且率先改瞭顏色,由深藍色改成青色。
“不是生產穿的工作服,是廠部穿的西服。”裴頌解釋道。
“西服更不用設計瞭!”龔強插話道。
“要想體現獨立的風格,西服也一樣要設計!我給他們設計的跟世面流行款不一樣,翻領是從第二顆紐扣開始的!”
龔強腦補瞭一下,道:“不還是那樣!”
寧向東岔開話題:“不管怎麼,廠裡認可就校”
“對嘛!”裴頌瞪瞭龔強一眼,看著寧向東道:“那明我先跟廠裡聯系好,你再跟老雷過去。”
裴頌所的廠居然是並原北最大的個體私營水泥廠,如果不算以前計劃經濟時代成立的國營水泥廠,這傢名叫大勇的廠子就是規模最大的企業瞭。
“他們廠長姓過,廠子用自己名字起的。”
走進大門後,裴頌對寧向東介紹道。
單從外表看,這傢企業平平無奇,廠區佈局也是最普遍的樣子,辦公樓正對著大門,樓的兩邊各有一條道路,通向後邊的廠區。
廠長辦公室也遵循慣例在二樓。
兩人走到門口,看到房門大開,裴頌過去對敞開的門扇敲瞭兩下。
“進來吧裴老師,我這門就是給你開的!”屋裡傳來爽朗的笑聲,一聽就是個做建材的人。
這是人們的普遍感覺,做建材的都是談吐豪邁,做商務的都是舉止穩健。
所以雷明才再三請求寧向東走這一趟:“寧,你不是還有個采石場嗎,好歹也算跟建材沾點邊,打前站還是你去吧,你們一傢人初次見面也親熱!”
誰跟誰是一傢人?寧向東腹誹著,道:“我這形象怕是不招人待見吧?”
他對自己很有自知之明,換成龔胖子去都比自己更像回事兒。
“那也總比我去好吧?”雷明摸摸自己的下巴,為瞭跟何萍看上去般配一點,他一刮兩遍胡子,晚上甚至還切黃瓜片敷面去皺。
也隻好如此瞭。
雷明這形象確實不像個買水泥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傑通蓋大樓采購水泥,他已經跟當地一傢水泥廠接觸過瞭,這邊還沒竣工,忽然又出現在另外一傢水泥廠,傳出去難免會引起猜忌,停工的原因不是因為標號問題,而是想單方毀約,換供貨廠傢。
這就增添瞭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