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逃生
轟!
伴隨著一聲巨響,還有隨之而來產生的強烈震動,地下通道的入口被炸瞭個四分五裂。
大的水泥磚塊砸瞭下來,死死地把入口給封住瞭。
即便是王亮他們幾個人下到通道裡面去也不免被爆炸波及到的碎石塊砸到,還有不停掉落的粉塵。
不過這些對於王亮他們來說並沒有殺傷力,隻不過是影響到一點形象罷瞭。
這個地下通道看起來像是一個下水道。
四通八達的,到處都有岔路,讓人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是好。
擔任尖兵的蘇軍戰士也摸不著頭腦,隻能把目光轉向瞭上尉和王亮,讓他們來做決定。
上尉看看王亮,然後問道:“長官,怎麼走?您做決定吧。”
王亮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哪裡知道每一條下水道是通往哪裡的,萬一再走到德軍的一個軍營裡去那可就逗比瞭。
“用指南針確定一個方向,按著一個方向走。”王亮想瞭一會兒,給出瞭一個建議。
如果是亂走的話,恐怕會在這下水道裡面迷路。
畢竟歐洲人的做事風格講究的是一絲不茍,100多年前德國人建造的下水道采用“雨污分流”,在100多年後的今天,依舊發揮餘熱。
不像中國的那些豆腐渣工程,人傢的下水道可一點都沒有偷工減料。
王亮相信要是在這裡面迷路的話恐怕會被活活悶死在地下。
“好,就這麼辦。”上尉表示認同。
指南針幫助王亮他們確定瞭方向,最後決定是往南面走。
因為王亮發現唯獨是往南面的岔道要少一點,這樣一來往南面會好走一些。
現在王亮並不怕德國人追上來,光是被炸的那個入口就得清理一段時間。
王亮也不怕德國人找到別的入口,即便是他們找到瞭,進入到瞭下水道,恐怕他們也不容易找到自己吧。
找到瞭又能怎麼樣,下水道如此復雜,很容易就可以把追來的德國人給甩掉。
這不禁讓王亮想到瞭地道戰,真有點地道戰的味道啊。
按照王亮說的,一直往南,走瞭將近一個多小時,還是沒找到能逃生的出口。
其間發現瞭不少下水道的排水口,但是要感謝歐洲人的一絲不茍和嚴謹。
這些排水口竟然都是用厚厚的不銹鋼管打造,非常結實,隻能讓水流進,人?
休想從這裡出去。
蘇軍戰士用槍對著鋼管連開瞭好幾槍,但是這都無濟於事。
鋼管是實心的,雖然能打彎,但是真是要給弄斷,沒有工具啥的二十幾槍都夠嗆。
而蘇軍早就沒有幾分子彈瞭,全在剛才的激戰中送給德國人瞭。
“首長,前面沒有路瞭。”擔任尖兵的蘇軍士兵跑過來對王亮匯報道。
“什麼?!”王亮一驚,按道理來說應該設計出口啊!
怎麼會沒有路瞭呢?
“真的是這樣,前面沒有路瞭,都是被填充起來的石塊。”士兵聳肩無奈地回答道。
“要不我們返回吧?再找別的路。”上尉建議道。
“不,讓戰士們在這裡仔細找找,我就不信這裡沒有出口。大傢都仔細搜索,這裡一定有出口!”王亮不信這個邪,命令道。
這條路走瞭將近二十多分鐘瞭,一直都沒有發現有什麼岔路口,所以王亮肯定這裡一定會有一個出口。
“是!”
蘇軍戰士紛紛拔出刺刀來熱火朝天地搜尋著四周,看看是否有什麼出口。
王亮和喜順也沒有閑著,也是一同動手搜尋。
這可是性命攸關的時刻啊,必須得出去,不然要困死在這個地下瞭。
幸虧沒下雨,下水道裡面還是幹著的,也沒有什麼強烈刺鼻的臭味,不然在這下面的人就完蛋瞭。
僅剩的蘇軍戰士都是些老兵瞭,非常富有作戰經驗,不然他們也不會在幾次險象環生的境地下存活下來。
他們的搜索格外仔細,用刺刀不時地敲擊墻體,聽墻體傳來的回音,確定墻是否是實體的。
“報告!這面墻有問題!後面好像是空的!”突然,一個蘇軍士兵指著一面墻非常激動地喊瞭起來。
王亮和上尉連忙走過去查看。
同刺刀再次敲擊瞭下墻面,果然,傳來瞭咚咚的聲音。
這說明這面墻後面是空的!
“砸開!”王亮抑制住內心的激動,給士兵們下達著命令。
士兵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做。
砸開?
用啥玩意砸啊?
現在他們手上除瞭槍和刺刀之外,沒有其餘的裝備瞭。
手雷早就用光瞭,最後一個炸藥包也在下地道之前用瞭,沒有什麼具有威力的武器瞭。
怎麼砸啊?!
“用腳給老子踹,分波次,三人一組,給我踹!”王亮斬釘截鐵的命令道。
這是什麼時候,還不使出吃奶的勁,踹開這面墻就得以逃生瞭。
你們幾個犢子還在這裡猶豫什麼玩意!
雖然王亮的這個命令不具有建設性,但是不得不承認這是目前唯一的一個辦法瞭。
加上王亮、喜順、上尉三個軍官,一共就九個人。
分成瞭三個小組,一組三人。
開始瞭波瀾壯闊的踹墻行動。
“1,2,3,上!”
嘭!
“1,2,3,上!”
嘭!
喊著口令,一起使勁,踹的不亦樂乎。
王亮驚喜的發現這面墻體似乎有些松動,並不是那麼地結實,似乎是堆砌起來沒多久。
“大傢再使點勁,這面墻開始松動瞭!”王亮鼓勵大傢道。
“都閃開,都閃開,讓我一個人來。”王亮的話音剛落,喜順就把要往上沖的蘇軍士兵給攔瞭下來。
雖然蘇軍士兵聽不懂喜順說的中國話,但是大概可以知道他想要幹什麼。
他想要一個人踹墻試試?
這是個人英雄主義嗎?
蘇軍士兵們不約而同地搖搖頭,認為這根本不可能。
三個人的力量都踹不開這面墻,你一個人就能行瞭?別開玩笑瞭。
喜順在進行著活動準備工作,這下不是三個人一起行動,他得以運轉的空間就多瞭許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