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抗日救**搞襲擊?
劉瑞等人的身手不是蓋的,要不是這些敵人隱蔽地好,不會讓他們有開槍的機會。
做好隱蔽之後,瞅準瞭敵人的位置,便馬上開始瞭還擊。
砰,砰,砰,砰.....
手槍在一百米的近戰當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連續擊,這是它很大的一個優點。
對面的敵人連續的擊沒有擊中王亮這邊的一人,相反,倒是這一波的還擊讓對面至少三四人掛掉瞭。
敵人見到這種情況沒有戀戰的意思,當即選擇瞭撤退。
“跟上去,快!”王亮見對方的槍聲愈加稀疏,就知道他們要跑路瞭,連忙起身追去。
劉瑞、魏大勇、鷂子、歐翔、水生緊跟其後。
砰!
砰!
快速追擊又幹翻瞭至少三個擔任掩護任務的敵人,這些傢夥的戰鬥力不是特別強悍,但是戰術分配的很精妙,擔任掩護的人成功地讓大部隊完成瞭撤退。
“老大,一共打死瞭六個,是抗日救**無異瞭。”劉瑞道。
“我看倒未必。”王亮目不轉睛地盯著地上的那具屍體,別有深意地說道。
“啊?老大,他們的身上我都仔細檢查瞭,有抗日救**的證件,還有準備往傢裡寄的書信,肯定是抗日救**。”劉瑞不明白王亮的意思,說道。
剛才他已經仔仔細細地檢查瞭一番被擊斃的敵人的身上的物品,劉瑞也難以相信抗日救**會幹這種事情,但是事實擺在這裡,證據放在這裡。
王亮接過劉瑞遞過來的證件和書信,仔仔細細地看瞭起來。
證件沒有問題,看不出真假。
但是書信上的問題就大瞭。
王亮是一個深諳日語語法的人,日語的語法同漢語的語法有這本質上的區別。
漢語的句子結構通常是主謂賓,而日語的搭配則是主賓謂。
舉個例子來說,漢語:傢裡有糧食嗎?
用日語來講或者說是讓不懂漢語語法卻會說漢語的日本人來講,那就是:傢裡糧食的,有?
差別很明顯。
而在這封書信中,雖然沒有這麼明顯的區別,但是王亮還是在斷詞造句中感覺到瞭一點不舒服的味道。
一個抗日救**的士兵能有這麼華麗的辭藻?還有,這些語法用得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給王亮的感覺可就有一種故意班門弄斧的意味瞭。
“老劉,你把這幾個人的鞋子脫瞭我看看。”懷疑的心愈加,王亮對劉瑞說道。
“是。”劉瑞二話不說,上去就把屍體的鞋子擼瞭下來。
然後捂著鼻子給他脫掉襪子,隻見這個人的腳指頭之間已經畸形。
“老大,木屐?”劉瑞一愣,用疑問的語氣對王亮說道。
顯然,劉瑞已經想到這點瞭。
王亮搖瞭搖頭,沒有說話,但是示意讓劉瑞把這些人的褲子再扒下來看看。
跟王亮想的一樣,這些人穿的是中國人的內,但是仔細看就不是這麼一會回事瞭。
脫下內,這幾個傢夥的胯部都有明顯的裂痕,這說明說明?
這些人不是中國人,這是穿兜襠佈造成的後果。
“果然不是中國人啊,日本人這次也是煞費苦心吶,在細節上做的如此*真,目的就是讓我們自相殘殺啊。”王亮長嘆瞭一口氣,差點上瞭鬼子的圈套。
同時也不由得感慨,鬼子現在是越來越鬼瞭。
“那,那真是鬼子給咱們做的一個套?”劉瑞的背後不由得一陣發涼。
“或許吧。”
************
渾源縣城司令部。
“混蛋,你知道你這麼做有多麼愚蠢嗎?是誰讓你擅自行動的?”福田大佐狠狠地給瞭身穿抗日救**軍裝的軍官一個巴掌,問道。
這個行動是福田親自策劃並指導實施的,所以的計劃都是按照自己預定推演的來的,誰知道這個混蛋今天下午竟然擅自行動,襲擊瞭八路,還造成瞭四個士兵的玉碎,這讓福田大佐很是擔憂,行動會不會因此中斷?
“大佐,我是發現有幾個八路,他穿著軍裝,所以想把行動做的更加完美,這才有瞭行動。誰知道他們的戰鬥力如此強悍,我們數倍於他們的兵力還被打得......”偽抗日救**軍官捂著腮回答道。
“命令下去,明天的行動取消,你真是蠢到傢瞭。”福田擺瞭擺手,衣服恨鐵不成鋼的樣子。
“取消?大佐,為什麼取消?這可是殲滅抗日救**和八路軍第六軍分區的絕佳機會啊!”軍官不明白福田大佐此舉是什麼意思,連忙問道。
“為什麼?因為你的愚蠢,四個士兵陣亡,他們的屍體呢?八路很狡猾,尤其是王亮,他們肯定能從屍體上找到痕跡,你以為八路都像你那麼蠢嗎?”軍官的問題更是惹怒瞭福田。
“大佐,這個你放心,士兵都沒有攜帶軍官證,這個我早有準備,而且還讓中國通.......連咱們的兜襠佈都沒穿,直接穿的支那人的內。”軍官對福田詳細地說瞭自己營造出來的一系列假象。
福田緊皺的眉頭這才松開,笑道:“可以啊,三安君,你什麼時候有這等智慧瞭?”
“還是大佐栽培的好,那大佐,咱們每天的行動是否繼續?”聽到福田大佐的表揚,三安美得不行,問道。
三安之所以重視這次行動,就是因為他是這次行動的執行者,一旦任務成功,功勞肯定是大大的,這對於他的軍銜晉升是一個很大的輔助。
“當然,繼續。”福田絲毫沒有遲疑地說道。
三安離開之後出現在酒館裡的那三個日本兵灰頭土臉地來到瞭福田的辦公室。
“什麼?參謀本部的少佐?”聽瞭伍長的匯報,福田大為震驚。
三個日本兵去調戲鄭西坡的女兒鄭悅是他一手安排的,目的就是*迫鄭西坡就范,出任渾源縣城的縣長。
鬼子雖然在軍事上占領瞭渾源縣城,但是對於渾源縣城的下一步的經濟上的開發,行政上的治理,都得需要人來做。
顯然,土生土長的本地人是幹這些活的最佳選擇,所以知名人士鄭西坡也就成為瞭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