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大凌河之圍

作者:宮堡雞丁 字數:3611

孫承宗和袁崇煥打造的關錦防線,王立早就研究過。

這兩人經營遼東之時,都是采取“穩步防守、步步蠶食”的戰略。

依托燕山山脈與大海之間的狹長地帶,先是死守山海關,進軍寧遠;

然後,死守寧遠,進軍錦州;

眼下,錦州城固若金湯,自然要進軍大凌河;

等到築好大凌河的城墻,隻要糧草充足,在城上大炮的威懾下,幾千明軍就能固守此處;

這樣一來,關錦防線多瞭一道屏障,戰線也推進至遼河平原;

接下來,隻要兵力充足,隻要有足夠的騎兵和大炮,關寧軍奪回西平堡與沈陽,就是時間問題瞭。

因此,皇太極就算拼盡棺材本,也不能讓明軍在大凌河立足!

其實,大凌河城的修築,已經是第三次瞭!

前兩次,是在袁崇煥的主持下修築。

可惜的是,明軍兵力羸弱,八旗兵太過強悍,戰線太過突前!

那兩次的修築,都沒成功!

此時,皇太極圍困大凌河,曹文詔急著前去救援,除瞭想立功,還想報答孫承宗的知遇之恩。

但是,他不得不聽王立的調遣!

在他沒有收到詔令,擅自撤離陜西的那一刻,他已經沒有退路瞭!

隻能依附於王立!

曹文詔能確定的是,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因為,祖大壽敢於違抗君命,王立也敢!

他收到詔令,慢條斯理地等瞭一個多月!

朱由檢不僅沒有怪罪,反而給予升賞!

此時的大明,除瞭祖大壽與王立,誰能這麼牛?

當然,做王立的部曲,肯定勝過跟隨祖大壽!

至少,不愁糧草軍餉和裝備護甲!

真的不愁!

跟隨王立的半年多時間,自己所得的銀子,比過去十年的總和還要多!

而且,“鐵甲錦衣衛”每殺一個八旗兵,殺敵的士卒可得賞銀五十兩!

各級將領與殺敵的士卒,還能自約比例,再分另外的五十兩!

傷退或陣亡的士卒,必有三百至八百兩不等的撫恤!

不論如何,士卒傢中的父母妻兒,可保衣食無憂!

如此精良的裝備,如此優厚的待遇,軍士如何不效死命?

此刻,屯於錦州與大凌河之間的八旗兵,就像兩萬個金娃娃!

讓人眼睛發直,口水直流!

可以預見的是,這“鐵甲錦衣衛”遇上八旗兵,必會玩命似的往前沖!

都想著立功受賞,沒人會怕死!

而且,有鐵甲護身,哪那麼容易死?

此時此刻,曹文詔急著去取金娃娃,王立卻有自己的小九九!

他從沒想過謀朝篡位,卻不得不給自己留條後路!

隻要有瞭這騎兵,就能跟祖大壽一樣囂張!

朱由檢,就不敢輕動自己!

當然,玩重裝騎兵,太特麼燒錢瞭!

若是一不小心被打沒瞭,幾百萬的銀子,就全部打水漂瞭!

還沒瞭保命的護身符!

要想再組一支騎兵,恐怕要等到猴年馬月瞭!

而且,那些士卒,一個個的全都口水直流!

這架勢,實在嚇人!

若他們真的沖上去,真把兩萬八旗兵給滅瞭,光是賞錢就要發四百萬兩!

再加上陣亡和傷者的撫恤,那不得七八百萬?

這幾年提著腦袋賺來的身傢,幾乎去瞭四分之一!

能不肉疼?

所以嘛,明知皇太極在圍點打援,何必往他的槍口上撞?

“曹總兵,速帶兵馬進駐錦州城,協助孫閣老守住此城!

沒西廠的命令,必須堅守城中,切不可出城交戰!”

“喏!”

……

曹文詔領兵先行,王立卻慢悠悠地往山海關進發。

哦,差點忘瞭,糧草的供給必須得到保障!

現在的曹文詔,已經不屬於關寧軍瞭!

孫承宗那老頭,不會讓他餓肚子吧?

嗯,應該不會!

這老頭,很有大局觀,不會那麼小氣!

再說瞭,曹文詔是吃戶部的糧食,又不是吃他孫老頭的私糧!

大凌河,大凌河!

對瞭,差點把皮島給忘瞭!

此刻,皇太極的主力在大凌河!

若是皮島的毛承祿,趁機偷襲沈陽……

“廠公,沒指望瞭!”宋哲搖搖頭,無奈苦笑:“當年,毛總兵還在的時候,還能鎮住皮島上那兵痞;

毛總兵一去,皮島全亂套瞭!

可以確定的是,毛有傑和毛永詩,已經投奔瞭登萊巡撫孫元化;

皮島上,估計沒什麼人瞭!”

“毛……毛有傑?”王立眉頭緊鎖,宋哲趕緊改瞭口:“毛永詩的本名是孔有德,毛有傑的本名是耿仲明!”

啊?

呵!

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倆狗漢奸,總算找到你瞭!

看我不弄死你!

登萊,登萊,登州城……

我去,不就是山東半島的蓬萊那一段嘛!

登萊巡撫,好像,不歸薊遼督師孫老頭的管轄!

要讓登州城的孫元化出兵大凌河,應該需要兵部的敕令!

這會兒的兵部尚書,好像是梁廷棟!

對,就是他!

在他之前的申用懋,被革職查辦瞭!

“來人,速將大凌河之軍情報給萬歲爺!

就說……就說“鐵甲錦衣衛”正在全速救援,奈何建奴有十萬之眾,急需各路守軍出兵援助!”

哼!

孔有德,耿仲明!

你個小樣,這次死定瞭!

……

寧遠城。

大凌河的情報陸續傳來,跟王立料想的一模一樣:皇太極確實是圍點打援!

他懼怕明軍的大炮,從未攻打大凌河!

而是,仗著自己強悍的騎兵,在大凌河城的四周,挖瞭一圈壕溝,再以騎兵守在壕溝之外!

這樣的“圍點”,就算明軍暫時擊退瞭八旗兵,援兵和糧草也很難送進去!

而大凌河城中的祖大壽,麾下隻有一萬兵馬,很難突圍出去!

並且,城中還有兩萬多修築城池的百姓!

每日的糧草消耗極大!

最要命的是,大凌河的位置太過前突!

從山海關方向運來糧草,路途遙遠,極為不便!

城中現有之存糧,最多隻夠十日所需!

直到現在,八旗兵已經圍城七日之久!

如果再不救援,大凌河遲早被攻陷!

如果派兵救援,皇太極正好求之不得!

因為,八旗兵不善攻城,卻善野戰!

皇太極的圍點打援,正是揚長避短的絕佳計策!

“廠公,大凌河被圍之後,錦州與松山的守軍第一時間前去救援,卻被建奴輕易擊退!

目前,我四萬大軍正在集結,不日就將開赴大凌河!”

看看王立,孫承宗欲言又止。

他很不喜歡軍中的太監監軍,卻又無力反對。

眼下,一萬鐵騎正在錦州!

如果精心策劃,步騎兵緊密配合,城中的祖大壽再及時殺出,擊退八旗兵的可能非常大!

但,這支騎兵,是身披鐵甲的“錦衣衛”!

別說是薊遼督師的孫承宗,就連兵部尚書梁廷棟,也無權調遣!

孫承宗有著借用“鐵甲錦衣衛”的心思,王立自然知道,卻故意裝作不知,雲淡風輕地笑道:

“我此次前來,隻是幫忙修築大凌河,並非監軍!

不會插手軍中事務,也不會向萬歲爺隨意上奏!

所以,軍中之事無需向我透露!

還請孫閣老不要有任何顧慮,速速調集兵馬,速解大凌河之圍!”

這樣的話,孫承宗自然不相信。

咬咬牙,正想提借兵之事,王立卻大步離開。

不多時,便有侍衛來報:“孫督師,廠公引著十餘騎出瞭東門,往錦州去瞭!”

“罷瞭!按原計劃而行!

令張總兵和宋總兵集結兵馬,準備戰車,盡快救援大凌河!”

……

王立,確實去瞭錦州!

其目的,自然是盯著曹文詔,不讓他隨意出城!

因為,在錦州城與大凌河之間,有阿濟格的兩萬騎兵!

四十裡外的大凌河,另外還有皇太極的四萬騎兵!

如果全力沖鋒,最多一個小時就能殺到!

所以,如果曹文詔貿然殺出,不是以一敵二的問題!

一不小心,就要全軍覆沒!

而且,兵部已經發出敕令,要求登萊巡撫孫元化,務必聽從孫承宗的調遣!

此時,登州城是否派出瞭援兵,孔有德與耿仲明是否在援軍之中,還是未知之數!

若是錯過這次的絕好機會,想要做掉這倆漢奸,恐怕沒那麼容易瞭!

當然,自己被派來督造大凌河,若是丟瞭城池或損兵折將,也不太好交待!

不好交待,就不必交待!

大不瞭,帶著自己的騎兵跑路!

隻要有銀子,曹文詔和麾下的士卒,必會義無反顧地跟著自己!

所以,沒什麼可怕的!

不過嘛,這是最壞的打算!

在對己方有利的情況下,在傷亡數量可以控制的情況下,“鐵甲錦衣衛”還是可以出擊的!

若能擊敗皇太極,或者僥幸滅瞭他,就算朝廷沒有封賞,也能多撈幾年嘛!

這年頭,一切都是假的!

隻有白花花的銀子,才是真的!

“呃……錦州城有多少兵馬?城中守將是誰?”

“廠公:據曹總兵和孫閣老所說,錦州城還剩四千步卒,糧草充足;

城中守將,乃是右僉都禦使、寧遠巡撫丘禾嘉!

此人雖是文舉出身,卻喜好談兵,還參加過平定安邦彥的叛亂;

馬世龍任順天總兵時,丘禾嘉做過他的監軍;

在孫閣老收復關內四城的戰鬥中,丘禾嘉身中兩箭仍頑強沖殺,被萬歲爺賜瞭塊“帝倚長城”之金匾!

隻不過,聽說……丘禾嘉與孫承宗和祖大壽多有不睦……”

說到這裡,看到王立揮手示意,宋哲趕緊閉瞭嘴。

此時的王立,似乎想起瞭什麼!

在他看過的一個紀錄片中,山海關護城有功的明軍將領雕像中,好像就有丘禾嘉!

卻沒有袁崇煥!

應該,沒有記錯!

這麼說來,丘禾嘉這人應該很牛!

“這個寧遠巡撫丘禾嘉,大約多大年紀?”

“這個……不太清楚!看起來,大概有六十多吧!”

我去!

已經六十多瞭?

還能飯否?

王立心頭一急,差點噴瞭!

歷史上,自己略知的幾個明軍將領,怎就沒一個靠譜的?

聽說洪承疇很能打,可惜成瞭二臣!

孫承宗雄才大略,可惜年近古稀!

丘禾嘉有雕像,應該是個英雄,怎麼也六十多瞭?

稍稍年輕的袁崇煥,沒落個好下場!

更年輕的吳三桂,屢戰屢敗,最終開關降清!

呃,他再也沒機會開關投降,就不提他瞭!

唉!

朱這孩子,真夠苦逼的!

沒錢賑災也就罷瞭,遇到內外敵寇,竟然沒有精兵強將!

沒人可幫他力挽狂瀾!

難怪他的大明要亡!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