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機的事情搞定瞭,不僅大隊長的心裡踏實瞭許多,就連安溫雅也跟著踏實瞭不少。
平時地裡的活她幹得少,秋收之前更是沒咋幹過,但怎麼說也是個下鄉知青,對於大隊沒半點貢獻,根本說不過去,況且村裡大多數的人對她還是很包容的,雖然也有看不過眼的,但關於她不愛幹活的流言還是很少的,其實安溫雅都知道,這都是因為那些願意包容她、愛護她的人幫瞭忙的。
所以能借用自己本身的傢世人脈,為村裡做點貢獻,也能讓安溫雅心裡好受不少。
雖然關於學拖拉機這事兒,安溫雅也存瞭點私心的,畢竟她也不算是啥大公無私的人,所以就跟大隊長提瞭兩個人,一個是趙有才,一個是大隊長傢的伍保棟。
這兩個人都是霍川賢的兄弟,基本上是以霍川賢馬首是瞻,聽話得很,特別是趙有才,對霍川賢那是迷之崇拜。
拖拉機既然是她利用自傢人脈借來的,托的也是自傢的人情,那這福利自然是要給自己人的。
對此,大隊長沒有半點二話,況且這兩人,一個是自傢親兒子,一個是自己發小的兒子,他當然沒半點意見瞭,就算是村裡有人不滿意也沒用,這拖拉機可是人傢安知青借來的,雖然人傢指定瞭學拖拉機的人,但這兩人還是他們大隊的人,誰敢不滿意,不滿意就自己脫殼去,別用人傢的拖拉機。
至於最後一個學拖拉機的名額,大隊長覺得他不能厚此薄彼,既然人傢安溫雅使瞭力氣幫他們大隊,他們也得懂事一點。
想到這的時候,大隊長都沒讓這事兒隔夜,等安溫雅和霍川賢走瞭之後,立馬去瞭書記傢。
兩個人商量瞭好一會兒,決定這最後一個名額給知青大院那邊,就定瞭跟安溫雅他們關系不錯的孔響。
這人也不算隨便亂選的,孔響雖然跟安溫雅他們關系好,但自從下鄉之後,不僅活幹得好,也從來沒惹過事,打群架那次不算!
而且還是正兒八經的高中生,平日裡待人有禮,為人品行也端正,讓他來學正合適。
至於安溫雅指定瞭那兩人,大隊長也不擔心,自傢老兒子和趙有才,雖然平時在村裡吊兒郎當的,特別是趙有才,沒半點正形,但在正事兒上都是機靈的小夥,學個拖拉機應該不算難事。
這事兒也就這麼定瞭下來。
至於後續問題,就不關安溫雅的事瞭。
不過這事兒大隊長和書記並沒有立刻宣揚出去,他們就想著拖拉機一日沒進村,這事兒就不能說,萬一中途出點啥意外,那豈不是就把人傢安知青給裝裡瞭嘛。
所以,兩個人就這麼等著,等的心都焦瞭,三輛拖拉機終於在原先訂好的日子kukuku的進瞭金陽大隊。
終於,大隊長和書記的心落地瞭。
秋收到瞭末尾的時節,地裡的糧食也已經都收上來瞭,甜菜也早在半個月前全部運到瞭縣裡的糖廠,就剩下最後的脫殼工作瞭。
最近沒啥活兒,安溫雅基本上就是傢裡一窩就是大半天,今兒拖拉機進村,她也沒過去湊熱鬧。
今兒一早霍川賢和許聰就進瞭城,安溫雅則是老老實實的在傢裡跟李紅燕一起打毛衣,沒多久大門就被人敲響瞭。
安溫雅對著大門的方向喊瞭一句:“門沒鎖!”
外面的人聽見推開瞭院門,伍圓圓和蘇翠芳一起走瞭進來。
“你倆倒是悠閑啊,我就知道你倆沒去看熱鬧。”
蘇翠芳說完轉身又將院門給關上瞭,她知道安溫雅不喜歡在傢的時候都敞開著院門,平時基本上都是關著呢。
“來瞭,快過來坐,正好嘗嘗我泡的菊花茶。”安溫雅把手裡的毛線針放下,轉身從屋簷下拿瞭兩個椅子過來。
同時李紅燕從大號的陶瓷茶壺裡倒瞭兩杯菊花茶遞瞭過去。
安溫雅一邊托著椅子走過去,一邊笑著說道:“今天拖拉機進來,一想谷場那邊就老多人瞭。人擠人的,吵的腦袋都得嗡嗡的,還是傢裡舒服。”
“確實,那邊吵的我頭都暈瞭。正好圓圓要過來找你們,我就跟著一起回來瞭。”蘇翠芳接過椅子坐下,隨後看瞭一眼面前的杯子,眉頭微挑:“這就是你們之前說的菊花茶?還真挺香哎。”
安溫雅笑著點頭:“嘗嘗看,還放瞭冰糖的,這季節喝正合適,暖和還下火。”
伍圓圓笑著看向安溫雅:“你還真坐得住,我爸在拖拉機開進村的時候就說瞭,拖拉機是你托關系找人借來的。這會兒村裡大多數的人都在討論這件事,另外我爸也說瞭我小哥和趙有才、孔同志被選去學拖拉機的事兒,原本還有人不樂意的,不過很快就被人壓下去瞭,其中嗓門最大的就是我趙嬸兒,真的是老熱鬧瞭。”
安溫雅一副後怕的模樣,連忙搖瞭搖頭:“就因為這個我才不去呢,這要是去瞭,還不被所有人當猴兒盯著啊。
恩,隊長叔之前就說瞭讓孔大哥去學拖拉機,這人選倒是合適,他腦瓜本來就活,幹活也賣力氣,應該學的很快。”
“這事兒還得謝謝你。”蘇翠芳一臉溫柔的看著安溫雅,眉眼中是真的帶著真誠的感激。
一個月前她剛跟孔響確定關系,現在自己對象在村裡有瞭這麼一個好機會,她是真心感謝安溫雅的。
“要不是你借來的拖拉機,大隊長和書記也不可能賣這個面子,聽說還有工分拿,以後咱們大隊要是真買瞭拖拉機,孔響就算是不下地幹活,也能拿工分瞭。”
“嗨,那麼客氣幹嘛。”安溫雅不好意思的抿瞭抿嘴,接著說道:“選孔大哥的是隊長叔和書記。其實我還擔心你們會介意的,要是都讓知青去學拖拉機,到時候村裡肯定炸鍋,最後又隻剩下一個學拖拉機的名額瞭,給孔大哥還是何騰飛,都不太合適,所以我就沒提這事兒。”
“我們都明白!”蘇翠芳笑著點頭,他們又不是什麼不懂事的人,自然明白安溫雅這樣安排的道理。
“你要是真選瞭何騰飛和孔響,也是擔心把他們倆推到風口上去。到時候村裡人不敢埋怨你,但肯定會埋怨、嫉妒他們倆的,所以你不能選知青。大隊長剛剛也說瞭,孔響是他和書記選出來的人選,村裡人不敢說啥。”
伍圓圓撇瞭撇嘴角:“那是,我爸在村裡還是挺有威嚴的。再說瞭,有啥可說的啊,有本事他們去借拖拉機啊。沒本事還嘚瑟,簡直就是找噴。”
“哎,三輛拖拉機啊,你也是真有本事。今年終於可以把收上來的所有谷子全部脫殼瞭,咱們大隊已經好多年沒有過這種成績瞭,這次還能多留一些糧食,真好!”
他們這邊就是這規矩,交到縣裡糧食局的糧食,要是沒有全部脫殼的話,就要多交一成的量,別看一成說起來不多,但卻能讓大隊上很多人勒一勒褲腰帶的。
他們這還算好的呢,往年還能有機會跟隔壁大隊借兩天拖拉機,遠瞭的那些大隊,連一輛拖拉機都借不到的,來年村裡糧食不夠吃的人有大把,再加上土地沒他們大隊好,收成不行的,餓壞幾個都有可能。
伍圓圓和蘇翠芳過來串門,也都沒拿手裡活過來,就一邊嘮嗑一邊幫安溫雅和李紅燕整理剩下的毛線。
伍圓圓一邊捋毛線,一邊看著安溫雅、李紅燕問道:“對瞭,糧食交上去之後地裡活就更少,基本上都是老爺們去幹的。山上的山貨應該差不多出來的,你們去不?”
“這邊山上都有啥呀?”李紅燕好奇的看著伍圓圓。
不得不說,李紅燕這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下鄉大半年,那一口東北大碴子口音倒是越來越正宗瞭,上次往傢裡打電話,她媽愣是沒聽出來這是自傢那個說話吳儂軟語、溫溫柔柔的親閨女。
“那好東西可老鼻子多瞭。”說到這裡,伍圓圓可就靜不下來瞭,帶著點得意和期待的跟兩個閨蜜介紹瞭起來。
“山上的榛子、木耳、蘑菇都差不多可以采瞭,還有很多好吃的野山菜,用來包餃子、煮粥都可以,有的還可以洗幹凈的直接蘸醬吃。我媽說瞭,到時候讓我給你倆送大醬過來,都是我媽自己做的,老好吃瞭。
另外山上還有很多野果子樹,黑加侖、野櫻桃、野山楂,正是季節的時候。就光蘑菇,咱這山上就好幾種呢,不過到時候你倆得看好瞭,別把有毒的采回來。”
“這麼多啊!”
安溫雅和李紅燕一臉驚喜的看著伍圓圓,隨後又對視一眼。
那豈不是可以多采一些,給傢裡人寄過去。
下鄉大半年瞭,還從來沒往傢裡寄過東西呢,反倒是傢裡人,天天擔心他們在這邊餓著,虧著,總是給他們寄東西。
特別是安溫雅,幾乎每個月都能收到包裹,而是寄件人都不重樣,就連遠在西北邊境的大伯、大伯母都給她寄過兩三次瞭。
安溫雅知道這都是傢裡人對她的寵愛和關心,傢裡人也從來沒想過要她回報什麼,隻要她好好的就行瞭。
但是她還是想用自己的勞動所得給傢裡人送一些東西過去,哪怕隻是一些不值錢的山貨。
兩個人這麼想著,也把這個想法說瞭出來。
伍圓圓笑著點頭:“當然可以啊,到時候我教你倆怎麼處理這些山貨,然後給你們傢裡人寄過去,這些可都是咱們東北特有的,南方那邊可是很難看見的。”
蘇翠芳也點瞭點頭:“確實,咱們這邊山貨還挺多的,我每年都會寄回去一些。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起上山去采,人多還安全一些。”
“恩,等我放假回來,也跟你們一起去。”伍圓圓都快忘瞭自己還有學要上呢,突然就不太想去學校瞭,還是跟自己的小夥伴在一起玩有意思。
“對哦,你還得回城上學去呢。”就連安溫雅都忘瞭這丫頭還沒畢業呢。
雖然她們年紀相仿,不過城裡孩子一般都比鄉下孩子上學早,有的傢裡父母都有工作,沒時間帶孩子,所以早早就會把孩子送去學習,自然畢業也早。
“對瞭,還有一件事。”蘇翠芳突然想到,連忙提醒兩個人說道:“還得趁著入冬之間多撿一些柴火備著,公社那邊雖然每年都有木炭的份額,但是並不是所有大隊都能申請的到,而且就算是能申請到,分到我們手裡的也不多,還是要用柴火燒爐子,不然冬天都能凍個好歹出來。”
伍圓圓連忙跟著點頭:“對對對,一定要把柴火備足瞭。咱們這邊冬天長,而且巨冷,沒柴火燒炕和火墻,真的是會凍死人的。”
安溫雅、李紅燕這兩個地地道道的南方人對視一眼,同時吸瞭一口氣,隨後連連點頭。
雖然還沒真正體會過大東北的冬天,但不知道為啥,這會兒已經開始覺得瑟瑟發抖瞭。
“對瞭,你倆的棉衣夠厚嗎?”
蘇翠芳沒體會過南方的冬天,她傢是遼省那邊的,也是大東北,可不比這邊暖和多少,但孔響就是南方人,倒是聽他提起過一些。
蘇翠芳還真問道點子上瞭。
“不太夠唄!”安溫雅輕嘆一口氣,接著說道:“前幾天我阿婆過來看瞭一眼我們三箱子裡最厚的一件棉襖,就說瞭在這邊根本過不瞭冬,最近我們也一直再尋摸棉花呢,不過這邊種植棉花的大隊太少瞭,棉花也不好弄。”
蘇翠芳也跟著撇瞭撇嘴角,點頭道:“確實,遼省那邊種植棉花的地比較多,這邊的土地很多都不太合適。”
“那咋辦啊?”伍圓圓有點慌瞭,總不能讓她看著兩個好姐妹凍過這個冬天吧。
“想辦法唄,畢竟辦法總比困難多嘛,肯定是不能靠著一身正氣過冬啊。”安溫雅聳瞭聳肩膀,倒是沒啥緊張的。
其實她倒是不擔心,她空間裡面有不少棉服和棉花呢,還有她姑奶奶留下的羽絨服,那東西可暖和瞭,還輕便,穿在軍大衣裡面絕對沒問題。
但是羽絨服不能給李紅燕和許聰穿啊,空空說過那東西這個時代還沒有呢。棉花還是可以的,就算她沒存貨,還可以在時空商場裡面兌換的嘛。
不過,這倒是提醒她瞭,她得給她姐多郵點棉花過去,遼省那邊可不比這邊暖和。
另外之後給二道頭子出貨的時候還可以出一些棉花,這邊肯定好賣。
在姐妹們還擔心她們要靠正氣過冬的時候,安溫雅已經想好瞭新的商機,就差雙眼放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