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以文物兌換柴窯

作者:冰火闌珊 字數:3095

根據規則,如果這名小不列顛的外國人,想要得到這一件柴窯精品瓷器,那麼就必須要支付價值七千三百萬人民幣的華夏文物,否則,將會把那一筆不小的押金當作違約金扣除,而且還會禁止其參加後續柴窯的拍賣。

這些文物的價值,必須由華夏方面來進行斷定,而且最終判定權,由品瓷齋來確定。

如果說這些文物,不能讓品瓷齋滿意,那麼這一次的交易,將視為無效,競拍者也將支付由此產生的一切費用。

這是為瞭確保文物的質量,如果說外國人用幾百件價值十萬的文物來支付,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條件。

他們制訂這一個規則,就是想要用柴窯,來換取華夏珍貴的流失文物,這些文物,必須要有著一定的代表性,能夠代表華夏燦爛的文化。

在拍賣價格正式出爐之後,幾位老爺子所選擇的四件柴窯以及關先生的那一件蓮花筆洗,與文老和陳逸進行瞭商議之後,確定瞭價格,順利交易。

這四件柴窯中,有兩件精品瓷器,其交易總額為二億人民幣,其中陳逸的那一把精品蓮瓣茶壺,以七千萬出售,而關先生的那件蓮花筆洗,其出售價格為三千八百萬人民幣。

眾人隻知道拍賣的柴窯銷售總額*長*風*文*學,卻是不知道在私下之中,品瓷齋出售的柴窯,算起來,第一批的兩件精品瓷器,還有現在的這第二批私下出售給他人的瓷器,加在一起。交易額達到瞭三億三千三百萬之巨。

如果再算上在拍賣總額八億零八百萬。品瓷齋在成立之後至今。銷售總額直接突破瞭十億,達到瞭十一億四千萬。

無論是陳逸,亦或是文老,還是其他老爺子,對於這個銷售總額,都是充滿瞭感嘆,這個銷售額,也是出乎瞭他們的意料之外。他們能知道柴窯會聞名全世界,卻是沒想到,聞名的程度,比他們想象的更加劇烈。

在之前文老所制作的瓷器,也就在整個古玩文物圈子裡,有著很大的名氣,普通民眾知道的並不多,可是現在,因為柴窯,整個品瓷齋。已然聞名於世,同樣。使得文老和陳逸的名氣,提長瞭一大截。

這第二批瓷器拍賣會結束瞭,在之後幾天之中,許多媒體關註的放在瞭那名小不列顛的外國人艾倫身上,這名外國人究竟會不會拿出價值七千三百萬的華夏文物呢。

在拍賣結束後的第三天,這名外國人艾倫,便向著媒體表示,他非常喜歡華夏的柴窯瓷器,將會與品瓷齋進行商議,盡可能確定華夏文物的價值,以及支付過程和方式。

之後,經過一番商議,確定瞭這一個之前從未出現過的拍賣支付方式,以文物來支付拍品價格,具體的方式是艾倫將會列舉出價值達到七千三百萬的文物名單,以及文物的詳細資料,包括圖片視頻,由品瓷齋進行審核判斷。

如果名單上的文物不能讓品瓷齋滿意,將會更換名單,直到滿意之後,艾倫將會把名單上價值七千三百萬的文物,從小不列顛運到華夏,由華夏方面的文物專傢進行鑒定,確定為名單上的真品之後,品瓷齋將會把柴窯交給艾倫,至此,交易正式完成。

這名外國人是想要得到柴窯,所以,他需要承擔交易的大部分過程,不可能品瓷齋的人,帶著專傢到小不列顛去鑒定。

許多媒體都在關註著品瓷齋與這名小不列顛人的交易,艾倫的一些資料,也是被各大媒體挖掘瞭出來。

這名艾倫的祖父,是小不列顛的一位將軍,曾經參與過對華夏的燒殺搶掠,所以,其所收藏的華夏文物,數量非常之多。

資料一經公佈,許多華夏人,對於這些外國人,沒有瞭半點好感,他們紛紛決定,如果下一次拍賣的話,將會盡可能的提高成交價格,讓這些強盜們,不能就這麼輕易的得到柴窯。

陳逸和文老同樣不想讓外國人用搶來的華夏文物,來支付柴窯,隻不過,現階段,用現代制作出來的瓷器,換取華夏流失文物,這是最合適的方式瞭。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艾倫除瞭要支付成交價格的七千三百萬之外,還需要額外支付百分之十五的傭金,也就是需要支付一千零九十五萬的傭金,總共需要支付八千三百九十五萬,這一部分傭金,是支付給雅藏拍賣行的。

至於他們品瓷齋,則是被雅藏拍賣行免除瞭傭金,這其中陳逸與楊其深的關系倒是在其次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柴窯瓷器,能夠幫助雅藏拍賣行提高知名度,這是在之前的柴窯拍賣事宜中,已經談論好的內容。

通常拍賣行會收取買賣雙方各百分之十的傭金,有時候也會是百分之十二,或百分之十五,對於這外國人,拍賣行怎麼能客氣,直接收取最高的百分之十五。

在之後艾倫遞過來的第一份名單,鄭老,文老和陳逸研究過後,直接給其打瞭回去,讓其再遞一份新名單過來,如果再這麼糊弄,他們將會直接宣佈中斷交易。

對於華夏瓷器,沒有人比鄭老的水平更加深厚,那艾倫所使的一些小計謀,在他們這些老爺子面前,簡直就是雕蟲小技而已。

接下來,艾倫果然老實瞭許多,遞交瞭一份新文物名單,這份名單上,倒是有瞭幾件珍貴文物,經過瞭與艾倫的一番商議,在名單中更改瞭一些文物,最終確定瞭下來。

艾倫將會拿出名單上十一件華夏文物,來換取價值七千三百萬的柴窯瓷器,至於雅藏拍賣行的傭金,自然是以錢財來支付,與他們品瓷齋無關。

隨後的一個星期內,艾倫將十一件文物順利的運到華夏天京,這一件柴窯瓷器的拍賣地點,正是在天京,其柴窯實物,也是在天京一傢銀行保險庫中存放著。

文老和鄭老以及陳逸,連同其他一些古玩界大師,前往天京,對這十一件文物進行鑒定,鑒定的結果讓人非常滿意,在舉行瞭一場盛大的交接儀式後,艾倫成功的用十一件,價值七千三百萬的文物,換取瞭一件精品柴窯瓷器,創下瞭文物拍賣歷史上的一個記錄。

至於這些文物,陳逸也已經和文老商議好,並且向外界公佈,暫時將會存放在品瓷齋的收藏庫之中,等到文物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再拿出來開辦一傢博物館,進行展示,來以此向公眾展示,他們所獲得的華夏流失文物,而絕不會將這些好不容易回歸的華夏文物,任意出售。

許許多多的媒體對這次事件予以瞭播報,聲稱這是華夏流失文物回歸的一個新途徑,通過現代制作而成的柴窯瓷器,換回這些流失瞭一百多年的文物。

原來換成金錢,去擴大生產規模或者進行投資,絕對比這些產生不瞭效益的文物更強,隻是為瞭使華夏流失的文物回歸,品瓷齋舍去瞭金錢,對於品瓷齋的這一項創記錄的舉動,很多媒體都表示瞭自己的敬意。

由此,更加進一步的增加瞭品瓷齋在華夏民眾心目中的地位和聲望,而文老和陳逸,也成瞭近乎英雄般的人物,如果有人或者某些機構想要對品瓷齋不利,第一個不同意的,就會是這些樸實的民眾。

這次開窯之後,陳逸沒有繼續在景德鎮停留,有文老在此坐鎮,他非常放心,瓷器制作,在跟隨文老這些天中,他也是有瞭很大的進步,接下來,靠著迷你版窯爐,他也可以不斷的進步。

之前陳逸知道搜寶術可以尋找土地中的寶貝,而並不知道在水中能不能尋找,在這些天中,他也是於景德鎮附近找瞭條河,試驗瞭一下搜寶術的范圍,可以說證實瞭在水面下,搜寶術也能夠進行尋找。

在試驗過後,陳逸決定瞭去往海上的想法,並且與自己的師傅進行瞭一些商議。

得知陳逸要去海上打撈沉船,鄭老面上露出瞭凝重,告訴陳逸,在海上打撈沉船,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大海上雖然到處是寶貝,但是想要找到,卻是非常艱難。

陳逸則是一笑,表示自己已經知道有很多困難,但是一來可能會發現最後一件花神杯,二來,也是可以打撈發現的沉船,來使沉船中的文物不至於繼續埋入海中,有困難克服就行瞭,更何況,他去海上打撈,並不是為瞭盈利。

聽到瞭陳逸的敘述後,鄭老沉思良久,終於答應瞭下來,並告知陳逸,他會讓有關部門辦理手續,不過在領海之中,是無法打撈的,因為打撈上來的任何東西,都是屬於國傢的,這點是無法改變的,當然,如果僅僅隻是一個花神杯,還是可以商量的。

陳逸自然知道這些限制,領海,領空內的東西,都是屬於國傢所有,他所要去打撈的也就是公海上的沉船,至於花神杯,等發現瞭之後再做打算也不遲。

最後,鄭老讓陳逸準備船隻,一切就緒之後,再通知他即可。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