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挖掘陵墓

作者:冰火闌珊 字數:4173

這個世界上,有一種人的嗅覺是十分靈敏的,那就是媒體記者,有很多媒體,都是在持續關註著陳逸。□番茄□○△□``-.-f-q`x`s--.-c`om

而在考古隊剛剛到達酒店時,就有許多媒體得到瞭消息,聞風而動,迅的來到瞭這裡。

更有一些記者,通過瞭另外的渠道,得到瞭一些更加深入的消息,那就是陳逸昨天晚上去徽陵抓到瞭兩個盜墓賊,這不禁引瞭一陣陣的猜測。

一般來說,陳逸出現的地方,必然會有寶貝,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徽陵之中,有寶貝呢。

許多媒體記者聚集在酒店門口,請求陳逸或者是考古隊介紹一下詳細的情況。

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陳逸和張文斌也是在酒店一間會議室中,召開瞭一次非正式的佈會,公佈瞭一些內容。

隻不過公佈的內容,十分的簡單,並沒有透過太多的信息,隻是說陳逸在洛陽邙山地區遊歷時,現盜洞,沒有打草驚蛇,然後昨天晚上,成功在徽陵抓獲瞭兩名盜墓賊,由於墓穴已經被破壞,他們將會對徽陵展開搶救性的保護,至於更多詳細的內容,將會等到之後再進行公佈。

這一些內容,讓媒體記者們,不禁有瞭更多的猜測,陳逸為什麼會出現在徽陵呢,僅僅隻是遊歷是說不過去的,恐怕是陳逸在尋找某一件寶貝,然後來到瞭徽陵,隻是這件寶貝究竟是什麼,讓眾人都猜測不到。

佈會的消息,在各大媒體上公佈之後,引瞭一陣陣的猜測,很多人認為,隻要有陳逸參與的事情,不會是小事,這徽陵絕對有著大秘密,要不然,國傢文物局副局長。也不會在第二天就直接來到瞭這裡。番☆茄小說網`.

一時間,關於徽陵之中,埋藏著什麼寶貝,在網絡之上。開始瞭熱烈的議論和猜測,其中也有人猜到可能是傳國玉璽,隻不過,並沒有太多人去重視。

在許多人的內心之中,都是認為傳國玉璽可能埋藏在一些著名皇帝的墓中。如成吉思汗,至於這後唐明宗,實在是歷史上一個沒太大名氣的皇帝,如果不是這次徽陵被盜,並且與陳逸有關,很多人估計還不知道這個皇帝呢。

當然,很多的媒體記者是不甘心就隻有這麼一點收獲,他們有的前往徽陵墓葬地帶,想要一探究竟,不過剛剛靠近。就被數名警察攔瞭下來。

此時整個徽陵周圍,全部拉上瞭警戒線,沒多遠就站瞭一名警察,可以說是防范非常嚴密,讓他們想要偷偷的進去,都沒有機會。

僅僅隻是一個小小的徽陵,用得著這麼的興師動重嗎,同樣,這也讓許多記者知道瞭他們的猜測是正確的,這徽陵裡面。真的有可能存在著大秘密。

除此之外,一些記者也是向通過各種渠道,使出渾身解數,向參與這次盜墓事件的人打聽詳細的信息。隻不過,無論是孟津縣,還是洛陽市,亦或是中原省,包括國傢文物部門,都對這件事完全保密。透露出來的,都是已經對外公佈的內容。

他們現在除瞭知道有兩個盜墓賊盜瞭徽陵之外,根本不知道這兩個盜墓賊的半點信息,甚至於連年紀都沒有打聽出來,可見這起事件的保密性有多大。

越是保密,這裡面一定有著驚人的秘密,很多媒體都針對這起事件,進行瞭許多的分析,引來瞭更多人的關註。

而陳逸和張文斌,則是在考古準備工作完成之後,與考古團隊,一塊來到瞭徽陵,開始瞭挖掘這座陵墓的進程。☆△◇☆番□茄``.

墓葬考古保護,與盜墓賊的手法卻是不同,盜墓賊可以直接挖一個盜洞進去,偷取幾件東西就出來,而考古卻完全不一樣,必須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將墓葬打開,然後再進行一點點的探查考古。

對於墓葬考古,陳逸也是有著一些瞭解,隻不過並沒有真正的實踐過,在這次徽陵的考古中,跟隨著張文斌等人,學到瞭許多的東西。

沒過幾天,經過一些考古設備的工作,徽陵墓葬的封土被挖開,露出瞭這一個後唐明宗的墓穴。

之後,墓門被成功打開,第一批考古隊員穿著防護服,戴著氧氣面罩,緩慢的進入瞭墓穴之中,而陳逸和張文斌也是跟隨在其後。

墓穴之中地面,是用石板鋪的,走進來時十分的平整,而墓室四壁均有仿木建築的形式,做出瞭倚柱,闌額,鬥拱等等。

在大功率照明設備下,眾人可以清楚的看到墓室中的情況,除此之外,在墓室的頂部以及四周,還施瞭彩畫,內容看起來大多都是花卉圖。

從封土挖開後的墓穴面積來看,這一個墓葬和一些帝王陵墓一樣,共有前中後三個部分,而他們現在所在的自然是前室,除瞭繪畫之外,還擺放著一些傢具,而這些器物,被稱之為明器(冥器)。

根據之前的鑒定,陳逸知道,那傳國玉璽就在後室旁邊的一間側室的過道中,而那兩名盜墓賊,是在中室那裡挖開瞭盜洞,然後進來,在快要走到後面的主墓室時,其中一名盜墓賊提議看看他們所帶進來的東西。番▽茄▽△`-`.`f`q`x-

當這二人看到瞭傳國玉璽的真正面貌時,面色大變,將傳國玉璽扔在瞭地上,然後連忙朝盜洞而去,隻是他們耽擱的時間有些長瞭,外面的李重功,已然將盜洞用石頭堵上。

他們隻想著挖開盜洞出去,隻是裡面的空氣越來越稀薄,他們活生生的被悶死在瞭裡面。

在進入這個墓室之後,考古人員便開始進行瞭清理工作,將墓室中的一件件文物,進行清理保護,以避免它們接觸氧氣後遭到破壞。

而陳逸自然也加入到瞭這一個行列之中,每一個文物專傢的清理,都是十分的細心,幾乎連墓室的角落都找瞭一個遍,因為他們知道,這一座陵墓之中,很有可能存在著傳國玉璽。

如果這件傳國玉璽,他們能夠親自找到,那簡直就是一個莫大的榮譽。

按照現在的清理進度,還有墓室的規模來看。應該在一個星期後,他們可以到達有傳國玉璽存在的地方,陳逸的內心也是充滿瞭激動。

雖然他親手觸摸並仔細觀看過傳國玉璽,但那畢竟是在副本世界。論其意義,絕對無法與現實世界相比。

很多人在上學時,都曾經讀過關於和氏壁的故事,那個時候,內心之中都會產生一種想要見一見和氏壁的沖動。

隻是。這一塊和氏壁,最後被制作成瞭傳國玉璽,然後消失不見,一直以來,都是華夏最大的遺憾。

陳逸在進入古玩行,在得到鑒定系統後,心中都隱藏著一個想法,那就是找到華夏失落的文物,特別是這一件華夏至寶,傳國玉璽。☆△◇☆番□茄``.現在終於要實現瞭。

在接下來的時間中,他根本沒有半點著急的樣子,淡然自若的與張文斌等文物專傢,清理著各個墓室中的東西。

在清理到中室的時候,在左右兩側,他們看到瞭二尊高浮雕石刻武士像,武士頭上戴盔,身穿梅花魚鱗甲,雙手握長劍,足踏祥雲。相貌威嚴,作左右侍立護衛的姿態,乍一眼看上去,足可以嚇人一跳。

而在兩個武士之間的青石門上。刻著雙龍攫珠圖像,龍是五爪金龍,昂闊步,張牙舞爪,生動逼真。

在這些墓室之中,或多或少都放有隨葬品。金,玉,銅,鐵和陶瓷器物,數量眾多,十分的豐富。

後唐明宗李嗣源是五代時期少有的開明皇帝,而且在位時間稍長,使得國傢穩定,政治清明,人民休養生息,隻不過晚年有瞭嚴重的失誤,疑心太重,隨便殺戮大臣,使得君臣離心,父子猜忌。

經過這段時間的考古清理,從建築的結構,還有上面的彩繪壁畫來看,很多文物專傢,都認為這後唐明宗的陵墓,所模仿的是唐代作風。

雖然這座陵墓被認定為徽陵,但是迄今為止,還未找到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物件,據文物專傢推斷,應該是在最後的主墓室之中。

如果說在普通情況下,這些清理出來的文物,足可以讓這些文物專傢們為之驚嘆,可是在知道瞭這墓中可能存在傳國玉璽之後,幾乎所有人的註意力,都放在瞭這一件華夏至寶之上。

隻不過,現在為止,還沒有現傳國玉璽的任何蹤跡,不免讓一些人內心有瞭些焦急。

張文斌看著陳逸在清理的過程中,仿佛一點都不著急,面上不由露出瞭一抹笑容,這才是真正的大將風范,陳逸雖然是一個年輕人,可是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已然比他們這些文物專傢更加的多。

一人對抗小不列顛政府,這根本不是什麼人都能夠做到的,就連這個世界上那些最具權勢的人,都不敢如此去做。

在清理中室旁邊的側室時,所有人看到瞭整個考古期間,最令人震驚的一幕場景,在側室其中一處位置,他們看到瞭一個盜洞,而在盜洞與這一間墓室相連之處,正有著一具枯骨,這具枯骨一半身子在墓室裡,一半身子在盜洞之中。

“真的如那兩個盜墓賊所說,他們的兩個祖先進入瞭徽陵。”看到這一幕情形,一些人在震驚過後,面帶喜色的說道。

在此之前,他們也是看到瞭那個名叫王洪遠的盜墓賊,所拿回來的破舊本子,上面確實寫瞭那兩位祖先進入徽陵的時間,至於是真是假,就猶未可知瞭。

而現在這座墓室之中的一具枯骨,還有枯骨所在的盜洞,驗證瞭這一個事實。

陳逸面上並沒有太多的喜色,他親眼見證瞭這兩個盜墓賊在墓中被活活悶死的情形。

張文斌也是搖頭嘆瞭口氣,“想必是這兩個盜墓賊在覺不對時,想要從盜洞中逃出去,卻是現盜洞已經被堵住,他們應該在盜洞口掙紮瞭一會,直到快沒有氧氣時,才決定爬回墓穴,找尋其他的出路,隻不過,已然為時已晚,這隻是一具枯骨,在盜洞之中,恐怕還有著另外一具。”

“張局長,將這兩具枯骨小心的收拾起來,交給王洪遠吧,讓他的這兩位祖先,能夠在千年之後,魂歸故土。”陳逸緩緩的說道。

張文斌點瞭點頭,“自然應該這麼做,你們註意保證枯骨的完整,同時,仔細觀看周圍的東西,看看有沒有傳國玉璽的存在,分出一個人去盜洞裡,將另一具枯骨收拾起來。”

在眾人開始清理收拾這間墓室的文物時,張文斌不禁向著陳逸問道:“小逸,你覺得傳國玉璽會在這間墓室裡嗎。”

“應該是在這座陵墓之中,而不會是在這間墓室,張局長,你在內心問一下自己,如果在現自己所拿的東西是傳國玉璽的話,是慌不擇路的扔下傳國璽逃命,還是帶著傳國璽逃命。”陳逸輕笑著說道。

張文斌想瞭想,然後說道:“當然會慌不擇路的扔下傳國玉璽,心中所想的隻是逃命,這麼說,這間墓室,不會有傳國玉璽瞭。”

“雖說如此,也要仔細的清理,張局長,我們也開始吧。”陳逸笑瞭笑,開始和其他人一同,清理起墓室中的文物來。

在清理完中室周圍的幾間側室,並沒有現傳國玉璽的蹤跡,讓很多人在遺憾之餘,對最後的墓室,充滿瞭期待,隨後,眾人慢慢的向後室出。

在經過通往後室的走道上,陳逸和另一名文物專傢,走在瞭最前方,他們的頭上戴著探照燈,將前面道路的情況,看得一清二楚。

“咦,陳大師,前面好像有什麼東西,你看到瞭嗎。”這時,旁邊的那位文物專傢,在燈光的照射下,似乎看到瞭前面有一個東西在地上。

陳逸此時面上強忍著激動,點瞭點頭,“我也看到瞭,從形狀上看,極有可能就是傳國玉璽。”

聽到這些話語,後面的文物專傢產生瞭震動,開始議論瞭起來,在傳國玉璽這一件華夏至寶上,他們根本無法鎮定下來。(未完待續。)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