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到京城,他們又被送到大理寺大獄裡,等候皇上的重新審判。
隻是他們都沒想到首先等來的是太子。
林初月看到太子來瞭,興奮得不得瞭,連忙擠到女牢的邊上,深情的看著太子。
可是太子卻看都沒看她一眼,直接穿過瞭女牢去瞭男牢那邊。
而林世子看到太子來瞭,直接嚇尿瞭。
不敢說,什麼事兒他都不敢說!但卻不得不被太子提審出去。
老侯爺隻是皺著眉頭看著太子把林世子帶走,他不知道這個兒子究竟做下瞭什麼事被太子單獨提審。
而無論太子怎麼審,林世子都無法說出那些東西,究竟誰拿走瞭?
審來審去太子其實相信他說的是真話,這個林世子有幾斤幾兩太子是知道的,他還沒有膽子敢欺瞞太子。
但自己心中出不瞭的那口氣,太子就讓人毒打瞭林世子一頓。
被打瞭的林世子張口就開始胡亂攀咬起來:
“太子饒命啊,太子,太子饒命啊!太子,你聽我一言。”
被打的一身血淋淋的林世子,他知道自己不說出個好歹來,他的下場絕對就是被亂鞭打死。
“住手,讓他說。”
“太子,我也不知道是誰拿走瞭那些東西,但是我覺得老三傢特別值得的懷疑,事出當天,老三傢的閨女不是不見瞭嗎?我懷疑他背後有人。”
接著林世子就把他們在路上遇到兩次殺手,而許景天帶著一個小廝都幫他們擋下來瞭的事情,說給瞭太子聽。
這次太子是聽進瞭心裡,他倒是不知道,那聽說是出去學瞭一身醫術的醫公子,居然是武林中人?
連他身邊的人的武功都很高。那麼這些事兒會不會是他們勾結江湖人做下的呢?
如果真的隻是江湖上的人做的,太子倒沒那麼擔心。
江湖上的人為的是財,目前隻要那批兵器不被父皇查到,其他的都可以說得過去。
隻是自己有損失,心中有些氣不過罷瞭。
聽瞭林世子之言,太子在心中,對林傢三房和許傢,起瞭點心思。
而林侯爺看著被打的血淋淋的兒子被送回牢裡,上前仔細詢問瞭一下原因。
此事已經鬧到太子那裡瞭,林世子就沒有再瞞著父親,把事情前前後後說給瞭林老侯爺聽。
老侯爺聽瞭心中悲涼。抬手一耳光就打向瞭大兒子:
“明明是你做下的壞事,你卻要讓老三一傢來承擔!你這個畜生!”
太子提審瞭林世子,而皇上卻把老侯爺叫到瞭宮裡:
“不該屬於你們林傢的東西在哪裡。交出來我可免你牢獄之災。”
林老侯爺訝然的一笑道:
“皇上,老臣傢裡的東西,都不見瞭,你讓老臣從哪裡交給你?如果皇上你隻是為瞭收回那東西,何必整這麼一出?直接叫老臣進宮敬獻給你就是瞭,老臣一傢,現在都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人,你看誰能拿得動那塊虎符?老臣不過是守瞭祖訓而已!”
林老侯爺的話,把皇帝氣瞭個仰倒,這就是罵自己不守祖訓?
皇朝諦建之初,是林傢與楚傢共同打下的江山,林傢推讓楚傢坐瞭江山。
第一代君王就把虎符給瞭林傢掌管以示共掌天下之意。
之後這近百年,邊城安寧,自是有各代將軍的功勞。
但這虎符沒出來,一直是這後幾代君王的心中刺。
每一代的交代都是要找機會拿到虎符。但卻不能違瞭祖訓。
終於到瞭這一代,皇帝不要臉的借那四十萬兩災銀的事出手。
開始林老侯爺還以為真的是因為那銀子,真的以為是被老三牽連瞭。
現在面聖後他才明白,他們都是被老祖宗給牽連瞭。
可是,書房裡除瞭墻上的釘子還在,其他的都落到瞭賊人手裡,他從哪裡拿虎符給皇帝?
也許,天意如此,林傢終是該死呀!
至此,老侯爺是真的知道自己一傢,都沒有活命下去的可能瞭。
為瞭那塊牌子,林傢滅!
如今,隻能看老三一傢,有沒有可能活得下去瞭。
希望許傢那小子,能護得住老三傢。
老侯爺在擔心著老三一傢的時候,老三傢的小弘遠正興致勃勃的要跟著林青學武。
在破廟住瞭一晚後,他們再啟程,小弘遠就一直纏在林清殊身邊。
以前,小弘遠最敬佩的是被尊為文公子的哥哥,而自己努力讀書似乎也趕不上哥哥。
但現在,他發現瞭另一種路,可以習武。
他好羨慕林青,隻比自己高不瞭多少,但他剛才被那些人圍攻的時候,他一點兒不帶怕的。
自己卻是嚇得屁滾尿流的跑瞭。
“林青,你教我學武吧,我以後學會你那樣的武功,我就可以保護我爹娘瞭。”
林清殊伸手揉瞭一下他的頭頂,這個小弟上,比原身要小三歲多。個子卻比原身矮不瞭多少,從小就虎頭虎腦的,和父親哥哥那樣的讀書人不是一類人。
林清殊從原身的記憶中知道原身也是很寵這個弟弟,倒是對哥哥有些敬而遠之。
“好。不過要吃苦。”
林清殊又揉瞭一下他的頭。他揮瞭一下手:
‘不要弄亂瞭我的頭發,我姐也愛弄亂我的頭發。’
說要習武,林清殊就不讓他上板車瞭,還拿瞭兩袋東西綁在他的小腿上:
“想要習武,底盤得穩,所以,你就從今天起,綁著這個走路。”
開始還能跟得上,後來慢慢的他就成瞭走在最後面的人。
宋押差就覺得不行,這樣不利於前行。
於是每當林弘遠掉瞭一些隊後。林清殊就會出手提著他的後背的衣服,把人抓著往前急跑一段路。
這樣來來回回的跑,倒是給趕路的人增加瞭一些樂趣,有兩個差役還打趣他,說他沒說走穩路就學會飛瞭,隻是被人提著飛。
為瞭不讓自己的小主子一個人受這個罪。林弘遠的兩個小廝也主動要求著學練。
南宮和忍冬用褲子裝石頭紮緊瞭再跟著跑。
開始是跑,後來隻能走。
再後來是互相攙扶著走。
到中午休息的時候,他們已是坐下就不想起來瞭。
原計劃中午到水陽鎮外的分路叉口的,但到瞭午時中,他們離水陽鎮還有五裡路。
今天的太陽有些烈,連宋押差都覺得走不下去瞭,於是讓大傢在路邊的一個茶肆處休息一下。
宋押差的路線規劃是不進鎮,在鎮外就分路往南郡走。
許景天想到鎮上去辦點事,找自己醫仙谷的人,還得在這種場鎮上人多的地方留下記號。
於是對對林清殊說道:
“你們等在這裡,我先進鎮上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