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氏向方錦繡看去,那臉上那一抹得意之色瞬間消失,快得像她看錯瞭似的。
她這是在挑釁自己?
葉氏深吸一口氣,壓下怒意道:“那夏蓮是錦繡的丫鬟,自然是幫她說話,叫她來對質有什麼用?定不會說真話。”
聽她這麼說,鄭夫人臉色越發的難看。
葉氏又錯瞭。
因為是她提出要找丫鬟對質的,臨瞭又是她反悔。
她突然改口,你讓人傢怎麼想?
還不如不說。
鄭夫人黑著臉道:“去把夏蓮叫來,要對質就對質清楚,我可不想讓人說我偏心錦繡冤枉瞭誰。”
葉氏眼看她語氣越來越重,也不敢攔著瞭。
心裡隻期盼著夏蓮那丫鬟能是非分明,不要包庇方錦繡才好。
可惜,她的盼望註定會落空。
一般像夏蓮這樣的貼身丫鬟,她下半輩子能不能過上好日子,全看她的主子能不能過上好日子。
這種從小陪著長大的丫鬟,即便知道自己主子不對,也會對自己主子百般維護,就像羅姨娘忠心鄭夫人似的。
除非確定她的小姐死定瞭,而她還想活。
她可不認為僅憑幾句話,夫人就會放棄她的主子,把她交給皇後公事公辦。
所以當鄭夫人嚴厲的質問她有沒有方錦繡辱罵皇後一事的時候,她毫不猶豫的否認瞭。
“夫人明鑒,沒有的事,小姐就算和皇後娘娘關系不好,也萬不敢如此辱罵娘娘,那可是殺頭的大罪呀。”
葉氏聽得瞪大瞭眼睛,踉蹌兩步,“你說謊,我明明聽到她的辱罵皇後,她還摔瞭瓷器。對,娘,你去查一下她屋裡那一天有沒有碎瓷片。”
不等鄭夫人問,就聽夏蓮說:“那日小姐是打碎瞭東西,不過那是她傷心的時候不小心碰的。”
“呵,不小心?這麼巧?”
“不是巧,那日……那日娘娘給二少夫人您送東西,二位公子有些失態,說瞭一些話讓小姐很難過,她回來傷心的哭瞭一場,然後就不小心摔碎瞭東西。”
鄭夫人想到那日兩個兒子各扇瞭自個兒一巴掌的事。
明著是打他們自己的臉,其實是在當眾打錦繡的臉。
錦繡什麼都沒說,所以才回去傷心的哭一場。
鄭夫人有些心疼,“你這孩子,這麼多天瞭,怎麼娘一直沒聽說過?”
“娘,我受點委屈沒什麼的,不想再讓您為瞭我操心瞭。”方錦繡哭得不能自已,可把鄭夫人心疼壞瞭。
“唉!我的兒吶,命運捉弄,皆是命運捉弄啊。”
葉氏氣得不行,她算是見識到瞭方錦繡的厲害,也明白瞭昔日小姑子的無奈。
太會唱戲瞭,太會瞭。
“方錦繡,我看該把那戲臺子上的戲子踹下臺,扶你上去唱去。從小到大我看的戲也不少啊,全是一眼假。可你唱的這出,簡直是真假難辨吶。要不是我親耳聽見,我就信瞭你瞭。”
方錦繡傷心欲絕,“二嫂,為什麼你還這麼說我?明明是你提出的要讓丫鬟來對質,丫鬟來瞭,你又說是我的丫鬟,自然幫著我說話瞭。合著就是你一張嘴,我什麼罪過都得認下是嗎?你要冤枉,我至少拿點證據出來吧。”
葉氏也是被她氣糊塗瞭,直言道:“我沒有證據,我的耳朵就是證據。”
鄭夫人板著一張臉對葉氏說:“行瞭,真是胡鬧,哪能由著你說瞭算?沒有證據就閉嘴,想來錦繡也不會怪罪你。”
葉氏身子一晃。
方錦繡馬上表態,“是的,我說過我喜歡二嫂,不會怪罪二嫂冤枉我的。”
說話間,她靠近葉氏,去拉她的手,“二嫂,我們是一傢人,我現在隻有這個傢瞭,我隻想和傢裡的每一個人好好相處。這事兒就算我錯瞭,您別生我的氣瞭,好不好?”
鄭夫人瞥瞭葉氏一眼,“你看看你幹的好事,錦繡多貼心。”
任方錦繡演技再好,騙得瞭鄭夫人,能騙得過她的耳朵嗎?
葉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沒瘋,也沒幻覺,她聽到的就是事實,她隻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們越是這麼說,葉氏就越崩潰。
“我說瞭我沒有說謊,娘,我真的聽到瞭。”
鄭夫人:“你怎麼油鹽不進?”
葉氏激動的道:“既然如此,那便當道不同不相為謀吧。我乃是名門貴女,我做不到和這種人好好相處。以後我與方錦繡之間全當陌生人,大傢井水不犯河水,你們走吧,我要養胎瞭。”
這是她的底線。
既然不信她,那就算瞭,以後橋歸橋路歸路,見面全當陌生人拉倒。
聽到葉氏說養胎這話,鄭夫人才終於恢復瞭理智。
現在不是說誰冤枉瞭誰的時候,她們矛盾這麼激烈,確實不能再待在一起瞭。
“這樣也好,你先冷靜冷靜,好好養胎。錦繡,跟娘走吧,過些日子再來看你二嫂。”
然而方錦繡並不同意這個方案,因為她看出來鄭夫人很在乎葉氏肚子裡的孩子。
大哥大嫂不在傢,二哥的媳婦將來就是當傢主母。
一旦她將來生下兒子,那地位就穩瞭。
那些話被她聽到瞭,又經歷瞭今日之事,她心裡不知多恨自己,多討厭自己。
將來她當傢自己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心生一計,方錦繡看著葉氏哭喊道:“好吧,既然二嫂認為我有罪,那我便有罪好瞭。二嫂,我承認我罵過娘娘,我以死謝罪,可以嗎?”
葉氏一怔。
下一秒,就見到她發狠的向自己身邊一根柱子撞去。
“錦繡。”鄭夫人嚇得臉色蒼白,驚呼一聲。
事情發生得太快,快到葉氏來不及思考。
幾乎是下意識的她就想阻止她撞擊柱子,那腿甚至比腦子還快,自己就往旁邊挪瞭一步。
而正是這一步救瞭方錦繡,劇痛從肚子傳來,才知方錦繡正好撞在瞭她的肚子上。
葉氏疼得大汗淋漓,身子順著柱子就滑瞭下去。
“老二媳婦……”
“來人,來人啊,快去請大夫。”
鄭夫人驚慌失措,手忙腳亂的安排人,自己則是蹲在地上去扶葉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