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將軍百戰聲名裂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2180

“通知青州那邊的龍麟衛密探,讓他們找到被打散的潰兵,調查清楚,尤其是失蹤或者被俘的軍官。”

劉志下瞭決心要把這件事情弄清楚,他相信自己的直覺沒錯,越來越多的證據已經指向瞭真相。

“喏,不過京都散佈謠言的來源斷瞭,都是些地痞無賴,受瞭人的錢財四處造謠。

但給他們錢財的人無故醉酒溺斃,此人亦是個無賴,查不出受何人指使。”

這種殺人滅口的伎倆,已經再明顯不過瞭,單超的刑訊手段夠殘酷,如果還是查不出幕後推手,那隻能說明對手夠強大。

劉志的手無意識地在桌案上敲擊著,這是他陷入沉思後的習慣。

有人在針對他這個皇帝,不滿意他的統治,想將他拉下馬,這是肯定的瞭。

但他們沒有走最常見的宮廷政變這一途,就說明他們對宮中的掌控力不夠,也就是說宦官集團沒有參與。

看行事作風,倒像是那些士大夫的手段,想攪亂天下局勢,再從輿論上雙管齊下。

讓天下百姓以為他是個昏君,也讓朝臣們對他失望。

好吧,先假設自己就是那個幕後主使,如此註重名聲,那麼他推倒自己之後,就決不會自己篡位自立,肯定會扶持一位宗室上來。

而那位內定的傀儡,必須要名正言順才行,出身要正統,名聲要賢良……

剎那間,劉志腦中靈光一現,清河王,劉蒜。

再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選瞭。

自從上次劉脩以他的名義叛亂之後,當時的太尉杜喬和梁太後,在梁冀的威壓之下,決定將他貶為尉氏侯,流放桂陽。

按照歷史的走向,他應該就此心灰意冷,自戮身亡。

劉蒜的結局他之所以記得如此清楚,還是因為上輩子看過的一部連續劇,八歲龍爺鬧京都。

當時自己深為惋惜,覺得劉蒜是被冤枉的,不該就這樣默默無聞地死去。

所以便給他寫瞭一封親筆信,說太後和自己都相信他的清白,讓他不要自怨自艾。

安心待在桂陽,總有一天會雲開日現,平冤昭雪的。

很顯然,劉蒜聽進去瞭,忍辱含羞活瞭下來,改變瞭他既定的命運。

後來梁冀倒臺以後,劉志在給李固和杜喬平冤時,順手就把他的案子給平瞭。

劉蒜也恢復瞭清河王的封號,回到瞭封地。

由於龍麟衛初建不久,人手有限,所以主要隻監視京都世傢,對於那些諸侯王沒怎麼理睬,隻重點關註瞭幾個名聲特別壞的。

清河王素有賢名,自己又算是對他有恩,劉志根本沒多想。

“你讓人查一查清河王,看看他自從回封地之後,有沒有接觸過什麼特別的人。”

單超立刻領命,轉身匆匆佈置任務去瞭。

天色已然隱隱發亮,劉志睡意全無,望著天空中那一顆孤星,在灰藍色的蒼穹中明明滅滅,蒼涼而孤寂。

深吸一口氣,又到瞭朝議的日子,那個幕後推手很可能就躲在朝堂上,冷眼看著他為瞭國事焦頭爛額。

他必須打點起十二萬分的精神去面對。

原以為扳倒瞭權傾天下的梁冀,鬥跨瞭垂簾聽政的皇太後,就可以安全無虞瞭。

卻原來沒有根基的帝王之路,每一步都踏在浮冰之上,到處都充滿瞭不可預測的危機。

天色漸明,一輪紅日躍出雲霄,將萬道金光灑落大地,朱紅色的宮墻熠熠生輝。

劉志身著寬大威嚴的朝服,從容走入崇德殿內。

昨晚的急報三公都已經得到瞭抄送本,自然是心中有數,大殿中的氣氛有些沉重。

這些年來,大漢天下雖然暴亂頻發,但官兵的戰鬥力卻無可置疑,此次慘敗可以說是絕無僅有。

劉志讓左悺當庭讀瞭一遍,那些還沒有得到消息的官員,俱都大驚失色,殿中頓時議論紛紛。

“陛下,張耽急功近利,自取滅亡,連累得五營兵馬損失慘重,應該治他個重罪。”

“對,自我大漢開國以來,從未有過如此恥辱,簡直就是丟盡瞭五營兵馬的臉面。”

“陛下,張耽罪該萬死,應該夷三族,以儆效尤。”

……

群臣吵吵嚷嚷,居然異口同聲地要求追究張耽的責任,可憐他為國捐軀,現在卻落瞭個墻倒眾人推的下場。

果然是將軍百戰聲名裂,當武將的拼死拼活,哪怕百戰百勝,隻要一次失敗便身死名敗。

劉志心中忽然覺得有些悲涼,替張耽不值,這些個文官們,嘴皮子一碰,就想決定別人一族人的生死,實在是讓人心寒。

“啪!”

忍無可忍的劉志一巴掌拍在瞭禦案上,“如今情勢危急,諸位卻在此追論對錯,竟無人思補救之法。”

大殿中頓時安靜下來,看著一向溫文爾雅的年輕皇帝,臉色氤氳,烏雲密佈,都明白他已經動瞭真怒。

大傢非常有默契地三緘其口,誰也不願意觸瞭黴頭。

“怎麼?都沒話說啦?呵呵~”

劉志嘲諷地冷笑一聲,伸出手指直接開始點名。

“太尉有何見解?”

黃瓊挺直瞭脊梁,沉聲答道,“臣認為青州匪亂,事起倉促,張將軍臨時機斷,有所失誤也是難免。”

還算是說瞭句公道話,不過這老狐貍開始不吭聲,現在明顯知道瞭劉志的傾向後,基本上就是個馬後炮瞭,沒多少意義。

“現在青州,兗州和徐州都有匪徒出沒,據說已有四五萬人之眾,非大軍不可以抗衡瞭。”

說到這裡,黃瓊提高瞭音量,“臣請求即刻從邊境調大軍鎮壓,遲則恐釀成大患。”

這番言語得到瞭大部分朝臣的附議,四五萬人的大暴動啊,何況又靠近京師,誰人不怕?

“陛下可讓並州和涼州大軍,全力馳援,京師也立刻從各州郡招募兵馬,嚴防死守。”

“對對對,京師與青州和徐州毗鄰,萬一賊人趁勢揮軍西上,那可如何是好?”

……

劉志一陣無語,離著千兒八百裡呢,爬山涉水的,還有軍隊攔著,這些個軟骨頭就在擔心自己的身傢性命,真是可笑。

想讓他們提出有用的建議,幾乎是不可能的瞭,吵吧吵吧,劉志心裡的怒氣竟然奇跡般熄滅瞭。

隻要不抱希望,又何來失望之說。

不動聲色地環視瞭一圈,朝臣們或激越或沉思或冷漠……不一而足。

到底,誰才是那個背後之人?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