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2139

“你這孩子,真是的,怎麼連有身子瞭也不知道。”

郾夫人又是開心,又是擔憂。

“我……葵水向來都不準,所以就沒多想。”

鄧猛像做瞭錯事一般,慚愧地低下瞭頭。

郾夫人聽瞭皺眉問道,“宣夫人就沒給你派個積年的傅母在身邊?”

“您也知道,我傢之前是敗落瞭的,哪有什麼信得過的人。”

她這麼一說,郾夫人也覺得有道理,事關皇嗣,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托付的。

劉志在一旁樂瞭,故意嘆瞭口氣道,“阿猛年紀小,什麼也不懂,太後又不在,宮中連個長輩都沒有,唉~這可怎生是好?”

鄧猛本就機靈,立馬接著敲邊鼓,“對啊,這懷孕有些什麼禁忌,我是一概不知,又不敢胡亂相信那些人。”

劉翼這一脈,劉志本就是長子,所以這個孩子也是長孫,郾夫人自然十分看重。

想想也確實不放心,宣夫人的身份又不可能長住宮中,可自己進宮吧,畢竟太後還在,名不正言不順的。

左思右想之下,一時之間竟是猶豫不決。

“要不這樣吧,我尊母親為皇太妃,賜住永安宮,如何?”

其實劉志很想像後世一樣,搞出個兩宮太後來,尊母親一個聖母皇太後。

可在漢代卻無此先例,關鍵是漢朝的主流思想不允許,這時代將“孝道”和尊卑奉為圭臬,隻有嫡母才有稱太後的資格。

東漢時皇後大多數都沒有親生兒子,而那些生母們,在活著時,沒有一個能被尊為太後。

如果劉志在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貿然挑戰大漢的主流思想,受到的攻擊和質疑將是前所未有的。

尊為皇太妃,有先例可循,再說永安宮規模雖然不遜於永樂宮,但卻並不在北宮之內,而是獨立在外的。

嚴格來說,郾明即使住進去,也不算是入主宮中,而是打瞭個擦邊球。

見他考慮得如此周全,郾夫人很是心動,“可悝兒怎麼辦?”

劉悝是有封號的諸侯王,即使留在京都,也不可能住進永安宮,所以郾夫人才會不放心。

“這個好辦,他就先在這裡住著,我再給他找個好點的國傅,管教讀書。

然後讓他日常多去永安宮請安就是瞭,等他再大些,就送回渤海王府去。”

郾明一直擔心劉志會把他趕回去,雖然她也知道不合規矩,但卻實在放不下。

現在聽到劉志表態可以讓劉悝暫居京都,立刻就放瞭心。

“既如此,那就依你之言吧。”

劉志心花怒放,暗地裡對鄧猛豎起瞭大拇指,果然隻要有瞭孫子,母親就心軟瞭。

“明日我讓太史令擇個好日子,母親再搬過去。”

郾明猶豫瞭一下,這才道,“如今太後還病著,就不用大張旗鼓瞭。”

“知道瞭,不會驚動太多人的。”

這件事情劉志的確沒打算太張揚,到時候先把鄧猛懷孕的消息散佈出去,母親則靜悄悄地搬進永安宮,造成既定的事實。

想來那幫老傢夥的註意力都會被皇嗣所吸引,也不會太追究母親的事情瞭。

三日後,正是天下州試之期,這開天辟地的創舉,吸引瞭幾乎朝堂上所有人的目光。

也正是在那一天,皇帝的生母郾明,悄無聲息地搬進瞭永安宮,同時傳出來的,還有采女鄧猛懷孕的重磅消息。

宗正立刻就請賜封她為貴人,無論如何,皇長子的生母,身份不能太低微。

劉志也沒有推拒,順理成章地為鄧猛恢復瞭位份,皇太後和皇後那邊,他還是走瞭個過場,通知瞭一聲。

有瞭這件事情打底,郾夫人的皇太妃身份,也就沒人追究瞭。

畢竟皇嗣才是國之大事,直接關系到一個王朝的興衰更替,東漢之所以迅速沒落,正是因為皇傢子嗣稀少的緣故。

當然,跟接連幾任皇帝都英年早逝,也不無關系,做太後的,哪個都想立個年紀小的,好掌控。

後果就是主少國疑,外戚專權,外加宦官幹政,國傢能順利發展才有鬼。

這麼一想,劉志覺得發展醫學也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可惜他不是醫生,沒法直接給予指導。

隻能在現代人盡皆知的醫學常識上,給出些發展方針,例如,細菌學,外傷消毒,天然青黴素的提取等等。

提高太醫令的地位,如後世一般創立太醫院,以及醫藥署,提高醫師的社會地位,並開設專門的醫科專業,傳承醫學。

這種事情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又不違背儒傢學說,劉志先在太醫令那裡拋出來探瞭探路,發現除瞭對細菌學頗有微詞外,其餘的他們都接受瞭。

特別是成立太醫院和提高醫師身份,對他們來說,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

朝堂上的焦點,依然在於天下州試,以黃瓊為首的改革派,意氣風發,卯足瞭勁。

而以司空袁湯為首的保守派,卻靜觀其變,一旦這次改革有問題,或者結果不盡如人意,他們就會立刻群起而攻之。

一切都必須等到十月間殿試之後,才能見分曉瞭。

現如今劉志最掛心的事情,就是董班和他的兩萬大軍。

盡管朝廷已經公開宣佈瞭行軍消息,並責令豫州刺史立即接應,即使如此,到目前為止,依舊沒有明確的消息傳過來。

到底,董班和陸奉,在哪裡呢?

劉志是百思不得其解。

此時的鄧演,也一樣心中充滿瞭疑問,自八月十四日他領命出發,便日夜兼程,馬不停蹄。

到瞭十八日,便已經與楊儉手下的龍麟衛密探匯合瞭。

他們沿著之前董班的行軍路線,一路向東,從汝南郡往沛國,然後轉道北上。

到瞭沛國與梁國交界處,便是大軍失去消息的地方。

一行人都覺得十分奇怪,為什麼呢?

因為此處的地形基本上都是平原,如果是山區,還可能是困在山裡瞭。

兩萬人的軍隊,居然就這麼消失在一馬平川的地帶,這讓人無論如何也想不通。

這日傍晚,他們來到瞭沛縣,這是最後一次有明確消息傳來的地方,從此之後便如泥牛入海,無跡可尋。

就連派出去尋找龍麟衛的密探,也接二連三地出瞭事情,陸續失蹤瞭差不多二十多人。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