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能有一位如此胸襟開闊的帝王,實在是天下蒼生之大幸。
曾經,他也與李固等人一樣,覺得沒能將才高名廣的清河王拱上帝位,實在是平生之遺憾。
但現在他卻覺得,梁冀固然有百惡,卻做對瞭一件事情,誤打誤撞為大漢選瞭個好皇帝。
作為皇帝,其實有沒有才華真的沒那麼重要,如果凡事都需要他親力親為,那還要這麼多臣子幹什麼。
關鍵,他要有能容納百川的胸懷氣度,有任人唯賢的禦人之道,更有心懷萬民的大慈悲。
斜眼看瞭看面如金紙的劉蒜,這一刻,袁湯打心眼裡瞧不起他。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此人不過是個徹頭徹尾的小人罷瞭。
坐在高高的禦座之上,劉志將眾臣百態盡收眼底,現在他很慶幸自己耳聰目明,善於觀察判斷別人的微表情。
哪幾人如釋重負,暗自竊喜,哪幾個悵然若失,失魂落魄,又有哪幾個面有愧色……
他一一看在眼裡,臉上卻不動聲色,歷經風雨,如今的他也學會瞭不輕易表達自己的感情。
“陛下真乃千古仁義之君,此等大氣度曠古絕今,將來史書上定然會大書特書一筆。”
司徒尹勛不遺餘力的吹捧,餘者立刻跟上,一時間劉志被淹沒在各種花樣翻新的歌功頌德之中。
劉志心中暗道,今日他抄瞭三國梟雄曹操的作業,不知道這算不算另一種形式的“偷”呢?
之前龍麟衛將書信呈上來時,該如何處理,確實讓他有些為難,無論看與不看似乎都不太妥當。
這些信就像是定時炸彈,成為他和臣子間的強力隔閡。
正兩難間,一眼看到曹騰,頓時靈機一動,他清楚地記得,三國演義中有個十分著名的橋段,常被人津津樂道。
官渡之戰後,曹操搜到一箱信函,裡面全部都是自己屬下與袁紹暗通款曲的罪證。
可人數太多,讓曹操也左右為難,經過深思熟慮,最後他聰明地選擇瞭當眾燒毀。
這一招高明至極,直接穩定瞭軍心,也展現瞭他作為政治傢的恢弘氣度,更為他收買瞭無數人心。
今日的情況與之頗有相似之處,劉志立即毫不猶豫地來瞭個全盤照抄,現在看來,真是成果斐然。
“諸位今日都辛苦瞭,京師經此大亂,百廢待興,相關衙門當各司其職,盡快恢復民生。”
隨著一聲“罷朝”,這場轟轟烈烈,一波三折的大朝會,終於落下瞭帷幕。
劉志徑直回瞭中德殿,各公卿也趕緊回各自的衙門,現在京師到處都亂糟糟的,有得他們忙瞭。
唯有一人被遺忘在大殿上,他無詔進京,興沖沖而來,轉瞬間卻落得如此下場,真是可悲可嘆。
陛下不發話,其他人等又避之不及,劉蒜踉蹌起身,臉上的神情似哭似笑,看起來狀若癲狂。
走出大殿前,他最後回頭看瞭一眼高高在上的禦座,為瞭那個位置,他窮其一生,如今徹底斷絕瞭希望……
回到中德殿的劉志,立刻頒佈瞭第一道詔書,恭迎梁太後回到永樂宮,皇太妃郾明重回永安宮。
這是他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在詔書上提到自己的母親,卻沒有引起任何人的註意,更沒有多事的臣子橫加指責,就連梁太後也保持瞭沉默。
自從三月間梁冀伏誅,到如今趙戒斬首,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京城可謂是風聲鶴唳,動蕩不安。
不過為瞭盡快穩定局勢,劉志選擇瞭盡量減少殺戮,除瞭首惡趙傢夷三族,其他附逆隻殺主犯,傢人則隻是判瞭流放。
參與叛亂的衛尉士卒和羽林軍,都沒有追究責任,隻是對他們進行瞭徹底的整改。
倉皇逃竄的河南尹賈黎,被趕過來交接城門校尉的並州軍拿瞭個正著,而清河王劉蒜出瞭平城門後,便萬念俱灰,選擇瞭自掛東南枝。
接到消息,劉志也隻是笑瞭笑,兜兜轉轉,他還是逃不脫自縊的命運,反而因一念之差,毀瞭半世清名。
“傳詔,仍以宗親之禮下葬,其傢人貶為庶民,除清河王位。”
倒也不是他假仁假義,畢竟清河王是正宗的劉氏宗親,看在他識趣自我瞭斷的份上,這點體面還是要給的。
當然,也少不瞭再一次的論功行賞。
太尉黃瓊,司空袁湯等人,本就是位列三公,職務上賞無可賞,隻得賜瞭些財帛,再加封瞭一些榮譽性的稱號。
虎賁軍中郎將趙愷,護主有功,一躍而為最年輕的光祿勛,躋身九卿之列。
至於楊儉、單超、徐璜等等皇帝心腹,也都以賞賜財帛為主。
而裡巷的士卒們,不僅得到瞭許諾的錢財,還被打散編入瞭衛尉和羽林軍,執金吾等處,與那些世傢子弟共職。
劉志借著這個契機,改變瞭幾處禁軍的人員結構,將他們牢牢地握在瞭自己手中。
現在,他終於可以稍稍松口氣瞭,起碼在京師之中,已經無人能撼動他的統治瞭。
整個九月中旬,都在一片忙碌中度過,劉志日理萬機,忙得幾乎暈頭轉向,連自己的生日都給忘瞭。
這時代還不流行過生日,哪怕是皇帝壽誕,也沒有隆重慶祝的道理。
再加上他是穿越來的,對於原身的生日自然不怎麼感冒,所以也未放在心上。
九月二十一那天,劉志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在中德殿處理政務,到瞭早餐時間,卻聽見外面稟報,“鄧貴人求見。”
咦?這丫頭跑來做什麼,劉志有些疑惑,莫非是這些日子忙於國事冷落瞭她?
“傳她進來吧。”
不多時,鄧猛便親自提著個食盒笑吟吟地走瞭進來。
如今她的腹部已經微微凸起,看得出來懷孕的跡象瞭。
“陛下,妾給您送早餐來瞭。”
說著便打開食盒,捧出一碗熱騰騰的湯餅,面片微黃,上面蓋著幾片紅燒牛肉,還灑瞭點蔥花和芫荽,看起來十分的誘人。
“哇,好香,今兒怎麼突然想起來給我送湯餅?”
劉志接過來聞瞭聞,果然香味濃鬱,令人食欲大開。
“陛下為國事操勞,卻忘瞭今日是您的壽誕呢。”
鄧猛聞言輕笑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