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擒賊先擒王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4178

與此同時,遼西鮮卑部落,也於同一天受到瞭大漢軍隊的攻擊。

漢軍從雲中郡出塞,由於準備充分,沿途將鮮卑遊騎都控制住瞭,沒有走漏風聲。

然後迅速攻下最近的一個部落,在派探子一個個傳信,引誘其他兩部的援軍前來。

采取設伏的方式,分別擊破,最後再大舉進攻,全部搞定。

這場戰爭贏得十分輕松,關鍵是對方沒有半點防范意識,完全想不通大漢為什麼要突然攻擊他們。

要知道名義上他們都是大漢的屬地,向大漢皇帝稱臣納貢,雖然那些貢品的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意義,根本值不瞭幾個錢。

甚至每次朝貢,大漢皇帝給予的賞賜,比他們的貢品還要多幾倍。

三處戰爭,最艱難的便是遼東投鹿侯部落,盡管劉志給予瞭更多的關註,調瞭兩萬多精兵強將。

但戰爭依然打得很艱難,並州護鮮卑校尉第五坊,是個身經百戰的老將,且行事風格穩健。

此次劉志封他為威遠將軍,統領大軍,一開始,漢軍憑借火藥桶,直接炸開瞭堅固的工事,長驅直入。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投鹿侯部落的強大,遠超意料之中。

這支部落幾乎全民皆兵,從十幾歲的少年,到健壯的婦人,甚至那些五六十歲的老者,都能上陣對殺。

最開始的慌亂過後,投鹿侯部落很快就反應過來瞭,他們的反抗十分激烈頑強,令漢軍頭疼不已。

這是個人口上百萬的大部落,在戰爭狀態下,可出動的兵力甚至達到瞭半數之多。

幸好地域廣闊,居民比較分散,能夠及時趕來的兵力不多,但數量也完全超過瞭他們的預計,足有十萬之眾。

十萬聽起來雖然很多,但在東漢的戰爭史上還真不算什麼。

在和北匈奴的戰爭中,就曾出現過一萬人大破二十萬軍隊的奇跡,何況此次漢軍出動的都是精銳。

讓人驚奇的是其中投鹿侯的近衛軍,他們武器裝備的精良程度,完全能夠達到改良之前的禁軍水準。

一色的魚鱗甲寒光閃爍,手持環首刀,弓箭打造得也十分精美,甚至還懂得戰陣變換。

在大漢軍隊和異族的戰爭中,這是從未出現的情況。

很顯然投鹿侯對戰爭早有準備,他對軍隊進行瞭嚴格的訓練,野心勃勃,劍指大漢。

第五將軍的眉頭凝成瞭一個結,雖然他早已知道,投鹿侯部落最近一些年來越來越強大。

但卻不知道對方仍然隱藏瞭實力,若是再給他們十年的時間發展,投鹿侯絕對能夠統一鮮卑族。

到時候他的野心絕不會就此止步,下一個目標便將是大漢王朝。

“立刻派人給震遠將軍皇甫規送信,請求支援,越快越好。”

第五坊當機立斷下令,無論如何,這一次要徹底將投鹿侯部落擊潰,否則後患無窮。

原度遼將軍皇甫規,這次被封為震遠將軍,主持攻打遼西部落。

“另外,用最快的速度給陛下送信,同時請求青州和司隸校尉部河東郡,立即出兵接應。。”

“諸位,我等養兵千日,正該報效國傢,當不惜一切,拿下投鹿侯。”

一向穩重的老將軍,卻選擇瞭鋌而走險,集中所有兵力,攻下投鹿侯的近衛軍團。

擒賊先擒王,投鹿侯在遼東部落中具有絕對權威,隻要拿下瞭他,其餘的兵力再多,也不足為慮瞭。

兩軍對壘,氣勢最重要,隨著戰鼓擂響,威武雄壯的大漢騎兵,保持著整齊的方陣,開始緩緩加速。

投鹿侯昂然不懼,雖然越境作戰他沒有把握,但這裡是他的地盤,天時地利人和,樣樣不缺。

隻要這一仗大勝,他投鹿侯就聲名鵲起,可以趁勢統一鮮卑各部落。

“迎擊!”

鮮卑大軍同樣開始加速,並且越來越快,他們選擇瞭騎兵沖擊力最大的鋒銳形戰陣。

如果此時從天上俯瞰,畫面將十分震撼,一支巨大的黑色鋼錐,筆直地撞向一片鋼鐵浪潮。

離著百步遠,漢軍鼓聲一變,投鹿侯一愣,這是什麼意思?

正在沖鋒的漢軍突然停瞭下來,前幾排士兵迅速地舉起手中的弓箭,毫不猶豫地向天射擊。

這是標準的遠程投射,以拋物線的方式落下,不需要準頭,隻是密集打擊。

如果是從前的投鹿侯軍隊,沒有頭盔保護,這種方法還能造成一波有效傷害。

但現在……

呵呵~大漢的將軍們也太傲慢無禮瞭吧?

“繼續沖擊!”

投鹿侯面無表情地下令,目光中蘊含著冷酷無情與奢血。

砰!砰!砰!……

一連串的爆炸聲響起,無數的火花在爆開,到處都是驚馬的嘶吼和士卒的慘叫聲。

發生瞭什麼?

到底怎麼回事?

投鹿侯雙眼空芒,完全不明白目前的狀況。

漢軍前面的幾排士兵連發幾箭之後,便迅速拔馬閃向兩旁,後面的士兵立刻跟上,毫無間隙地又是一輪密集攢射。

時間似乎停頓瞭,沒有接到撤退命令的鮮卑士兵,隻知道機械地往前沖,一波又一波地奔向死亡……

終於,投鹿侯從震驚中清醒過來,這種非人力的神兵利器,完全不是人間所有。

怎麼打?

他忽然間便感到無比的絕望。

投鹿侯從小接觸漢傢文化,長大後在漢地遊歷求學,後來又娶瞭並州大族羅氏的女兒為正妻。

他自詡十分瞭解大漢,卻從未想過大漢軍隊中還藏匿著如此神奇的兵器,這根本就不是人力可對抗的。

就在第三輪火藥箭鋪天蓋地射出來的時候,絕望的投鹿侯終於下達瞭收兵的口令。

鮮卑人丟下一地斷肢殘臂開始撤退,剛才那宛如地獄的一幕,讓每一個人都心神俱碎。

若不是投鹿侯法紀嚴明,凡是逃兵皆株連傢人,一同斬首示眾的話,估計好多人掉頭就跑瞭。

即使如此,這些鐵血戰士也被嚇破瞭膽,提不起半點繼續戰鬥下去的勇氣。

聽到撤離的牛角號,便沒命地往後逃,完全顧不上該有的隊形瞭。

“追擊!”

第五坊卻沉著下令,這是唯一的機會,他必須一戰到底,將投鹿侯的精銳之師徹底摧毀。

大漢騎兵高舉橫刀,銜尾追殺,對於失去瞭鬥志的敵手,他們化身成為冷漠的生命收割機器。

不斷的揮刀,劈砍,再揮刀,再劈砍……

永遠都在重復這個最簡單有效的動作,橫刀破甲的優勢,在戰場上得到瞭充分發揮。

投鹿侯也是個狠人,一看形勢不妙,為瞭保存主力,立刻下令另外兩支部落軍隊,從兩翼攻擊漢軍,阻攔他們的追殺。

而且,弓箭是遠程攻擊武器,隻要沖到他們面前,無論剛才那個霹靂火箭如何厲害,也失去瞭發揮的餘地。

跟在後面策應的歸義軍與羽林軍,受命攔截,第五坊也知道羽林軍不靠譜,所以將虎賁軍安排進瞭主力大軍。

而羽林軍隻是負責策應,但現在環境不允許,不得已隻能將他們也壓瞭上去。

無論如何,哪怕將他們全部折損瞭,也要為中軍換來一些時間。

六千歸義軍迎上左翼,另外四千加上一千五百羽林軍,迎向瞭右翼……

第五將軍站在山坡上,縱觀全局,隨時準備根據情況做出戰略調整。

一刻鐘之後,他突然不可置信地瞪大瞭眼睛。

原以為一觸即潰的羽林軍,卻驍勇異常,排著整齊劃一的雁翅陣,如一支巨大的鉆頭,惡狠狠地鉆進瞭鮮卑士卒之中。

當先一名壯漢,手執一柄長槍,所過之處血肉橫飛,有萬夫不當之勇。

遼東鮮卑軍,除瞭投鹿侯的近衛軍裝備精良之外,其餘的都隻是披瞭皮甲。

手上的武器也是比較落後的長戟,使用起來沒有槍靈活,再加上羽林軍人手一把紅纓槍,武器上便差瞭一大截。

領頭的人正是羽林軍右監全旭,他深知短短幾個月的時間,羽林軍的個人戰力不可能提高很多。

於是專門訓練各種戰陣,現在他們已經能夠在自己的命令下隨意變換陣型瞭。

初試鋒芒,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此乃何人?”

就連凝神關註全局的第五坊,也禁不住偏離瞭視線,驚訝地指著他。

“回第五將軍,這是陛下親自封的羽林軍右監,據說力大無窮,能夠一槍挑破野豬的頭。”

“哦,我知道瞭,那個在上林苑替陛下解難的侍衛,是也不是?”

第五坊贊賞地點點頭,“果然是個人物。”

羽林軍在全旭的帶領下,殺瞭個幾進幾出,很快就將鮮卑軍隊陣型沖得稀亂。

“你們快去助左翼一臂之力。”

眼看著已經控制住形勢,全旭立刻大聲讓跟隨他們的歸義軍離開。

投鹿侯沒想到自己的部落士卒如此不中用,鐵青著臉要求再次加大兵力,若是在自己傢門口敗瞭,那他稱霸北疆的野心也就不用提瞭。

“投鹿侯,你看看這是什麼?”

忽然,一支大型弩箭呼嘯而來,帶起一陣強勁的風勢,旁邊的護衛立刻舉起巨大的鐵盾。

“哚”的一聲,弩箭釘在瞭上面,箭尾掛著一隻金環。

投鹿侯目光一凝,頓時心神大亂,“這是……檀石槐的隨身金環?”

他早該想到的,大漢突然之間主動攻擊,怎麼可能是無備而來,他最引以為傲的兒子,包括自己的妻族羅氏,恐怕都已經被大漢皇帝給抓起來瞭。

“大人,怎麼辦?少主會不會有性命之憂?”

旁邊的老傢將擔憂地問道。

投鹿侯抬眼看著場中節節敗退的大軍,忽然間就覺得有些絕望。

他的種種暗中準備,原以為天衣無縫,現在看來,應該是有人告瞭密,而且還是他身邊親近的人。

否則,大漢怎麼可能無緣無故的出動大軍來攻擊他呢?

既然如此,後續肯定還有大軍陸續會趕過來,就像幾十年前,大漢聯合烏桓、南匈奴和遼東一起攻打北匈奴一樣。

“怎麼辦,大人,我們快頂不住瞭?”

近衛軍的主帥渾身浴血地騎馬奔過來,跪倒在他腳下。

投鹿侯疲憊地閉上瞭眼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大不瞭把夢想留給自己的兒子去實現。

反正以大漢皇帝的一貫作風,隻要主動投降。一般都會寬大處理,絕不會趕盡殺絕的。

無力的揮瞭揮手,“降吧。”

“嗚嗚嗚……”

號角聲起,所有的鮮卑軍隊都停下瞭手裡的動作,默默地放下瞭武器。

第五坊松瞭口氣,好險!

這一招攻心為上,賭的就是投鹿侯的慣性思維,以為隻要投降就會受到大漢皇帝的優待,所以不願意付出太大的代價來換取勝利。

“收拾戰局。”

漢軍用最快的速度收繳瞭武器,又讓投鹿侯立刻下令,讓所有族人都各歸本位,放棄救援。

一系列的動作之後,投鹿侯開始隱約感到不安,他覺得這一次自己的決策,是不是過於草率瞭。

他已經被第五坊控制起來,重重包圍,並以覲見皇帝的理由,迅速將他送去瞭並州。

當然,他走之後,投鹿侯部落的所有族人都被清洗瞭一遍,凡是桀驁不馴者都被以他的名字殺瞭。

武器也被大量收繳,直到此時,投鹿侯才知道大勢已去,大漢皇帝這次是來真的。

他不再需要一個馴服的異族,而是要將遼東的廣闊土地,直接納入版圖。

可現在,一切都太遲瞭,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北疆的戰爭,事發之前毫無預兆,京師眾臣一無所知,直到捷報傳來,才知道大漢在短時間內,疆域擴大瞭近乎一半。

要知道北疆雖然荒涼苦寒,但面積卻實在是遼闊無垠。

四月初,整個大漢帝國都沸騰瞭,要不是事實擺在眼前,誰也不敢相信,陛下居然隻用瞭二十天的時間,便收復瞭整個北疆。

這實在是太匪夷所思瞭。

若是出兵之前,他們知道皇帝要兵分三路,同時攻擊幾個異族,他們肯定會覺得陛下是瘋瞭。

簡直就是自取滅亡之舉。

但偏偏,他就勝瞭,還勝利得這麼快,這麼徹底。

除瞭是上天保佑之外,他們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理由。

。手機版網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