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作者:共賞清歌 字數:4183

劉志一路過來,感覺裡面也確實有幾個容貌姣好的女子。

正看得興致盎然,卻見一名侍女向他們招手。

涼亭中,四五名花枝招展的嬌俏女子團團而坐,似乎正在閑聊,其中一名個子高挑的女郎,大方笑道:

“這位黃門面生得緊,不知是有何事?或許我們姐妹幾個幫得上忙。”

這女子大約是看他在園子裡兜圈,以為是在找人,故此相詢。

劉志呵呵一笑,“一點小事情,不敢勞動諸位女郎。”

那女子見他口風很緊,卻又容貌出眾,氣度不凡,心知必不是普通內侍。

“我因見黃門在園中左顧右盼,遂起意詢問,還請莫怪。”

除瞭身材挺拔纖細,這女子的容貌在一眾待選中隻能算中上之姿,劉志原本並未留意於她。

此時見她落落大方,倒是生瞭不少好感。

“多謝女郎好意,某隻是頭回來掖庭,有些好奇罷瞭。”

另一名濃妝艷抹的女子有些不耐煩瞭,“耿姊姊,你與他囉嗦什麼,人傢根本就不領情。”

宦官因為身殘,大部分人都瞧不起,尤其是這些官宦人傢的女子,可但凡有點常識的,也該知道,入瞭宮她們最得罪不起的,也就是這些宦官。

姓耿的女郎抱歉地朝他笑瞭笑,“你自去忙吧,打擾瞭。”

劉志告辭離開,繼續他的觀花之行,轉瞭幾圈,小有收獲,確實有幾個能入得瞭他眼的女子。

轉入一從菊花圃,兩名少女正在追逐笑鬧,被追的女子頻頻回首,一不小心就撞入瞭劉志懷中。

這少女錯愕地一抬首,劉志隻覺得自己的心怦然一動。

也許她長得並不算傾城絕艷,但每一處都剛好在他的審美點上,膚色柔嫩透亮,雙眼晶瑩如一泓溫柔的春水。

長長的睫毛一扇,仿佛有醇酒流溢而出,令他心醉神迷。

少女一愣之後,不禁羞紅瞭臉,更添幾分少女的清純嫵媚。

“田妹妹……”

追人的女子一看,急忙停瞭腳步,張口呼喚。

少女一驚,匆匆給他行瞭個禮,便像隻受驚的小兔子般跑掉瞭。

甜妹妹?

劉志隻覺懷中還殘存著如蘭似麝的馨香,望著她輕盈的背影,若有所思。

嗯,果然很甜。

身後的張讓一看他的神情,便知有戲,立刻使瞭個眼色,讓另一名小宦官去打聽。

等劉志回到德陽殿時,張讓的消息也到瞭,那女子名田覓,扶風郡人,父親隻是個從七品的小縣令,且政績平平。

田覓年十七,因為母守孝,耽誤瞭婚姻,此次正巧遇到皇帝選秀,其父見女兒容色不凡,便報瞭名。

根據掖庭那邊的管事反映,田覓性子活潑嬌俏,人也比較單純,平日裡人緣不錯。

就是她瞭。

劉志覺得自己忽然間便有瞭種戀愛的感覺,仿佛情犢初開的少年,心中充滿瞭期待。

“你去通知左一道,九月二十一那天,在承光殿召見諸位待選女郎,屆時將決定她們的去留。”

他的生日還有三天,希望到時候,給自己一個特別的生日禮物。

一時起瞭興致,決定將後宮嬪妃的制度改一下。

西漢時期的嬪妃制度很復雜,分為十四等,到瞭東漢光武帝的時候,就簡化成為四等。

貴人、美人、宮人和采女,如今鄧猛就是貴人,劉志覺得過於簡單瞭些,不利於後宮的安定。

於是仿照唐宋制度,再結合西漢的規矩,制定瞭皇後之下為貴、淑、德、賢四妃,然後為有封號的妃子,再為無封號的妃子。

其下為昭容、昭儀、修容、充容,婕妤,再往下為才人,最後為采女。

品級順序從貴妃的一品開始,依次遞減,到采女則無品級瞭。

郾太後對他的品級劃分也無異議,兩人就鄧猛的封賞問題討論瞭一下,達成共識。

天子無傢事,後宮品級改變也屬於國傢大事,必須通過朝議決定,不過這種事情,隻要不是太離譜,一般臣子們都不會幹涉。

鄧猛的品級,劉志沒拿到朝會上討論,隻是私下召集瞭宗正和秘書省大學士,以及禮部尚書等等,知會瞭一聲。

眾人也都一致贊成。

轉眼到瞭九月二十一,掖庭的待選美人們突然接到瞭命令,將要去承光殿覲見皇帝。

這可是決定她們命運的最後機會。女郎們個個都精心裝扮瞭一番,用自認為最好的狀態去面聖。

承光殿在掖庭署與永樂宮之間,劉志選擇這裡,也是為瞭讓母親方便。

到時候,郾太後若有看上的人,他也不在乎多添一兩名女人。

五十名風姿各異的少女,排成十隊,依次上殿接受問話,凡是劉志覺得滿意的,就會指給掖庭令,記錄下來。

前幾天劉志早就看好的那幾名容貌氣質俱佳的女子,都留瞭下來,那為姓耿的女子名顯,是耿弇傢族的後人,傢世不錯。

而且這女子容貌雖然不是很突出,卻應對自如,大方得體,郾太後一向偏愛這種大傢閨秀型的,因此也留瞭下來。

田覓是最後一隊出場,隻淡淡施瞭點脂粉,並未見如何精心打扮,神情還有些愣怔,似乎心事重重。

這丫頭的不開心,簡直就明晃晃地寫在臉上,誰都看得出來,不過她的容貌確實出眾,即使沒怎麼表現,留下來也順理成章。

隻是從頭至尾,田覓都垂首一言不發,連看都沒看一眼他這個皇帝,也不知道是害羞還是怎麼瞭。

五十人中,劉志一共隻留瞭八人,其餘的女子,由掖庭署安排,即日送回傢中,另行嫁娶。

因為並未侍奉過皇帝。但又經過瞭三輪測試,放在普通人中,已經是百裡挑一瞭。

所以她們的婚姻前程並不會被耽誤。

當日劉志便下詔,特別冊封鄧猛為四妃之中的賢妃,正二品。

也算是對這位陪瞭自己三年的女子,一個交代,何況她也生瞭劉志唯一的女兒。

一個四妃之位,恰如其分。

畢竟梁女瑩雖然被貶去為先帝先太後守陵,但名分上依然是他的皇後。

其餘八名女子因為都沒有承寵,所以暫時統一稱呼為采女,暫住掖庭署,等待後續分封。

目前鄧猛的位份遙遙領先,也在事實上擔負起瞭後宮的事務。

當晚,劉志便召瞭田覓來德陽殿侍寢,因為考慮到她還是頭一回,所以特地宣瞭一桌酒菜,想與她邊喝邊聊,增進感情。

不多久,田覓娉婷的身姿就出現在門前,依然垂著頭,有些嬌怯怯的。

劉志怕她拘束,便盡數遣散瞭內侍,溫聲軟語。

“我叫你覓覓吧,坐下說話,莫要如此拘謹。”

田覓聽得他的聲音有些耳熟,不禁偷偷抬眼看瞭看,一雙杏眼頓時瞪得圓溜溜的。

櫻唇微張,半晌也合不攏。

“你……你是那天的中黃門?”

劉志見她吃驚的樣子,像極瞭一隻受驚的小鹿,不覺哈哈笑道。

“怎麼?嚇到你瞭?”

“沒,沒有……”

劉志長相本就十分出眾,年少時頗有些女相,但隨著年歲漸長,臉上的棱角逐漸分明起來,增添瞭幾分俊朗之氣。

田覓正處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那天與劉志初見之下,便十分驚艷於他的容貌氣度。

一時又為他是個宦官而深為惋惜,如此纏綿反復,不覺鬱結於心,就連那天覲見皇帝,也提不起興趣來。

如今驀然發現,自己一見鐘情的人,居然就是皇帝本人,如何不欣喜萬分。

驚詫間,連尊卑禮儀都忘瞭遵守,幸好劉志本就喜歡她清純天真,所以並不計較。

劉志準備瞭些葡萄酒,加瞭蜂蜜,喝起來甜甜的,兩人坐下對酌閑聊。

半杯酒下去,田覓不勝酒意,一張臉熏得紅彤彤的,越發嬌艷欲滴。

劉志故意引導著她聊瞭些兒時趣事,田覓本性活潑開朗,借著酒意,漸漸地便也放開瞭。

眼看著氣氛差不多瞭,劉志便將少女的嬌軀摟入懷中,恣意妄為。

田覓渾身顫抖,眼眸如水,軟得如一泓春水。

劉志越發興起,一彎腰打橫抱起她,二人同入床榻。

見她嬌怯柔弱,劉志也不敢過於猛烈,盡量多的給她些安撫,讓她放松下來。

田覓肌膚若絲綢般柔滑細膩,手感極佳,劉志隻覺愛不釋手,一時雨濕花蕊,兩人抵死纏綿。

“嬰寧”間,田覓顫巍巍呼喚,“郎君”,嬌柔婉轉,如一隻小貓咪撩撥些劉志的心弦。

“覓覓,以後就喚我郎君,我喜歡。”

劉志在她耳邊輕輕吹氣,惹得她又是一陣控制不住的顫抖,讓劉志更是欲罷不能。

隻是她初次承恩,又身體柔弱不堪,確實有些承受不住,劉志心中愛憐,便隻得強忍著草草結束。

一時二人重新沐浴更衣,相擁而眠,田覓累極,很快就在他懷裡睡著瞭。

劉志任憑她枕著自己的胳膊,輕輕撫著她的秀發,不多時也沉沉誰去。

今日這個生日禮物,他真的很滿意。

第二日,劉志習慣性地早早醒來,見田覓猶自香夢沉酣,也不忍心叫醒她,便輕手輕腳地起床。

又吩咐伺候的人,不要驚醒瞭她,自己洗漱過後,便直接去瞭中德殿處理政務。

這五年來,每日早起處理各種政事,對他來說,已經成瞭習慣。

最近並沒有什麼大事件,東海郡的救災事宜已經收尾,該安置的都已經安置下去瞭。

新建的村落,劉志指示一定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完成,否則便要逐級追責。

各地的秋收也在抓緊進行,今年大部分的地方都風調雨順,又按照改良瞭種植方法,禾苗的長勢喜人。

相信今年的收成一定會很好,是個大豐年,能夠有效地緩解最近幾年的饑荒。

各地都在執行休養生息的政策,軍事上,也以鞏固現有的疆域為主,大概是漢帝國的神兵利器太震撼,所以羌人非常老實。

對於劉志的各種民族政策,十分配合,總之就是形式一片大好。

當然,劉志絕不會放松備戰,一邊加緊改良研究武器,一邊訓練士卒,並且不動聲色地向西域都護府和遼西都護府增兵。

北匈奴人攝於大漢雄威,今年也顯得格外安分,並沒有如往年一般劫掠騷擾邊境。

反而一退再退,將單於王庭遷移到瞭狼居胥一帶,遠離大漢的邊境。

因此劉志處理的大多都是些瑣事,到瞭中午用餐時,他特地問瞭下田覓的情況,得知她已經回瞭掖庭。

想瞭想,便讓人下詔封她為婕妤,暫時還住在掖庭署,但能單獨分到個院落。

又賞賜瞭些珠寶絲絹之類的,畢竟其他幾位女子都還沒有承寵,若現在就給田覓封賞高位,確實有些說不過去。

一連幾天,劉志都召瞭不同的女子侍寢。也都封瞭位份,八名女子,有四人為才人,其餘都是婕妤。

到瞭十月裡,劉志的夜生活變得豐富多彩起來,連同鄧猛在內,九名嬪妃差不多是輪流侍寢。

其中鄧猛和田覓次數最多,到瞭十月底,劉志便加封田覓為六品修容,賜住迎春殿。

田覓也一躍成為後宮寵妃,風頭直接蓋住瞭同時入宮的另外七位妃嬪,田覓的父親田應,也因此受到瞭晉升,成為正六品的京縣令。

這可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且不說田應連升三級欣喜若狂,也惹得其他人妒紅瞭眼睛,一個個都是羨慕不已。

尤其是那些官職本來就不高的,又自覺沒背景沒人脈,本事能力也不濟,若是能夠走一走外戚路線,裙帶關系,也不失為升官發財的好方法。

轉眼便到瞭年底,去年便訂下瞭年終總結的規矩,於是各州的長官早早就開始準備。

劉志開創先河,在大漢辦瞭官方邸報,專門抄寫些時事新聞,各種政策法規的宣傳等等,效果十分不錯。

每期一出,便被民間立刻大量抄錄,由於雕版印刷術目前還沒有普及,所以還是以手抄為主。

甚至民間也模仿邸報,開始興起瞭報紙的雛形,抄錄些新聞趣事,居然也十分搶手。

這是個好現象,文化的傳播和繁榮,都需要氛圍,隻有民間開始真正的重視起來,大漢的教育業才會繁榮。

。手機版網址:

設置 目錄

設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