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場內,一片喊殺聲。
王德用,王凱,狄青,韓琦等人都在,趙昕將狄青留瞭下來,和王凱,王德用,一起任命為軍機大臣,本來趙昕是打算除瞭韓琦的軍機大臣之位的,但是得到瞭滿朝文官的一致反對,因為若是除瞭韓琦的軍機大臣之位,那麼剩下的三位軍機大臣就全是武將瞭。
滿朝的文官自然是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便一起勸諫趙昕,最終,趙昕還是妥協瞭,留瞭一個文官在軍機處。
三人雖然為軍機大臣,但眼下並沒什麼軍國大事要處理,更多的時候,則是在訓練士卒,而趙昕將狄青留在京中的目的,是為瞭操練軍陣,為日後進攻西夏做準備。
“官傢!這三大軍團在官傢的英明領導之下,已成精兵強將,它日必定能所向披靡!”
狄青忽然拍瞭趙昕一記馬屁。
“狄將軍,朕留你在京,是為瞭給朕好好訓練這些士卒的,而不是為瞭聽你拍朕馬屁的!”
大名鼎鼎地狄漢臣居然拍自己的馬屁,趙昕也不由得愣住瞭,良久才反應過來,笑著說道。
“官傢!臣......”
狄青一時半會不知道說什麼好瞭,臉紅著,他駐守邊疆十多年,立下大小戰功無數,但因為大宋朝重文輕武的原因,又加上臉上有刺青的原因,一直都是邊緣化的人物。
仁宗去世之前,他還隻是延州知府,仁宗去世後,大宋禁軍改組,他一躍成為瞭統領一路軍事的大將,今歲隻是打瞭一個小小的勝仗,就被當今官傢封為軍機大臣,正三品冠軍大將軍。
所以狄青一時間腦袋有些懵,打瞭那麼些年仗都沒晉升,官傢登基不過一年,他便成為大宋最頂尖的武將瞭。
趙昕沒有理會,而是朝著軍營走去。
“狄老弟!你長期在邊關,不知道官傢的脾性也不為過,今兒個告訴你,當今官傢啊!最不喜歡我們武人同那些文人一樣拍馬屁瞭!”
王凱拍瞭拍狄青的肩膀說道。
“那官傢喜歡我們武將做什麼?”
狄青問道。
“訓練士卒,領兵出戰,為國盡忠,做好你的本職工作就行瞭,漢臣還年輕,又有麒麟兒,當今官傢厚待武將,所以王某敢斷言,大宋日後的武將世傢必有狄傢的一席之位。”
王德用擄著胡須笑道。
“多謝!老將軍!”
狄青趕忙拜道。
......
三大軍團的軍營設立在上清宮,而火炮司也在上清宮附近,趙昕帶著四位軍機大臣先是觀瞭幾場軍陣演練,而後才來至火炮司。
由於火炮司先前屬於高級軍事機密,所以韓琦,王凱,狄青,王德用四人也是頭一次來到這個地方。
當幾門嶄新的紅衣大炮被拉出來試射後,四人都被震驚到瞭,王德用不是第一次見識火炮的威力,但眼前的火炮似乎是改良版的,於他在升龍所見的火炮相比的話,重量輕瞭,但威力卻增加瞭。
“官傢!有如此神兵在手,何愁夏國不平,幽雲不復?它日官傢禦駕親征,臣狄青願為先鋒。”
狄青抱拳道。
“狄將軍,朕留你在京可不是為瞭讓你當一個先鋒那麼簡單,幾位但請移步,隨朕來!”
趙昕笑道。
幾人來到火炮司一處宅院後,發現這裡守衛森嚴,三步一崗,十步一哨。
自有內侍上前打開房門。
屋內有些黑,站在門外是看不清裡面的情況的。
“點燈!”
趙昕對著內侍說道。
一盞盞燈籠點亮後,趙昕才同四人一同走瞭進去。
隻見房間正中處,擺放著幾張桌子,而桌子上面正用帆佈蓋著,不知道下面是什麼東西。
“打開吧!註意小心點,切莫損壞!”
趙昕謹慎地叮囑道。
內侍們小心翼翼地將帆佈揭蓋,動作極為熟練,因為他們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個地方瞭。
“官傢!這是.....沙盤?”
韓琦忽然說道。
軍事沙盤起源於東漢時期,更加有利於排兵佈陣和實行軍事演習,宋朝也有沙盤,但都很粗糙,趙昕在還是太子的時候,就關心此事。
“官傢!這是西夏的版圖?這也太清晰瞭吧!”
狄青吃驚道,他在邊疆打仗的時候,雖然也用過沙盤,但沙盤上標的很多地方都是不存在的,而這裡的沙盤卻是極為祥實,大到城池官道,小到山路樹林,制作的栩栩如生,極為逼真。
“這是錦繡衛這兩年來歷盡千辛萬苦才得來的,世間僅此一份。”
趙昕從來都沒把交趾國放在眼裡,至於大理國,那是自己送上門來的,純屬意外收獲,趙昕登基前往西夏派的探子是最多的,比遼國都多,錦繡衛這一年來為瞭這幅地圖,已經有幾十名精英死在瞭夏國。
“你們四位都是大宋朝的重臣,朕今日將這沙盤交於你們,日後,你們將用此來作軍演,訓練士卒“
“三年之內,朕必滅夏!”
一股王者之氣升起,點燃瞭在場眾人內心的小宇宙。
“官傢!老臣今年七十五瞭,有生之年,願為大宋盡犬馬之勞。”
王德用抱拳道。
“官傢有此志向,臣必將竭盡所能,為國盡忠!”
王凱拜道。
......
宣武元年,十二月初八,臘八之節,趙昕令王韶為帥,種諤為副,統兩萬騎兵,三萬步兵,進駐河州,開始為謀奪河煌地區做準備。
誰都沒想到,趙昕竟然會選擇在隆冬之際出兵,有文官上書反對,但被趙昕以非軍機大臣不得幹預朝廷的軍事行動為由狠狠地訓斥瞭一頓。
文官們反對的原因是因為天寒地凍的,士卒們肯怕無力出戰,而且後勤補給壓根就跟不上,如此大規模的行軍,隻怕剛有緩和的國庫難以支撐。
歷史上,王韶拿下河湟地區後,大宋每年的軍費負擔是四萬百萬貫,而王安石變法,大宋稅收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六千萬貫,河煌六州之地所需要的錢財占大宋財政收入的十五分之一,而深受冗官冗兵冗費之害的大宋儼然負擔不起這筆開銷,但這裡是漢唐故地,若是放棄的話,就會被人罵成賣國賊,不放棄的話,大宋的財政儼然就要負擔不起瞭。
.....
一起看書網手機閱讀請訪問『』,全文免費在線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