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北方
丁冷被憲兵帶出禦書房,燕回也伺機向唐凌告退。
出瞭禦書房,燕回快步追上丁冷,並向四周的憲兵甩下頭。四名憲兵自動自覺地退讓到一旁。燕回和丁冷並肩而行,他低聲說道:“丁哥這次太沖動瞭。”
丁冷苦笑,反問道:“是返京沖動,還是面聖沖動?”
對於丁冷的返京,燕回已經從賈彩宣那裡瞭解瞭來龍去脈。他正色說道:“唐婉蕓心思狡詐,謀略過人,就她用的損招,我想,即便丁哥當時在場,也是束手無策,無能為力。”所以你的自責完全是多餘的,你在不在場,都改變不瞭什麼。
丁冷說道:“事實上,本應在場的我,當時並不在場。”
燕回抓瞭抓頭,感覺丁冷是鉆進瞭牛角尖裡。
“燕子。”
“唉!”
“我母親真的病重瞭?”
燕回也不瞞他,坦誠說道:“為瞭混過陛下這一關,我剛派人去丁府報喪瞭。”
“你說我死瞭?”“是。”“你知道我母親身體不好。”“我會盡快帶著咱娘,到天牢探望你。”“……”丁冷無語。
快要走出皇宮,燕回說道:“丁哥不要怪祭師大人。”
“我未怪她。”丁冷回頭瞧瞧遠遠跟在後面的四名憲兵,對燕回說道:“燕子,代我照顧好母親。”
“丁哥放心,那是咱娘!”
丁冷點點頭,未再多言,向後面的四名憲兵招招手。憲兵快步上前,躬身施禮,畢恭畢敬地說道:“丁將軍,這邊請!”天牢在這邊。
看憲兵對待丁冷的態度,哪裡像是對待人犯,更像是對待頂頭上司。
目送著丁冷在四名憲兵的護衛下離開,燕回輕嘆口氣,呆站瞭片刻,振作精神,向宮外等候的人群招招手。
十多名修羅堂弟子帶著五十名西域奴呼呼啦啦的走過來,燕回交代手下人在宮外等候,他自己帶著五十米西域奴少女入宮。
以海莉為首的金斯克城邦軍有迅速挺進安郡。不過海莉並不是遵從唐凌的命令才這麼做的,確切的說,唐凌發出的書信還沒送到海莉的手裡,她已經率軍直撲安郡瞭。
貞郡軍在與叛軍作戰的時候,該當和子隱率領的憲兵隊也沒閑著,於莫郡境內四處亂竄,打起瞭遊擊戰,而且戰果頗豐。
該當和子隱把兩萬將士的憲兵隊化整為零,分成數十支小分隊,流竄進莫郡境內,到處襲擾。
遇到小股的叛軍,小分隊直接殲滅,遇到大隊的叛軍,小分隊立刻轉移,神出鬼沒,騷擾得莫郡各地叛軍不勝其煩。
有些城邑的叛軍終於坐不住瞭,出兵迎擊憲兵隊。看到叛軍的大隊人馬到來,憲兵隊立刻後撤,龜縮到玉郡和莫郡的交界處。
如果叛軍不追上來也就罷瞭,隻要叛軍追殺到這裡,迎接他們的可就不是憲兵隊的小分隊瞭,而是十萬之眾的騎兵軍團。
一兩萬人的叛軍,對付一支憲兵小分隊綽綽有餘,但在騎兵軍團面前,那完全是螳臂當車,戰場上的交鋒,金斯克城邦軍可用摧枯拉朽來形容,騎兵軍團展開沖鋒後,對叛軍就是一場收割。
一場戰鬥打下來,一兩萬人的叛軍能逃出幾千人就算不錯瞭,戰場上,滿地的叛軍屍骸。憲兵隊就是采用這種戰術,先後引出四座城邑的叛軍,而後騎兵軍團再給予迎頭痛擊,先後殲敵有兩萬餘眾。
就在憲兵隊和金斯克城邦軍在莫郡配合的風生水起,連戰連捷的時候,第四軍於四盤山之戰中慘敗,該當和子隱得知消息後,立刻找到海莉,與她商議對策。
按照子隱的分析,川郡叛軍打敗第四軍後,肯定會立刻南下,進入川郡,直撲第一軍團。
第一軍團在川郡屬孤軍,即便詔安瞭東南水軍,但叛軍還掌控著天淵、鎮江、東海三支水軍,如果川郡叛軍聯合三支水軍,一並挺入川郡,隻怕第一軍團也會兇多吉少。
子隱建議,己方當立刻挺近安郡,代替第四軍團,繼續把川郡叛軍拖在安郡境內。對此,海莉頗感憂心,唐婉蕓統帥下的川郡叛軍,和其它的叛軍不一樣,鬥志頑強,又驍勇善戰,連第四軍團都被打敗瞭,她擔心自己的騎兵軍團也會重蹈覆轍,另外,唐婉蕓所使用的戰術也十分可怕,暗系修靈者利用暗影分身,充當移動炸藥桶,交戰時,卯足勁往人群裡鉆,別人不打他,他可打別人,隻要別人一打他,就會引爆炸藥,從而引導致更大的殺傷。
對於唐婉蕓研制出的新戰術,海莉還是頗為忌憚的。
子隱倒是滿不在乎,他微微一笑,說道:“暗影分身也不是可以無限使用的,自毀一次,暗系修靈者自身也會靈氣盡失,短時間內難以恢復。海莉小姐認為唐婉蕓麾下的暗系修靈者有多少人?即便有再多,在與第四軍一戰中,也消耗得差不多瞭,現在正是我方趁虛而入,主動出擊的好機會,我可以篤定,川郡叛軍已無力再投入大批的暗影分身來破敵。”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與合作,海莉對子隱的謀略是深有體會的,聽他這麼說,她多少心安瞭一些。
子隱笑吟吟地繼續說道:“就算海莉小姐現在不出兵,我想,陛下令你出兵的旨意也很快會送到你的手裡,與其被人命令的出擊,不如主動出擊,做的事情都一樣,但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海莉小姐是聰明人,也很清楚金斯克城邦軍現在最需要誰的支持,多餘的話,也不需要我再贅述瞭吧?”
他的這番分析,堅定瞭海莉的信心,最後,海莉接受瞭子隱的建議,率領著十萬鐵騎,與憲兵隊一並挺近安郡,直撲大戰過後正在安郡休養的川郡叛軍。
四盤山一戰,川郡叛軍大勝,但自身也不是毫無損傷,傷亡的將士也有四萬多人。
唐婉蕓本以為打敗瞭第四軍後,己方便不會再受到牽制,經過短時間的休整後,可直接進入川郡,哪裡想到,大軍還沒來得及南下呢,北方又來瞭金斯克城邦軍以及憲兵隊。
金斯克城邦軍可是騎兵軍團,川郡叛軍進行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過騎兵,而步兵對陣騎兵,劣勢太大,如果沒有戰壕、土墻等防禦工事做倚仗,根本不可能是騎兵的對手,可一旦選擇佈置戰壕、土墻等工事,大軍也就動彈不得瞭,還是被死死拖在瞭安郡。
如果隻來瞭一個海莉,唐婉蕓還不太怕,在她眼中,海莉和金斯克城邦軍終究屬番邦異族,此戰也不是不能打,關鍵是與海莉一起的還有該當和子隱。
尤其是子隱,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極善用兵,堪稱憲兵隊中的靈魂人物。金斯克城邦軍和憲兵隊湊到一起,就如同讓狼群裡多瞭一頭狽,戰力倍增。
金斯克城邦軍和憲兵隊及時進入安郡,這對當時的戰局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第一軍團和西京朝廷爭取到瞭寶貝的時間。
第四軍團撤回到貞郡後,留在貞郡的新兵營立刻填補瞭進去,僅剩三萬人的四軍團殘軍,隨著新兵營的到來,軍團編制一下子被補滿。
新兵營的主將隋棠靜,火線上任,暫時擔任四軍團軍團長一職,隋棠靜也有幸成為貞郡軍內,第一名女性的軍團長。
當隋棠靜率領第四軍團,重回平叛戰場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而直到這個時候,川郡叛軍仍被拖在安郡境內,未能離開一步,可見金斯克城邦軍當時起到的作用之巨大。
不過金斯克城邦軍的參戰,也引發瞭一個連鎖反應,貝薩國突然出兵風國。
貝薩軍進入風國的理由很名正言順,他們不是來幫誰打仗的,而是來平叛的,貝薩軍平叛的對象,正是金斯克城邦軍。
在貝薩國內,以海莉為首的金斯克城邦軍已經被教廷和王廷定性成瞭反賊,由於金斯克城邦軍在風國國內,貝薩國出兵討伐,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貝薩軍要進入風國,就得穿過北郡,北郡現在在風國的地位有些尷尬,唐凌朝廷認定北郡屬風國領土,唐鈺朝廷則認定北郡屬租借之地,而北郡自身又是剛剛並入風國的,一窮二白,還需風國國內補給,唐凌朝廷和唐鈺朝廷內戰正酣,都沒空管它,北郡一時間也就成瞭三不管的地方。
風國國內棄管北郡,但北郡人還是得自己管自己。目前,北郡最高級別的官員就是郡守劉允,他是即任郡守,又任郡尉,身居二職,完全掌控瞭北郡的軍政大權。
貝薩軍來勢洶洶,欲通行北郡,進入風國,劉允組織北郡地方軍,予以阻擊。北郡的地方軍,其實還是以貝薩族為主,他們雖然已經入瞭風國國籍,但對貝薩國,還是有著祖國情懷,對陣貝薩軍,也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去與之交戰。另外,劉允終究是治政人才,而不是軍事人才,他治理一方,能力出眾,領兵打仗,就純屬外行瞭。
在抵禦貝薩軍的戰鬥中,北郡地方軍這邊是主帥不行,下面的將士們也不用心,連戰連敗,貝薩軍長驅直入,深入北郡,大有洞穿北郡,進入風國本土的趨勢。
也就在這個時候,於杜基戰場上的貞郡軍第三軍團突然回撤北郡,迎擊貝薩軍。
風國在杜基戰場上共投入七個軍團,其中有六個軍團都在杜基西部,與寧南軍作戰,隻有貞郡軍的第三軍團,在杜基的東部,也就是寧南軍的後方,不斷搗亂。對於第三軍團,寧南軍可謂是恨之入骨。
寧南軍不理它,三軍團便在寧南軍的後方四處襲擾,而寧南軍一旦集結大軍回擊,三軍團要麼撤入索蘭城邦領地,要麼撤入北郡,因為西線戰場的壓力太大,寧南軍不敢也不可能為瞭追擊第三軍團,而調動大批軍隊離開杜基,深入索蘭城邦或北郡。
你來我撤,你退我進,第三軍團在寧南軍的後方,就是采用這樣的戰術,大大牽制瞭寧南軍的精力,也使得風軍在西線主戰場上的壓力減輕許多。
現在北郡告急,貝薩軍欲打穿北郡,進入風國本土,距離北郡不遠的第三軍團當然不會坐視不理,軍團長胡沖果斷率領麾下將士,回撤北郡境內,迎擊貝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