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第1184章開創
張擇選擇留在風國,在朝為官。
唐凌對張擇很是喜愛,經常把他召入宮中,談天說地。
通過張擇,唐凌瞭解到雲國剛剛經歷過一場‘列國戰場’,在這場列國戰爭中,雲國所在的一方取得瞭勝利,戰後,雲國順理成章的並吞瞭臨近的小國——越國。
而越國的殘黨仍存,於暗中圖謀復國,雲國國王(暗黑大陸隻有天國有皇帝,其餘列國,君主都是國王)派人追殺越國殘黨,張擇便是其中的一員。
張擇在雲國的官職是血衣營的副指揮使,放到風國,相當於都衛府副總都統,稱得上是位高權重,也屬雲國國君的心腹大臣。
他與血衣營追捕殘黨數載,甚至一度追捕到瞭西域,漸漸的,他厭倦瞭這種生活,便向朝廷辭瞭官,在西域做起瞭雲遊僧人。
唐凌問過張擇,越國殘黨有沒有可能逃到風國,被張擇一口否定瞭。
在張擇看來,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雲國到西域,有六萬多裡,西域到沙赫,亦有兩萬多裡,雲國到風國,不下九萬裡,越國殘黨能跑進西域,已是個奇跡,不可能再進到風國。
張擇在西域雲遊期間,恰巧碰見風國使團遇險。當時風國使團遭遇到象群的襲擊,使團中固然有修靈者護衛,但大多數都是沒有修煉過靈武的普通人,象群的數量太多,當時的情況也很兇險。關鍵時刻,張擇出手相助,竟然徒手撕開瞭一頭大象,嚇退象群,可謂是技驚四座,給風國使團帶來瞭極大的震撼。
等象群退去後,風國使團對張擇的相助感恩戴德,主動提出邀請,請張擇到風國做客。張擇在西域過的就是雲遊僧人的生活,知道東方有個更新奇的未知世界,他也願意去看看,便欣然同意瞭邀請,而後,他隨著率先回國的部分使團來到瞭風國。
張擇在雲國有宗師的稱號,宗師是修精者修煉級別的一個稱謂,其實這對於修精者來說,宗師已經是很高的級別瞭,不知有多少修精者苦練一生,也未能達到宗師的級別。
不過宗師並不是精武的最高級別,在宗師以上,有大宗師,大宗師以上,還有帝師和大帝師,大帝師之上,還有天師和大天師。
但帝師級別的修精者,在整個暗黑大陸,已是屈指可數。
對於風國叫雲國所在的世界為暗黑大陸,張擇是頗有異議的,但他們的世界,本身並沒有名字,就像風國,他們管他們知道的地方叫天下,雲國那邊也一樣,他們所處的世界也叫天下。
張擇給唐凌帶來的是一個完全未知又無比新奇的領域,聽他講述暗黑大陸的歷史,列國戰爭,以及許多英雄的傳奇事跡,她往往一聽就是一整天。
唐凌幾乎天天召見張擇,而且一見就是一天或者大半天,朝中大臣對此難免會有所非議,私下裡把張擇說成是陛下的新寵,甚至有人認為張擇已成瞭陛下豢養的面首、男寵。
不再過雲遊的生活,張擇的皮膚也漸漸變得白皙,看上去也的確是個風度翩翩的美男子。
安郡。風國平叛戰爭已到瞭最後階段。
這天,貞郡軍和辛夷一部抵達單城。單城距離禦鎮,隻有一天的路程,而禦鎮距離四盤山,近在咫尺。
大軍才剛剛抵達單城,單城的城主和城尉便帶著城中官員,以及兩千多名城軍,出城投降。
辛夷向上官秀舉報,單城官員在唐鈺執政期間,沒少在單城為非作歹,對單城官員和叛軍,應當全部處斬,以平民怨。
越是倒戈之人,對他原本所在的陣營就越狠,似乎隻有這麼做,才能體現出他倒戈的誠心和對新主子的忠心,辛夷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對於如何處置單城投降之叛軍,上官秀把此事交給蔡煌處理。
蔡煌還是按照他的老辦法,讓單城的百姓前來舉報,確有為非作歹的叛軍叛黨,一律處斬,沒有做過壞事的叛軍叛黨,則可釋放。
如此一來,幾乎沒有釋放之人,每一個官員,每一個兵卒,都有百姓去舉報。
至於百姓舉報的真偽,蔡煌當然沒有那麼大的精力去一一調查,隻要看到有叛軍叛黨被人舉報瞭,一律下令處斬。
上官秀隻打算在單城休整半日,然後便率大軍直撲禦鎮。
中午的時間,上官秀正在軍營裡巡視,走到轅門附近的時候,聽到外面亂哄哄的,很是嘈雜,他帶著吳雨霏和幾名隨從憲兵走瞭過去。【△網.】
到瞭轅門近前,舉目向外一瞧,營外聚攏瞭好多的百姓,許多百姓還高舉著白佈,上面用紅彩寫著鬥大的‘冤’字。上官秀不解,問看守營門的軍兵道:“這是怎麼回事?”
一名連長級別的軍官快步跑到上官秀近前,插手施禮,說道:“殿下,這些百姓都是為李大人喊冤的!”
“李大人?”
“就是單城城主,李衡李大人。”軍官正色說道:“今日午時,李大人就要被處斬瞭。”
上官秀舉目往往太陽,現在就是中午,午時馬上就到。他向軍官揚下頭,說道:“打開轅門,讓百姓們進來說話。”
“是!殿下!”有上官秀下令,連長再無顧慮,急急令人把營門打開。隨著營門一開,外面的百姓們蜂擁而入。
在場的軍兵見狀,立刻把上官秀護住,連長沉聲喝道:“在殿下面前,不得放肆無禮!”
聽聞殿下二字,百姓們再仔細瞧瞧上官秀的模樣,都意識到他的身份瞭。
眾多的百姓呼啦啦的跪倒一片,七嘴八舌地說道:“殿下,李大人冤枉啊!”“殿下,李大人在單城做瞭十多年的城主,一直愛民如子!”
“李大人這次被人舉報,是有小人中傷,是無中生有,李大人是被人冤枉的啊!”“殿下切不可聽信小人讒言,不可誤殺瞭李大人,殿下明鑒!”“請殿下明鑒啊!”
人們你一句,我一句,說什麼的都有,亂糟糟的一團,不過他們的大致意思,上官秀是聽明白瞭,都是來為李衡喊冤,說舉報他的人是惡意中傷。
上官秀皺瞭皺眉,轉頭對身邊的吳雨霏說道:“雨霏,你立刻去單城走一趟,讓蔡煌先不要殺李衡,此案還需再審一審。”
“是!”吳雨霏答應一聲,從一旁的軍兵那裡牽過一匹戰馬,直奔單城而去。貞郡軍的大營就位於單城城外,吳雨霏趕去單城的速度已經夠快瞭,但她還是慢到瞭一步。
等吳雨霏抵達法場的時候,李衡已經人頭落地,負責監斬的蔡煌拿著斬令,正要處斬李衡的傢眷。
吳雨霏急急把蔡煌攔住,李衡已死,她是救不瞭瞭,隻能保下他的傢人。她向蔡煌轉達瞭上官秀的意思,讓他重審李衡一案。
隻是區區一個城主,蔡煌沒當回事,不管李衡是不是被人冤枉,總之,在唐鈺執政期間他沒有被罷官,還繼續在單城擔任城主,這起碼說明他確實投靠瞭叛軍,殺他也不冤。
不過此事的後續發展,卻大大出乎蔡煌的預料。
得知李衡被斬首的消息後,單城全城的百姓竟然披麻戴孝,成千上萬的百姓湧上街頭,簇擁裝裹著李衡屍首的棺木,為他送最後一程。
這個變故,讓原本隻打算在單城休息半日的上官秀,也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計劃,把休整半日變成休整一日,並責令蔡煌,立刻重審李衡一案。
殺一個李衡,在單城引起這麼大的反應,也是蔡煌萬萬沒有想到的。
他抓來舉報之人,對此案進行重審,確切的說,李衡一案根本沒有審過,蔡煌隻是看到有人舉報李衡,便在他的名字上用紅筆畫瞭個圈,一條人命,就因為他隨手的這一個圈,而命喪黃泉。
在審訊中,舉報之人終於交代瞭,他曾經給李衡受過賄,讓他幫忙辦事,可李衡非但沒收,反而還狠狠把他斥責瞭一頓,他一直暗恨在心,這次他舉報李衡,也的確是無中生有,對當年之事的惡意報復。
蔡煌聽完舉報者的交代,氣得七竅生煙,他純心誣陷李衡沒關系,關鍵是讓自己平白無故地受到牽連,這麼一樁冤假錯案,讓自己如何去向殿下交代?
要說遺傳的力量的確很強大,蔡煌完全繼承瞭蔡傢數百年來善於治政的天賦,為瞭平息此事,他做瞭兩件事。
第一,當眾處死惡意中傷的誣陷者,第二,在單城成立議政堂。議政堂的成員為二十人,由城內百姓選出德高望重之人,以後,所有審訊叛黨的案子,在官府做完審判之後,再把案子交到議政堂去復審,在議政堂確認無誤之後,案子才算正式審完,然後再依法去執行。
蔡煌想出成立議政堂這個主意,完全是針對叛軍叛黨的,其目的是為瞭杜絕再發生李衡這類的冤假錯案。
但他的這個舉動,對風國政體的影響太深遠瞭,此時的議政堂,就是風國以後議政院的雛形。很多後世的風人都把蔡煌尊為風國的民主之父,原因也在於此。
議政堂的成立,是讓百姓們真真正正的參與到政治體系當中,不管蔡煌這一生做過多少壞事,但單憑這一點,他的名字便永記在風國史冊內,名垂青史。
議政堂能在當時民智尚未大開的風國大行其道,由單城這一地,迅速普及開來,僅憑蔡煌一個人的力量,當然是遠遠不夠的,在其背後,還需要有一個力量更強更大的推手,而這個推手,正是上官秀。
對於蔡煌的補救措施,上官秀還是很滿意的,成立議政堂,讓百姓們參與到對叛軍叛黨的審判當中,以後再發生冤假錯案,那就不能埋怨是朝廷和地方官府做事不利,處事不公瞭,是你們百姓沒有擦亮眼睛,怪不得旁人。
單城的百姓對議政堂這個新事物感覺很新鮮,民憤也很快的被平息瞭下去,百姓們推選出的二十名德高望重的名仕,成為議政堂的第一批成員。
隨著議政堂的參審,對叛軍叛黨的冤案、錯案,幾乎一下子都杜絕瞭。
也正是因為議政堂在單城的效果奇佳,上官秀才向唐凌建議,在風國東部四郡,各縣各城,全部成立議政堂,專門負責參審叛軍叛黨之事宜。
上官秀的意見,被唐凌拿到朝堂上議論,結果此事出奇的順利,滿朝文武,一致認同。
原因很簡單,隻要蔡霄不站出來反對,也就沒人敢反對上官秀瞭。議政堂這件事,是蔡煌弄出來的,對於兒子主張的新政,蔡霄當然不會反對,反而還會全力支持。
武有上官秀,文有蔡霄,這兩個人的大力支持,是議政堂迅速普及並最終被保留下來的主因。
至於開創百姓參政先河的蔡煌,在當時沒有受到任何的嘉獎,他的舉措,隻不過是他的將功補過。
歷史就是這樣的有意思,一個人為瞭自救的無心之舉,卻對後世子孫造成瞭無法估計的影響,甚至影響到一個國傢的政治走向。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