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灑入陽臺,射在地上或明或暗,方志誠走到陽臺上*將窗戶給打開,外面的空氣很清新,春天的味道永遠是那麼清新脫俗,不知不覺,寒冬已經過去,萬物開始復蘇,往小區內望去,滿眼盡是綠色,有些花已經按耐不住,吐出瞭花芽。
霞光在春天也有瞭新的蛻變,首先是瓊漢同城化項目一期已經竣工,早在三天之前,完成瞭落成儀式,省委主要領導如文景隆、卜一仁都出席瞭儀式;同時瓊漢同城輕軌已經開始動工,預計明年年底便能建成通車。
從省委發佈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來看,初步肯定瞭瓊漢同城化項目的成績,同時省委主要媒體,如報紙、電視臺,均開辟瞭系列報告,對瓊漢同城化項目進行全方位的解讀。
ppp模式的成功運用,也被中央高層領導所關註,國內在幾年前已經開始有類似的運營模式,但是在政府重點市政項目上如此運作還實屬一次,項目後期如何運作雖然還處於探索階段,但從現在的趨勢來看,比起政府主導效果和節奏要好很多。
國務院研究室已經安排人員來到淮南進行實地調研,對ppp模式進行調查,預計在未來五至六年內逐步以各種形式開放ppp模式。這主要基於民間資本已經初具規模,而且投資**非常強烈,政府一旦放開這部分資源,遠比政府資本運作更加活躍。
宋文迪是此次項目的主要負責人,出瞭成績,他的功勞也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國務院研究室的人員與宋文迪進行瞭深入的探討。對於這個項目的出發點,宋文迪也沒有進行隱瞞,他拿出瞭一份幾年前的項目草案,交給瞭研究室的人員,草案署名為方志誠。
宋文迪的舉動很快引起瞭國務院內部高層的震動,因為誰也沒有想到,瓊漢同城化項目的起草人竟然是宋文迪的秘書。同時,大傢也是心知肚明,方志誠也是國務院研究室主任蘇青的兒子。
雖說沒有任何形式的獎勵,因為宋文迪暗中推波助瀾,方志誠的名字再次在燕京圈內變得炙手可熱,當然,方志誠因為身處漢州,所以並不知道這一切。
蘇摩翻閱著一個內部流傳的文件,眼中閃出復雜之色,許久之後,他給蘇青打瞭個電話,沉聲道:“姐,百人名單,你看瞭沒有?”
蘇青頷首道:“剛剛看瞭。”
百人名單三個層次,骨幹榜、核心榜、青年榜,每個榜單不定期會更換名單,一般如果有人員掉榜,都會進行更新。掉榜的原因有很多,大部分的原因是榜上人員因為問題被調查直接被剔除梯隊,當然也有極個別的情況,有榜外的人突然爆發,嶄露頭角,替代掉原本榜尾的人員。
實力榜和骨幹榜的更新頻次很少,因為大都是混跡多年的人物,地位很難動搖,一般青年榜變化很快,也是眾人熱議的部分。
蘇傢在此次換榜中,展現出瞭驚人的實力,突然有兩人出現在榜上,分別是蘇陌如和方志誠。蘇陌如能在榜單上,在情理之中,因為早在半個月之前,教育部已經下發瞭商調函,將蘇陌如調入教育部,作為部內重點培養的儲備幹部。而方志誠的異軍突起,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首先,方志誠的年紀很小,青年榜上大多數是三十二歲以上的年輕幹部,級別至少是副廳級,而方志誠實齡也就二十九歲,級別還隻是正處級。
其次,大部分榜單人員都是由部委推薦,但方志誠沒有部委工作經驗,憑借在地方上的成績進入青年榜。
對於方志誠的名次也存在爭論,蘇陌如排在二十八位,而方志誠卻在二十五位,比蘇陌如還要高三個位次。
不過,雖然方志誠破格進入青年榜存在爭議,但大傢也心知肚明,憑借蘇傢和寧傢的資源,方志誠隻要表現正常,進入百人榜單也是遲早的事情。
“原本在青年榜,蘇傢屬於真空狀態,如今有兩人上榜,也算是為未來的崛起奠定瞭基礎。”蘇摩情緒復雜道,“盡管他倆的位次靠後,相信在未來他倆一定能有所作為,不會辜負我們的期望。”
蘇青許久沒有說話,搖瞭搖頭道:“從母親的角度,我其實不希望志誠走得這麼快,他應該更慢一點。但沒想到,宋文迪幫瞭他一把,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蘇摩疑惑道:“你說的是瓊漢同城化的事情?”
蘇青輕嘆道:“瓊漢同城化項目是國傢級戰略之一,宋文迪將功勞一大部分推給瞭志誠,所以才讓志誠能夠破格進入百人名單。我看過志誠的那份有關ppp模式的前景論述,視野非常開闊,一點也不像隻有幾年官場經驗的官員能夠寫出的,反而像是那種對國內外經濟政策浸淫幾十年的專傢學者寫出來的。盡管在數據和觀點上部分存有青澀感,但足以上升到國傢經濟政策調整的高度。發改委那邊已經拿過去研究,預計在幾年內會出*臺一系列支持ppp模式的政策。”
蘇摩知道蘇青的性格,她很少會稱贊一個人,尤其是自己的兒子方志誠,她更加不會輕易地在別人面前去誇贊。
蘇摩笑道:“姐,現在我放心瞭,看來志誠能夠承擔重任,咱們蘇傢也算是後繼有人瞭。我下面便去安排,在內部發佈消息,確定志誠在年青一代的領袖地位。”
蘇青擺瞭擺手,拒絕道:“這暫時不急,畢竟志誠還很年輕,過早地承擔那個虛名並非好事。陌如,還是很不錯的,我們應該給他機會。”
蘇摩嘆瞭一口氣,道:“陌如的能力不錯,但畢竟走的不是正路,將來的根基難免不足。”
蘇青道:“教育這條線路,的確很難走到最後,但兩條腿走路,總比一枝獨秀來得穩妥。暫時還是保持現有的狀態吧。”
蘇摩道:“就怕蘇勁那邊心有不軌,如果年青一代沒有主心骨的話,容易讓內部有所動搖。我能夠感受到,他已經開始蠢蠢欲動,最近正在頻繁地往派系內幾個部級中堅那邊活動呢。”
蘇青頓瞭頓,沉聲道:“想要讓蘇傢有活力,適度的內部競爭還是需要的。如果蘇勁他能夠替代我,我可以把位置拱手相讓。畢竟我們的終極目標是一致的。”
蘇摩嘆瞭一口氣,蘇青此話有著絕對的自信,她自信蘇勁比不上自己,不僅苦笑道:“姐,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你這樣心胸開闊啊。我就怕,如果不提前佈局的話,隻會讓陌如占得先機。”
蘇青道:“提前佈局還是該有的,但對志誠和陌如,在現階段要一碗水端平。”
與蘇摩通完電話,座機響瞭起來,蘇青看瞭一眼座機號碼,知道是從李思源辦公室打來的。盡管都在國務院辦公,但事實上平時很少照面,而且國務院首長們也不會像在下面那樣竄門,一般聯系方式都是電話。
“蘇主任,沒有打擾你吧?”李思源的聲音還是一如既往的清亮,作為學者派官員,他在過去的時間內對國內的經濟結構重新進行瞭調整。城市群、同城化及自貿區是他力推的兩個重要內容,近期瓊漢同城化的成功,也印證瞭他的構想,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國內諸多城市將會齊頭並進,展開同城化建設。
蘇青微笑道:“思源總理,我的任務是為首長們服務,為您服務,也是我的工作職責,談何打擾?”
李思源笑瞭笑,道:“蘇主任,今天給你打電話,是想跟你研究一下互聯網產業。”
蘇青道:“你也感興趣瞭?”
李思源嘆瞭一口氣,道:“不是我感興趣,而是不得不研究這個問題。咱們這些老人研究工業制造,研究商貿流通,研究服務業,但在互聯網產業的問題,還是落後瞭。主要因為我們這批人都不瞭解計算機,不瞭解互聯網……但,我能感覺到這塊市場正在變大。”
蘇青點瞭點頭,輕聲嘆道:“境外資本這兩年已經實現瞭對我國互聯網產業的圍剿,從某種意義上,這一塊蛋糕已經被境外資本給分割瞭。”
李思源頷首道:“所以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咱們需要重視起來,必須亡羊補牢。”
蘇青明白李思源的意思,他這是準備在會議上重點推動國內互聯網產業的發展瞭。如果要推動一個領域的發展,就必須要得到支持,現在李思源就是在尋求自己的支持。
蘇青沒有猶豫,道:“思源總理,我贊同你的意見,研究室這塊會很快給出分析報告。”
李思源笑道:“謝謝你的支持。”盡管蘇青比自己級別低瞭一級,但在國務院沒人會忽視她的能力,這麼多年首長換瞭一批有一批,而蘇青卻在研究室穩紮穩打,鞏固瞭自己的力量。
等掛斷李思源的電話,蘇青捏著自己尖削的下巴想瞭想,明白宋文迪為何會在瓊漢同城化上會推志誠一把,這其中是其實是存在著等價利益交換的。
別人投瞭桃,自己必須報之以李,這是利益交換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