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
秦婠連忙道:“祖母心疼婠兒,就算在盛怒之下,也會下意識的留瞭力道。怎麼可能真的將婠兒打疼瞭呢?就算打疼瞭,那也是疼愛。”
聽瞭這話,殷老夫人無奈的笑瞭笑:“你呀……”
馬車裡傳來瞭笑聲,在外間的秦暘和興安侯這才放下心來。
他們走後,圍觀的百姓也跟著散瞭,不過這話卻是停不下來,一個個的面上都帶著一股子興奮勁。
女人們是這樣的:
“你看到瞭沒?太子殿下那排場,那氣勢,好似天神下凡一般,一道聖旨,直接將長樂縣主救於水火之中!”
“可不就是!嘖嘖嘖,這就是所謂的伉儷情深吧。”
“哇,好羨慕啊,若是我傢那口子,能有太子殿下對長樂縣主一半用心,我死的甘願瞭。”
“切,你又不想想,你是個什麼,你傢男人又是個什麼,能與太子和長樂縣主比麼?”
“我這說的是感情,又沒說其它,再說瞭,身為女子,誰不希望這輩子能遇到個在乎自己的男人?”
“這倒也是,唉,各人各命,長樂縣主那樣的妙人,該她被太子捧在手心裡。”
“誰說不是呢……”
男人們是這樣的:
“興安侯府滿門忠烈,為守護我大胤江山捐軀瞭多少男兒,竟然還有抹黑污蔑興安侯府,這些人的良心被狗吃瞭不成!”
“是啊,幸好長樂縣主一身正氣,不願默默忍受這污蔑,今日來到這長安門叩閽,令我等看到真相,否則,我等就要受瞭那些人的蒙蔽,變成瞭不知善惡的糊塗人!”
“唉,說來說去,隻怪我等眼盲心瞎,聽得那些流言,有鼻子有眼的便信瞭,反而忘瞭興安侯府一門的風骨,這才說出先前那等混賬話。”
“糊塗啊糊塗!”
“好在太子殿下與長樂縣主伉儷情深,不曾受到流言影響,今日長樂縣主在長安門前叩閽,太子殿下還親來頒旨,如此也算是一樁美事!”
“正是,想必往後茶館裡得有好長一段時間,都在說今日之事瞭!”
“說也是應該的,這等事情就該好生宣揚宣揚!”
“就是,就是……”
刑部的人瞭,興安侯府的人也走瞭,百姓們也都散去,圖留下一個被點瞭穴的書生,跪在地上動彈不得。
不知道過瞭多久,才有兩個人做賊似的跑瞭過來,一左一右,架著這個書生離去。
百姓的議論與後面發生的事情,已經與興安侯府眾人無關,馬車一路到瞭侯府門前,他們這才發現,李澈的馬車不知道何時竟然已經在瞭。
隻不過換瞭一輛輕便的,而且並沒有掛上太子府的標志,隻是站在馬車旁的小全子,昭示瞭馬車主人的身份。
瞧見秦婠等人過來,小全子立刻上前,先是對興安侯和殷老夫人道:“奴才見過侯爺老夫人,主子說瞭,因著大婚前不得相見的規矩,他就不來見過二位瞭,還望二位莫怪。”
興安侯和殷老夫人如今瞧著李澈,真真是應瞭民間那句,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歡喜的話。
他們雖不是丈母娘,但瞧著李澈卻是越來越喜歡,興安侯聞言當即道:“太子殿下有禮瞭,本就是該守的規矩。”
殷老夫人也道:“太子殿下有心瞭。”
小全子聽瞭這話,這才笑著轉眸看向秦婠道:“奴才見過長樂縣主。”
秦婠聞言有些尷尬,她的在長安門前叩閽,本意可不是撈個什麼縣主當來著:“全公公就莫要打趣我瞭。”
“借奴才十個膽子,奴才也不敢打趣縣主。”小全子笑瞭笑,低聲問道:“聖旨可還在?”
秦婠點瞭點頭,趕緊讓紫嫣把聖旨拿瞭過來。
她有些擔憂的將聖旨交給小全子,看瞭看四周壓低的聲音道:“太子殿下,眾目睽睽之下假傳聖旨,是不是……”
小全子聽得這話,知曉她的誤會瞭,連忙道:“縣主是陛下親封的縣主,這聖旨也是貨真價實的,不過是因為事發突然,尚未來得及加蓋兩枚印章,這才要回去補上,縣主切莫擔憂。”
聽得這話,秦婠頓時松瞭口氣:“不是假傳聖旨便好,嚇我一跳。”
莫說是她被嚇瞭一跳,就是在一旁聽到她猜測的興安侯等人,也被嚇瞭一大跳,如今這才一個個舒瞭口氣。
小全子將聖旨重新用木盒裝好,想瞭想道:“縣主可有什麼話要奴才轉告殿下的?”
“不必瞭,我自己同他說。”
小全子聽得這話,尚未來得及阻止,秦婠便已經越過他去,徑直來到馬車前。
她伸手去撩簾子,卻發現沒撩動。
秦婠不死心的拽瞭拽,這才發覺,簾子被裡頭的人拽的更緊。
李澈僅僅拽著簾子,像大姑娘拽著自己的遮羞佈似的,很是無奈道:“大婚之前不得相見。”
秦婠眨瞭眨眼睛,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李澈是個守禮的人麼?顯然不是,若是他是個守禮的,當初在縣城時又怎會同她這般那般,還自顧自的就搬去與她同屋。
怎麼回瞭京城之後,他突然就矯情起來瞭?
秦婠輕咳瞭一聲:“殿下,此間並無外人。”
“那也不能見。”李澈清冽的聲音,從馬車上流淌出來:“日後就算是三司會審開堂,你若要去,也得戴上帷帽。”
“為什麼?”秦婠是真的不明白:“殿下不像是這般……”
秦婠想瞭半天,才找到一個較為合適的詞:“殿下不像是這般迂腐的人。”
“這不是迂腐。”李澈道:“待明日嬤嬤進瞭府,你就知道瞭。”
“嬤嬤?什麼嬤嬤?”
“自然是教習你宮中禮儀的嬤嬤。”
聽得這話,秦婠腦中瞬間就浮現瞭某部劇中容嬤嬤的形象來,她連忙搖瞭搖頭:“不不不,我不需要。”
“這並不是你能選擇的事情,莫說是你,就是孤也有教習之人。”
李澈的聲音很堅定:“待你我大婚之日之後,還需告祭祖廟,見過宗親,回宮見過父皇與皇後,樁樁件件容不得半點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