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前面邊境戰事告急,大臣們為儲君之事爭得不可開交,而慕言卿跟慕言秋,也對皇位一事絕口不提。
一眾大臣都不知道他們兩個心裡是什麼想法,選不出儲君,便沒有主持大局之人,城中軍隊沒有皇上的調令,也無法派兵前往邊城支援。
正當他們急得團團轉的時候,慕言秋持傳位詔書,從南清王的寢宮出來瞭。
老南清王病倒之後,一直都是慕言秋隨其左右,就是慕言卿都被老南清王拒之門外,所以當慕言秋手持傳位詔書出來的時候,所有大臣都以為這皇位是要傳給慕言秋的。
卻沒想到最後登帝的是七王爺慕言卿。
聽到這個消息,朝中大臣隻是愣瞭一下,片刻就接受瞭這個結果,七王爺與九王爺都是有能力的人,且兩兄弟感情甚篤,誰稱帝問題都不大。
隻要不是三王爺穆王就好。
這些都是大臣表面上看到的。
實際上,在老南清王執意要跟墨宸淵與葉芷蕓作對時,慕言秋就已經計算好瞭一切。
他極力規勸老南清王,是不想用這等手段去對付自己的父皇。
在慕言秋的心目中,百姓排在第一位,有民才有國,南清如今一派祥和,且國力還有上升的空間,南清百姓安居樂業,為何要以此為代價,打一個不劃算的仗?
說慕言秋沒有野心,他是有的,否則他就不會任由慕言蒼去試探墨宸淵,隻是現實與理想的差距讓他不得不去放棄。
八王府中伺候慕言蒼的那兩名婢女,是他在送慕言蒼回八王府時安插的,慕言蒼病重,命懸一線,沒有誰會在這個時候去關註兩名新婢女。
他在金殿前遇到南清太子的時候,就已經想好瞭佈局。
當然,南清太子大喇喇的在八王府行兇,疑點頗多,老南清王心中自然是不信,事情上報老南清王的時候,老南清王並未將南清太子關押。
然,慕言秋也早想到瞭這點,所以他在南清太子去過八王府後,先一步找到他,告訴他老南清王因慕言蒼的死極其憤怒,正下令全城搜捕南清太子。
前有慕言蒼不明不白的死在南清太子面前,後又有婢女驚慌失措的奔走相告,此時的南清太子正處於慌亂與迷茫之中,一聽老南清王正在搜捕他,頓時聯想到他的太子之位恐要不保。
心下一狠,幹脆一不做二不休。
他央求慕言秋帶他進宮,他要在老南清王抓到他之前,把老南清王毒死。
他熬瞭幾十年都還是太子,那個位子他一天都沒有坐過,好不容易等到慕言蒼死瞭,如今還要被自己的父皇冤枉!
他怎麼能甘心?
他承諾慕言秋,待他登基為帝,慕言秋想要什麼都可以。
南清太子此舉,正中慕言秋下懷,他怎麼會拒絕。
南清太子奪位心切,也沒細想弒君弒父這樣的事,慕言秋怎麼可能會乖乖聽從?
慕言秋這邊剛答應太子,那邊就與老南清王告瞭狀,老南清王震怒,但到底是自己的兒子,憑慕言秋的一面之詞,他不相信南清太子真的會對他下毒。
南清太子不是讓慕言秋帶他進宮嗎?
老南清王便讓慕言秋按他的話照做,他便是要親眼看看南清太子是否真的弒君奪位!
老南清王的反應,與慕言秋所預想的分毫不差,因為南清太子要下毒,所以在帶南清太子進宮之前,慕言秋給瞭老南清王一顆,南清國師親手調制,可解百毒的藥丸。
老南清王不疑有他,事先服用瞭這顆藥丸。
隨後,慕言秋將打扮成太監的南清太子帶進宮,老南清王目睹瞭南清太子在自己的茶水裡下毒,又在他喝下有毒的茶水後,原形畢露。
至此,他才怒不可遏的把南清太子打進大牢!
南清太子入獄之後,才後知後覺的發現自己被慕言秋算計瞭,隻是此時的他,已經申訴無門,因為在他入獄後沒多久,老南清王也病倒瞭。
且這一病,就是病危。
沒錯,慕言秋給老南清王的那顆解藥,才是讓他纏綿病榻的罪魁禍首。
又因藥是南清國師研制,所以老南清王病倒的第一時間,慕言秋就命人將南清國師控制瞭起來,慕言秋自己,則有正當的理由獨善其身。
最多,追究他的不過是個過失之罪!
輕信瞭南清國師的能力。
南清國師與老南清王相處的時間比慕言秋還多,慕言秋的請罪,豈不是也說明,老南清王這些年都錯信瞭人!
老南清王知曉後,隻道一失足成千古恨,直到現在都不知道國師為何要背叛他!
可憐老南清王,如今臥病在榻,前幾日還能說上幾句話,如今是一個字都吐不出來,他至今不知自己的這副模樣,是慕言秋算計的結果。
下傳位詔書之時,他還想要把帝位傳給慕言秋。
隻是慕言秋的心根本不在這帝位上,老南清王要將帝位傳給他,他便順水推舟的舉薦瞭慕言卿。
或許,正是慕言秋這種無欲無求,對帝位毫無覬覦之心的態度,讓老南清王至始至終都對他深信不疑。
湯泉浴池,偌大的浴池冒著蒸蒸而上的白霧,十名身著粉衣的宮女奉著沐浴所需的用品好生伺候。
葉芷蕓一向沒有別人伺候洗澡的習慣,但又確實累得不想動,隨手指瞭一名宮女,說道:“你留下,其他人放下東西下去吧。”
“是。”宮女垂著乖巧的眸子,放下手中的東西整整齊齊的退瞭下去。
被指名留下的宮女仔細的給葉芷蕓寬去衣裳。
南清的宮女的頭上梳著兩個丸子頭,乍一看像是兩個甜甜圈附在兩邊。
眼見宮女五指輕柔利落,臉上的嬰兒肥讓她看起來毫無拘謹之感,反而讓葉芷蕓覺著有些可愛,不由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奴婢夏蘭。”聽到葉芷蕓問自己,夏蘭神情透出一抹驚喜。
葉芷蕓挑眉:“你看起來很高興。”
“是,戰王妃事跡,南清王城上下皆有耳聞,奴婢在戰王妃來之前便好生期待,如今能這樣近距離的一睹戰王妃真容,實屬三生有幸,奴婢高興不已。”